郭韶明
我们更愿意把美好的一天当成起点,立一个大大的flag,希望这种美好延续下去,但常常,我们会被各种事情打乱。
比如这个春节返乡,订好酒店,本打算开启一个悠长假期,结果初二就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紧急回京了。俩孩子在家,保姆放假,家務翻倍,美好有序的生活直接就变成了中年夫妻的“革命之路”。
做了各种计划:利用隔离7日整理家,大宝趁机多练琴,多做美食,专心陪二宝。到了现实,画风立刻变为一日三餐谁来做,孩子哭了谁来管。从来没有这么密集地宅家里,矛盾也突然而至。
先生兴致勃勃地说要整理书房,我想起每次他收拾家里,周期之漫长,遍地狼藉,简直无处下脚。脱口而出:我最怕你收拾家里了!
他立刻回击:还不是你东西太多,到处堆!
平日里各自忙,也没时间互相看不顺眼。密集宅家,家庭矛盾一触即发。
到了第二天清晨,已经不抱什么指望,昨日那些争论,也许会让今天变得好一点。
当你不抱指望的时候,这一天通常过得还不错。早早起床,准备了一顿早餐。大宝主动承担起洗碗的责任。中午把二宝交给先生,休息半个小时,保持精力充沛。等到下午,折腾够了的二宝沉沉睡去,我甚至还有时间看了一部电影。
如果给这几天复个盘,第一天,混乱突然而至。谁都没有预料变局的能力,而变化总会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担心的是家务吗?未必。真正让我们担心的,是变化和不可控。第二天,每个人都在调整。所有的不愉快会提醒你,哪些事情对你很重要,需要去坚持;哪些事情无所谓,可以妥协。到了最后,家务还是那么烦琐,各种麻烦还是随时跑到你面前。但你不那么慌乱了,生活的常态就是如此,乱七八糟之后,一切才会归位。
所以糟糕也是一种起点,我们需要具备的,是重新定义起点的能力。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是你的起点,糟糕的,美好的,突然而至的,临时取消的,我们就是这样生活在随机的每一天。你永远不知道第二天会面对什么。
当你不再认定“好消息”才有资格成为起点的时候,你就不再害怕“坏消息”了。而实际上,好和坏都是相互转化的,没有绝对美好的一天,也没有绝对糟糕的一天。
就像现在,你已经隔离了7日,觉得糟糕透了。不能出门,不能购买,好像一切都停滞了。但回头看看,这段时间在家是不是也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每天看一部电影。有一次和朋友吃饭,一个哥们儿说,他每天都固定看一部电影,怎么也看了2000部吧。觉得真是奢侈啊,有人居然每天都有时间看电影。这次终于实现了。
修炼厨艺。从来不觉得一日三餐是大事。这些天,比去年一年做的饭还要多,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状态下,完成7天的早中晚餐,简直是对家庭主妇莫大的考验。
每天都是修理日。女人做饭,男人修理。这个古老的道理在这7天重新焕发生机。百无聊赖的先生修好了各种东西,大宝的谱架,小宝的玩具,平时永远没有时间。
每天都是整理日。我在家里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来回溜达,简直把每一个地砖缝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一个桌角都对得整整齐齐,地毯不小心踢歪了,再认认真真摆回去,不允许有一厘米的误差。
明天就是开工日。设想一下,不要把这一天当成起点,当成最糟糕的一天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