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度,在朝代不断更替的过程当中,很多历史事件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推进作用,既加强了朝代的统治力量,也为后续的中国政治军事体制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通过对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
关键词: 宋朝发展;杯酒释兵权;历史事件
一、 “杯酒释兵权”历史事件简述
公元961年七月的一天,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宴请手下大将,并在酒席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当了皇帝却整夜不能安睡。大将石守信惊问原因。宋太祖说,假如有一天,你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也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即使你们不想当皇帝,恐怕也身不由己了。石守信等人听出了话中之音,跪求一条明路。宋太祖要求他们交出兵权回家享乐。到了第二天,这些领兵大将开始称病辞职,交出了手上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与此事件相关的“黄袍加身”事件,也是军人政权的盛行导致的必然结果。有鉴于此,宋太祖赵匡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力图削弱武将的影响力,消除对于皇权的威胁。释兵权其实也是一种赎买,即以子孙世代享有丰厚的物质待遇、崇高的政治地位来换取功臣危及皇权的权力。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该事件既对宋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 杯酒释兵权的作用与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从中国历史朝代演变来看,当中央集权出现不稳定的时候,武将所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也就是兵权的归宿,能直接决定朝代的更迭。所谓“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因此,要想巩固中央集权,就必须加强对军权的控制,这也是“杯酒释兵权”的重要意义。赵匡胤深知五代之弊,采取“罢功臣,释兵权,制将帅,立兵制”的政策,为有效削弱领兵大将的兵权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改变了“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大大减少了武将专权和军队哗变事件的产生,加强了皇权对军权的控制,为中央集权的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政治基础。
2. 为削平割据势力实现区域统一奠定基础
宋太祖登基之时,宋朝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危机。从内部环境来看,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国內基础,大量藩镇都在处心积虑争夺地盘。外部环境上,北有契丹在内的民族势力心图不轨,时有侵扰。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只有全面加强皇权,才能促成宋初政局的稳定,避免重蹈五代短命王朝的覆辙。因此,统治者将调兵权、统兵权、握兵权分为三家,形成了枢密院、三衙和率臣相互制约的军事领导体制,这样,就将兵权的管理权和所有权彻底移至中央,使得当时的统治者完全有足够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削平藩镇,铲除割据势力,实现国家统一战略。
3. 推进了政治制度的创新
北宋初年,统治者对中央和地方体制进行了重大的调整。释兵权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改革不断推进。在中央,设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兵权和财权,另设枢密副使、三司副使和参知政事牵制枢密使、三司使和宰相;在军权方面,设枢密院、三衙和率臣分管调兵权、统兵权、握兵权;将军队分驻京师和各地,实行内外相维政策,防止地方变乱,拱卫京师,保证皇帝牢牢控制全国的军队;同时实施“更戍法”,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在地方,则对藩镇采用强干弱枝之术,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使地方再无力对抗中央。总之,通过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中央真正可以实现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划分,保证了各部门之间的有效制衡,标志着宋王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高,为国家的相对稳定和宋朝的文治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4. 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陈寅恪先生在评述中国历史时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杯酒释兵权以后,北宋的职官制度逐渐发生变化。宋太祖深谙“马上得天下,马下治天下”的道理,在很大程度上寄希望于文人治国平天下。因此,朝廷在打压武将的同时,刻意提高文官地位,宋朝兴起了重文权轻武权的氛围。宋初政治改革及重文国策,亟须吸引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扩大封建统治基础。因此,带动了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东华门唱名”,天下艳羡,而大批有政治抱负的寒门子弟参与国家治理,亦为政治带来一股清新的风气。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宋朝出现了空前绝后的文官政治局面,也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书院的昌盛,理学的形成,宋词的兴盛,六大散文家的横空出世,还有宋四家的书法和张择端的风俗画等等无不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文人的地位受到极力推崇。晁冲之作《夜行》云,“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真宗也作《励学篇》,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劝勉世人读书,甚至直白地告诉那些有远大志向的男子:“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5. 带动了科技水平的提升
