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燏,蔡群芳,黄芳秋,刘晓庆,庞华婕,杨丽萍,郭红教
(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
随着医学检验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全自动化检验设备及各种完善监测系统在实验室得到普及和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检验技师的工作定位和内容也在随之发生变化,ISO15189要求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确认、解释、出具报告并提出建议,包括对患者的咨询服务[1]。《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第20条也规定: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提供临床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2],充分说明了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沟通咨询能力的培养已是大势所趋,建立临床沟通和交流不仅是循证医学的要求,对于完善检验项目的正确应用和在交流过程中汲取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都非常重要[3-5]。所以在医学检验专业培养过程中加入沟通咨询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必要。
在此背景下,通过动画微课视频的制作、“检验小技师”角色扮演、病例教学法(CBL)案例分析等手段,针对检验专业学生的知识积累、沟通咨询能力的培养等建立了一套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评价教学效果,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及问题测试等方式方法对新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第1次问卷对象选择海南医学312名2014/2015级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检验小技师”对象选择海南医学院20名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作为“检验小技师”对象;教学对象选择海南医学院60名2014/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为教学对象,将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分为10组,每组临床3人、护理3人。
1.2 方法
1.2.1 准备阶段 在动画微课制作开始之前从检验项目的选择原则、临床意义、临床可行性、项目开展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设计相关问卷对临床专业、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大面积调查研究(第1次问卷)。根据问卷中对于检验结果非常关键的但临床学生普遍了解不够的内容组织“检验小技师”查找资料、设计动画人物形象、动画剧本、台词等,参与设计制作相关专题的动画微课视频并建设微信公众号平台;同时针对动画微课中的内容对“检验小技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强化训练,打好理论和实践基础;设计合适的CBL教案,保证能让临床、护理、检验的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都能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尤其要保证“检验小技师”能在解决过程中起到建议、咨询作用,从而推动问题解决。
1.2.2 实践阶段(翻转课堂) (1)首先教学对象需要自行登录“简检”微信公众号,学习动画微课视频的内容;(2)学习完毕后,组织教学对象分批进入实验室,在不同专题(与微课专题匹配)的实验室进行轮转,课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 “检验小技师”解答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第二阶段以“检验小技师”为主、教师为辅指导教学对象完成与微课内容匹配的实验操作;(3)引入CBL案例,让“检验小技师”和教学对象共同组成讨论小组,分析病例,并在“检验小技师”的建议指导下选择正确的检验项目、明确项目开展的注意事项、实际操作并最终解决问题。
1.2.3 评价阶段 收集教师随堂评价;在课程结束时,请教学对象再次完成问卷(第2次问卷),内容包括对“检验小技师”沟通能力的评价及专题掌握情况;同时跟踪收集此批“检验小技师”进入实习后实习单位的评价。
2.1 第1次问卷结果 第1次问卷共发放问卷312份,收回问卷312份,有效问卷311份。根据答卷情况,错误(含不完整)率排名前五的题目分别是有关参考区间、是否空腹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科如何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采血前患者准备等方面的内容。
2.2 动画微课视频及实验课内容安排 在第1次问卷结果的基础上,共制作5集动画微课视频,分别是“什么是参考区间”“血液样本的采集”“为什么有些检验项目需要采集空腹血”“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如何保证的”。此系列视频挂“简检”微信公众号。各专题设置呼应的实验课内容,例如针对“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专题,设计实验探讨同一标本在未溶血和溶血状态下血钾水平差异来加深对专题内容的直观印象。
2.3 第2次问卷结果 第2次问卷共发放60份,收回问卷60份,有效问卷60份。问卷内容包括对“检验小技师”的满意程度及对各微课专题的掌握情况。其中教学对象对“检验小技师”的满意程度调查中非常满意46人,满意10人,一般3人,不满意1人。第2次问卷结果分析见表1。
表1 第2次问卷结果分析
注:每个专题共计10分。
第1次问卷对象选择的是三、四年级已经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学生,但通过问卷结果发现,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某些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关键内容的掌握不佳,例如94.2%的临床学生不能准确了解“参考区间”的含义,不清楚参考区间的可信限被定为95%,以及有5%的健康人的数值是在参考区间之外的。这个问题如果一直不解决,当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有可能会出现对这5%结果的错误判断,导致误诊及过度医疗的发生;另外临床学生对于采样前的患者准备的掌握程度是不错的,68.0%的受访者可以清楚的说出患者准备包括空腹、情绪、药物管理等,但却有92.0%的学生不清楚到底哪些检验项目需要采集空腹血,说明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对于这些患者准备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并不清楚。
把在第1次问卷中错误率排名最高的专题,引导“检验小技师”自行查阅文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充分讨论[6],设计动画人物形象、动画剧本、台词等,参与设计制作相关专题的动画微课视频并建设微信公众号平台“简检”,设计动画微课视频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而言,既是对专业知识的强化,同样也是沟通能力培养的一种方式,脚本如何设计,如何让知识点变得清晰易懂,这本身就是一种沟通能力的锻炼。
在实施过程中,引入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检验小技师”的知识牢固程度及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了扮演好“检验小技师”的角色,首先他们需要对相关内容的理论知识进行强化,“有效地沟通取决于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在回答教学对象问题时尽可能不被“问倒”;另外还要锻炼强大的心理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做到“自己知道,且能说的让人明白”。相信这两点,都是未来检验技师非常需要的专业素养。课后,教师对每位“检验小技师”都进行了随堂评价,满意度都在80%以上;教学对象对“检验小技师”的评价中 “非常满意”“满意”合计占95%;表1中可以看出,每个专题的平均得分率都在75%以上,说明大部分参与课程的教学对象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这从侧面也说明“检验小技师”的答疑解惑的效果是明显的;且这批“检验小技师”进入实习阶段后,本教研室也对实习单位进行了走访,整体评价:理论知识较扎实,阶段汇报时稳健大方、条理清楚、沟通能力较好。说明“检验小技师”在知识积累和沟通交流这两方面还是得到了锻炼,取得了成效。
另外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入CBL,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信息获取和解决病例的能力中来[7],更加注重调动学生临床实践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熟悉临床思维模式,增强其临床实践能力[8-9]。通过让“检验小技师”与教学对象组成处理团队,模拟现在的临床实际,“检验小技师”可以真正融入其中,在病例的解决过程中做好例如合适检验项目的选择、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结果的解释等支持保障,逐步适应新形势下对于检验医师新的要求。案例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床思维的能力[10]。
同时本次实践教学对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新颖的教学体验,教学效果也受到同学们的肯定,变得“愿意了解检验”,今后工作后与检验科同事保持密切沟通的意愿也较之前强烈。这对于今后科室沟通顺畅、协力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等方面应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检验小技师”毕竟是学生,实践经验缺乏,对于教学对象的问题不一定能做到100%的准确回答,因此为每位“检验小技师”配备了1名专业指导教师,在“检验小技师”回答不了、回答带教有误、课堂有状况时及时给予指导,另外指导教师对于课堂的节奏进行管控,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对谁说、怎么说”,“说”即“沟通”,沟通不仅仅是管理者所必须之技能,同样是医院内众多科室能够协同努力、共同保障医疗质量的关键。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沟通咨询的能力,以适应国家和时代对检验人才的需求,真正做到能为临床病例提供建议,为检验结果解释提供专业判断,推动实验室服务的有效利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