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人民医院 眼科,广东 揭阳 522000)
全世界大约有4亿人患有2型糖尿病,其中45%以上的人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1]。糖尿病到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分阶段发展的时间依赖性疾病[2]。糖尿病的发病率在确诊后10年上升到50%,25年上升到90%;这种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世界上获得性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3]。糖尿病性黄斑病变分为缺血性黄斑病变和糖尿病黄斑水肿两种类型,是视网膜毛细血管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发生多因素、复杂改变的结果[4]。因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可防可治的特点,早期筛查、诊断与综合防治对降低致盲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探究和分析揭阳市建立和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模式后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研究对象 纳入2017年6月-2018年5月与我院就诊的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模式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指导;纳入2018年7月-2019年6月与我院就诊的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模式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为观察组,依照构建好的筛查预防模式进行干预。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模式的构建 ①在揭阳市卫生主管部门支持下,查阅和深入了解本地区相关历史病例人群年龄构成特点,分析我市糖尿病患病率、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点以及实施所需要投入的人力与财力;②与内分泌专科充分合作,搭建和完善转诊、会诊通道,将进行眼科检查的糖尿病病人的资料进行建档,安排病人定期复诊,密切跟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③充分利用社区管理、媒体传播,特别是新兴媒体如医院公众号的传播力量,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民众知晓率;④组织医务人员走进基层与基层医院相结合,在糖尿病高发人群中普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知识;⑤与新闻媒体合作,利用报纸、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等途径加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知识普及;⑥提高糖尿病病人子女对糖网预防与治疗的认知水平;⑦对已确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建档患者行眼底血管造影、激光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相关干预治疗。
三、干预前后效果相关指标的收集 包括视力变化情况和眼底血管造影情况:微血管瘤数、渗出灶面积和出血灶面积。
四、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导入Excel表中,并对数据进行初步的筛选、梳理、分类和加工;采用SPSS22.0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定量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定性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一、2组患者干预前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视力变化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的提高率分别为49.00%和31.00%,见表1。
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比较对照组干预前后相比,微血管瘤数和渗出灶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组干预前后相比,微血管瘤数、渗出灶面积和出血灶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效果在两组患者相比较,微血管瘤数、渗出灶面积和出血灶面积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筛查和治疗可以预防许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例所引起的失明,但在筛查的患者中,短期内受益于治疗的比例很小;通过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视网膜病变风险最大的患者的纳入,可以提高筛查的有效性[5]。因此,应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鼓励对高危患者(即长期糖尿病患者)以及在以前检查中发现患有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定期进行检查;可以通过广泛地宣传或以地区为基础的疾病登记以及各种其他途径邀请他们参加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排除或延长可治疗性视网膜病变风险较低的糖尿病亚群的筛查间隔时间,从而提高筛查和治疗的百分比[6]。然而,上海一项针对糖尿病(DM)患者以及糖耐量异常(IGT)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居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体知晓率较低,且IGT者在防治行为和认知程度上均比DM患者较低;该研究提示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对提高该地区居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有积极作用[7]。因此,建立和实施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模式,对提升本地区糖尿病患者人群和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疾病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具有预防作用。
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建立和实施针对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模式后,实施干预模式后患者视力的提高率达到49.00%,远高于实施干预模式前患者视力的提高率(31.00%),视力变化情况存在差异。杜军辉[8]等人的研究基于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系统筛查糖尿病患者眼底功能,发现远程筛查模式能更好地早期发现糖尿病。卢艳[9]等人的研究表明,三甲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后,通过培训基层医院内科医师和眼科医师糖尿病相关知识和临床技能,基层医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模式得以建立和运行,最终使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率得到提高,对减少糖尿病致盲率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与我们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干预后效果在两组患者相比较,微血管瘤数、渗出灶面积和出血灶面积存在差异。隋婧[10]等人的研究显示,通过构建中西医结合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模式,能显著减少微血管瘤数和减少出血灶的面积,干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视力变化情况比较[n(%)]
表2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比较(±s)
表2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比较(±s)
*组内干预前后相比较,P<0.05;#干预后2组之间相比较,P<0.05。
微血管瘤数16.8±5.9 0.9±0.5*,#渗出灶面积(mm2)1.0±0.6 0.3±0.2*#12.4±4.8*#出血灶面积(mm2)1.7±1.0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干预后 干预前17.4±6.1 15.3±5.2* 1.8±1.0 1.7±0.8 1.0±0.7 0.5±0.4*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100 100
综上所述,通过在揭阳市构建和实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预防模式后,能提升糖尿病的视力水平、降低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干预效果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