宋朝整体保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海外贸易的兴盛,教育事业的繁荣,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提升,宋朝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全盛。英国现代杰出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经呈现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雕版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是在宋朝完善、成熟并逐渐走向世界的。中国的这三大发明导致欧洲快速结束了中世纪并进入了近代文明时代。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也首屈一指。苏颂、韩公廉运用天文学和机械原理,制成世界第一台天文钟水运仪象台;秦九韶著有《数学九章》;李诫撰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针灸铜人的铸造,为针灸学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综合性科学专著;《武经总要》收集了大量有关军事技术的报告,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后世使用的热兵器,很多在宋朝出现了设计原型。宋朝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
(二)消极影响
1. 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重文轻武的政策又导致科举考试中文士的录取规模扩大。唐代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北宋每次录取七、八百人。宋仁宗在位41年,科举13次,由进士一科而得官者有4517人、诸科则有5000余人。官僚队伍的膨胀,官僚机构的臃肿和重叠,形成了严重的“冗官”问题。边疆形势的严峻需要维持一支数量庞大的防御力量,灾荒之年的养兵募兵制度以及士兵的终身制,助长了“冗兵”现象。官僚要从国家手中领取薪俸,而军队又要耗费庞大的日常军费开支,产生“冗费”。“三冗”现象,降低了北宋的行政效率,导致国家机器运转不畅;耗损了国力,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士兵整体素质低下,军队战斗力下降;严重压抑了社会活力,导致北宋积贫积弱,而利益集团的纷争,又为后续的政治改革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 军队将领水平下降
释兵权虽然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大将拥兵自重,巩固中央集权,但是后续的军事改革中,频繁调换将领,造成的恶果就是兵不识将,帅无常师,将兵之间难以达成默契,严重挫伤了武将的积极性,束缚了武将军事才华的发挥,也使得整个军队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作战整体,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且文官强势控制军权,军事指挥能力有限;将领经常受到皇帝派遣的内臣监督,内臣“与帅臣抗礼,而胁制天下,无所不至”,武人颇为丧气。可以说,自“杯酒释兵权”之后,除狄青外几乎无一名将。随着军队将领水平下降,宋朝军队作战能力很難快速提升,而同时期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游牧民族的农业和军事发展较快,在宋辽、宋夏、宋金战争当中,宋朝并没有必胜把握,甚至连连败北,只能奉送“岁币”以求苟安,结果边患愈演愈烈,最终亡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3. 军事力量难以集中
宋朝军队的兵权是相对分散的。如前所述,三衙虽然掌握禁军,但却无调兵和发兵的权力;枢密院有发兵、调兵之权,而不能直接掌握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各自独立,相互制约,虽有利于皇权的控制,但也埋下了军力衰弱的祸根。各部门互相掣肘,有的文官好论武将过失,却不去认真探究武将的功绩;有的主帅一味听从皇帝安排,缺少机动灵活的策略;有的士兵享受优厚的待遇,不愿意为陌生的将领奋勇杀敌。军事管理体制的过度制衡,军队自身缺乏强大的作战信息,这就导致军事力量涣散,当有外部势力突然入侵时,无法及时调整军备进行强力应对,贻误战机,遭至惨败。
三、 结语
“杯酒释兵权”及其他举措,加强了宋朝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军人成为维护中央集权的有力工具,推进了区域性的统一,为宋代各项事业的进步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充分体现了宋太祖高超的政治智慧。但是某些举措矫枉过正了,违背军事规律,导致兵权分散,兵将隔漠,将领水平差强人意,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最终抵御不了外敌的进攻,终至王朝覆灭。
参考文献:
[1]周恒,周焱.终结军政统治动乱期 开启文人治国新时代:浅析“杯酒释兵权”的影响与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25):99-100.
[2]陈峰.宋朝化解矛盾的怀柔方式及其倾向:以处理内外重大矛盾问题为中心[J].人文杂志,2015(4):74-81.
[3]贺小飞.浅析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对宋代政治军事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3):92-94.
[4]一代英帝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耀升了所在地汴京的地名异彩[J].中国地名,2011(11):60-61.
[5]丁景元.浅析“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兼谈赵普在这两次兵变中的谋略思想[J].滁州师专学报,2002(1):20-22.
作者简介:
王文华,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省湘潭市湘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