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2020-04-30 05:2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周血微创常规

向 勇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介入科,贵州 安顺 561000)

咯血是指声门以下的呼吸道或者肺组织出血,主要表现为痰中带血以及大量咯血,可分为少量咯血、中量咯血和大咯血。大咯血是指患者突然咳嗽咯出鲜血,一般混有痰液,排除口鼻咽的出血,24 h内咯血量超过600 mL或者1次的咯血量在100 mL以上,或者出血速度>10 0ml/h。咯血量有时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呈正相关,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诊断病情。临床上对大咯血的检查主要有血液、胸部X线、痰液、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本研究则探讨了对大咯血的治疗方法,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是一门集合影像学诊断和临床治疗的微创治疗技术[2],具有简便、安全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等优点,在治疗大咯血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 取2 0 1 6 年2 月~2 0 1 9 年2 月 我 院 收 治 的 大 咯血患者3 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 5 例。其中,研究组男7 例,女8 例,平均年龄(45.26±4.02)岁;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46.32±3.6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大咯血治疗方法: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还要为患者提供舒适、整洁、安全的病房环境;大量咯血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严密观察患者病人,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以免患者营养不良。

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同时,接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在大型C臂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下,通过微小穿刺点将造影导管、微导管依次至于双侧支气管动脉,进行血管造影明确出血病灶后,予明胶海绵微颗粒(1000~1400微米)+造影剂混悬液栓塞,后再用外周弹簧圈行永久性栓塞。

1.3 观察指标

显效:活动性咯血,三到五天后只见少量的血痰;有效:活动性咯血症状减轻,咯血量比以前减少一半以上;临床治愈:完全止血,随访无复发;无效:患者咯血情况无任何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大咯血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4/93.33%,通过常规治疗的大咯血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情况对比[n(%)]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 研究组有1(6.67%)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6.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大咯血往往只是一种或几种临床病症的常见表现,当患者出现此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在前期没有道医院进行规范系统的治疗,造成咯血量过多和咯血次数频繁,耽误了原发疾病的诊治和极易引起严重的并发急症。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体现了其微创、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的优点[4];不过,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也有其不足之处: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血象降低、疼痛等。这也表明了此治疗方式还需要继续改革和创新,完成微创到无创的飞跃。本研究中常规内科治疗方法和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对大咯血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而且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优于常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目前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效果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以便其在临床上有更好的发展图景。

猜你喜欢
外周血微创常规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