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直观思维 解决数学问题

2020-04-30 06:45张永国张建芬
湖北农机化 2020年3期
关键词:直觉图式直观

张永国 张建芬

(1.邢台学院,河北 邢台 054000;2.邢台第七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0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产生和发展与“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科学构成的坚实基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发现问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析问题是判定数学学习有效性的途径,而最终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认知的一个过程。根据学生年龄和思维水平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拓展知识和技能,发展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怎样的方法,怎么推进方法的进行,所选方法有何意义,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1 直观思维的理论和意义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围绕“问题解决”的理念,逐步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1988年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问题解决被正式列为大会的研究课题之一,并将提出问题解决、模型化及应用,列为学生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逐渐成为本国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成为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直观和直观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已经被很多学者所证实。

1.1 直观思维的内涵及意义

直觉没有固定的概念,一般分为预期性直觉和确定性直觉。预期性直觉已经被心理学家所研究,0.Selz (1922)已经用到了预期直觉这个词语,Bruner (1965,p.55-68)和 Wescott (1968)也用到了直觉和直觉思维。应用直觉词语时,经常理解为“直觉理解、直觉解释、直觉现象”。直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是指在没有任何推论或感觉经验的情况下获得知识的能力。从数学教育的观点来看有多种见解,其一认为不进行直观思维分析、比较、综合等逻辑手段,而直接结论的思考方式。另外,直观的思考是没有形式上的证明和类似外部正当化要求,而是直接被接受的认知形态。

1.2 直观思维在数学教育中的影响

Hersh(1998,p.61)认为,数学实践中,直觉无处不在。Raymond Wilder (1984).没有直觉,数学没有创造性,但直觉依赖于知识组成的增长。

数学思维存在着诸如公理、定义、证明等类似形式的逻辑性思维,还有一般化、抽象化、类推、归纳等非形式性的直观性思维。数学的思维活动,认识数学的事实是直观的,最后是逻辑思维起作用,这个过程是螺旋式的。

直观和逻辑尽管有形式上的区分,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发挥着互补的作用。Poincaré(1905)说:“逻辑科学不是唯一的科学,逻辑上不充分的,还要有直觉补充和解读的作用”。

2 运用直观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2.1 课堂教学,提示引导

讲授式是课堂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准确、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但又限制了学生主动性作用的发挥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一直积极提倡自主发现问题、合作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观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问题中,类似一些函数的极值问题,不等式中的不等关系,还有空间模型的转化问题等。

例1f(x)=x2+ax+b在[0,1]的最大值为M,最小值为N,求M-N的值(与a,b的关系)。

从函数的最值求法来看,需要分析a,b值和0,1的关系,然后分情况讨论求值,过程很复杂。如果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函数值的变化与a,b的关系可知,a影响函数图像的左右平移,b影响函数图像的上下平移,也就是函数值的大小,而最值的差应与a有关,与b无关。本题也可通过观察引入特殊值验证。

2.2 以直观思维为手段,发展多种思维方法

分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整体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学生通过直观思维方法,把握问题的组成和结构,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课堂教学,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宏观上把握,细节上分析,始终以问题的基本框架为中心,用直观思维的方法去培养整体的思路和方法。

数学问题中,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始终,且能很好地发挥互补作用。数形结合可以使问题形象化,运用联想、推理等手段,引导学生的直观思维的开发,且直观思维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直观的观察,合理的想象,构建概念的基本模型,同时又可以加深概念的深层次理解。

这是初中的一道习题,如果放到高中等比数列求和中,一目了然,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得,但在初中数学中如何解决呢?可通过直观观察,借助数形结合完成求值。

直观思维与数形结合,完美解决了一类数学问题,既高效又准确。

2.3 直观性思维,是模型的构造为内在基础

直观思维最重要的特征,是不经逻辑推理,可以确立结论。所以在培养直观思维的过程中,根据问题的特征可以建立模型思想,比如函数模型、三角函数模型、方程模型、不等式模型等,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例3 证明不等式lnx0)。

分析:此不等式的证明可以直观考虑函数图形之间的关系。从问题形式来看,可构造函数模型,利用函数导数的性质(函数一阶导数的增减性)求出不等关系。

3 如何培养直观思维,解决数学问题

3.1 发展图式思维,有效解决问题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对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过程,用来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而图式,作为一种直观的思维方式,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图式是一种用来感知世界的事物,是一种天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康德用图式来描述物体的概念,解释真实世界中对象与理解之间的联系。Rumelhart(1980年),把图式描述为“认知的积木”。Rumelhart和Norman(1985年)的特点如下:

(1)图式有变量的。

(2)图式可以被嵌入。

(3)图式表现在各个层次的知识范畴。

(4)图式代表知识而非定义。

(5)图式是一种主动识别功能,目的在于处理的数据并评估。

数学问题的基本运算模式是加减乘除,图式可以根据其特点巧妙地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Nesher和Hershkovitz(1994)发现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以下3种基本模式解决。

图1 3种基本模式解决

用这种图式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发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比普通的解决方法更有效,详见Hershkovitz(1996)和Nesher(1998)。当然也可把这3种模式推广到多层级形式。

3.2 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数学中,建立与学生初级直觉联系,有2种方法:首先,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数学程序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的直接教授,这应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可用于学习形式数学算法,如增加分数和乘法数字;还可用于较少算法问题的求解情境,如程序过程的发现,数值的相对大小(偶)数的相对大小的确定。第二,可以重新设计学校的教学,以便通过使用教学工具来促进知识的联系,允许学生把数学的抽象概念和数字化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抽象数学基础。

在中学阶段,这2种教育策略(即发现学习和使用手法)似乎更难实形成自我生成数学的过程和规则,因为出现复杂的符号和方程式,而这些符号对于学习更高级的代数更有用。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发现数学方法的价值不在于知识本身,而是形成思维的过程。

总之,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直觉和洞察力是并存的,也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数学教育中融入直觉思维,是每个教育者所关心和关注的。

猜你喜欢
直觉图式直观
思维图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拉马努金——天才的直觉
直观构造中的代数刻画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