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
摘 要:石油属于一种基础性工业原料,众多行业的发展均离不开石油能源。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也随之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其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随之上涨。所以我国石油行业必须在物探及开采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以达成提升石油开采总量的目的,进而可就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石油需求进行满足。虽然现阶段我国石油物探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仍旧无法转变我国石油能源十分紧缺的现状,所以必须持续开展石油地质勘探的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主要就石油地质勘探和储层评价方法展开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石油;地址勘探;储层评价方法
1 简述石油地质勘探
石油地质勘探是石油开采作业的前提与基础,通过地质勘探工作可获取石油蕴藏的实际状况,继而为后续石油开采作业提供有力依据。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式获取地质结构以及具体排布的各类信息是开展石油地质勘探的基本原理。石油地质勘探的本质属于一种石油开采作业的工作手段,石油开采量受到石油地质勘探技术水平的直接影响。虽然我国石油资源的整体存储量比较丰富,但是可供开采的石油资源总量相对较少。许多石油资源在地表之下进行储藏,当前阶段尚未被充分开采和利用。在开采地表之下的石油储藏时必然会破坏地表环境,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必须在开采之前做到对石油储藏地质构造以及地表环境全面且细致的了解。由此可见开展有效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性。利用科学且有效的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可相对精准的了解石油储藏位置的地表环境、地质构造以及具体岩石结构等信息,进而为后续石油开采作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便于石油开采作业的顺利推进。近些年来我国持续增加石油地质勘探方面的技术投入,在此种背景下随之出现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新策略,不仅可为石油勘探以及开采作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高水平的技术保障,而且可进一步推进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2 论述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现阶段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实际状况
众所周知,石油是工业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更是我国经济进步的依托,由此可见加大石油资源开采于我国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石油工业规模处于持续壮大的过程中,与此同时石油资源的需求量随之上涨,为了就社会发展中石油能源需求进行满足,必须增加石油开采的力度。地质勘探属于石油开发工程中的基础工作环节,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质量直接关乎后续石油开采作业的效率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现阶段地质勘探研究部门就地质勘探科研项目做出相应转变,就传统地质勘探科技研究风险大、基础性和长远性的做法进行改变,并开始将中期和短期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作为核心,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由此实现较大突破。开展石油地质勘探作业时需要将科技作为核心,其是确保此项工作实际效率和質量的依据。当前阶段各大石油企业不断提升石油地质勘探作业中科学技术的应用,由此各类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物理勘探技术和化学勘探技术应用最为普遍,均有利于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整体社会环境下,仍未改善石油资源供不应求的现状,所以还需致力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的强化,使其可勘探出更多复杂地形下蕴含的石油能源。可考虑开展合作研究,利用行业合作就当前阶段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面临的瓶颈期进行突破,进而可再次提升石油勘探技术的整体水平,为后续石油开采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2.2 我国石油地质勘探技术发展趋势展望
在我国石油开采活动规模与频率持续提升的整体背景下,石油地质勘探环境的复杂程度随之提升,勘探区域开始向环境更加恶劣且复杂的沙漠、丛林、深海等地区进行转移。由此可见,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难度不断提升,其对技术层面的要求也势必越来越高。现阶段我国广泛应用的各类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仅可在内陆地区进行勘探作业,当前尚未开展其他地区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所以,其他区域地质勘探技术的深入研究是其后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石油地质勘探行业时,有关研究部门与研究人员需要在明确科学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技术引入力度,就高精度三维地震、成像测井等各类更加科学、先进的勘探技术进行积极应用。与此同时,可考虑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结合应用,开展石油勘探地区地形、环境等各类因素的形象模拟,为勘探工作人员后续开展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全面的图像资料,于勘探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积极意义。此外,开展石油地质勘探作业时需要深入考量风险因素,所以开展研究阶段就要就勘探风险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石油地质勘探技术作业水平的同时有效降低勘探作业的风险强度,并最大限度实现有效控制石油地质勘探风险的目的,进而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大幅度提升。
3 储层评价方法分析
3.1 欠平衡钻井技术
储层评价是石油钻探作业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储层评价可为后续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指导性的建议,于石油钻探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均有积极意义。随钻储层评价是过去开展储层评价时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其依托随钻检测工作推进有关储层评价工作。时效较长与技术费用较高是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所以钻井周期一定程度被延长。持续发展钻探技术时有关工作人员不断加深对储层评价方法的研究,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此种背景下被研发和利用。其将随钻储层作为基础,具有成本更低、工作效率更高的优势,为石油钻探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科学依据。开展钻井评价工作时利用欠平衡钻井技术将产层打开时井底为欠压状态,井内随之涌入大量底层流体,储层信息的实时分析工作由此完成。利用欠平衡开展钻井作业时地层和井筒二者处于紧密联系状态,在开展系统分析时需要就地层与井筒进行建模,进而将地层与井筒参数值变化作为直接依据开展石油储层的科学评价。
3.2 储层分类综合评价
就储层分类综合评价而言,其将储层有关参数作为基础开展影响储层各个因素的综合分析工作,并将综合分析结果用作后续储层评价分类的直接参照。储层结合性质特征就不同的钻探和开挖工序进行应用,只有保证储层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以此为基础全面了解石油储层的具体状况才可有效预防石油开采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最大限度保障石油开采的安全和效率。开展石油储层分类综合评价工作时,确定储层的有关参数是关键核心,只有将各类评价参数的权系数进行确定在开展储层分析时才可将储层状况全面掌握,进而储层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更加可靠且准确,为后续石油钻探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和质量。
3.3 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对于储层综合定量评价来说,石油储层的发育特征是其开展的直接依据,尔后联合应用处理复杂且不确定性问题的模糊综合评价与灰色关联方法的一种石油储层评价方法。众所周知,了解储层特征以及各类信息是钻探高效与安全的保证,而储层评价是了解储层具体状况的主要途径。开展石油储层综合定量评价工作时确定权系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可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法、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应用储层综合定量评级方法开展对石油储层分类、分段、分区的全面评价,进而明确不同层段、不同区段储层质量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然后进一步开展对储层岩相、岩性、成岩作用等各项因素科学且深入的评价,争取最大限度了解储层涉及各类因素的具体状况,为后续工作人员的石油开采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4 结束语
由上述所言可以得知,现阶段我国石油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严重,已经影响了我国工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石油属于我国发展工业的基础,其更是侧面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石油采油效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良好的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工作是保证并提升石油开采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所以,必须加大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技术的研究,以此为依据就石油勘探和开采质量进行强化,争取最大限度提升我国石油开采作业的有效性,进而解决我国石油能源紧缺的现状,促进工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恒屹.关于煤层气储层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新领域研究[J].石化技术,2019(5).
[2]闫鹏.基于石油地质勘探及其储层评价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6(33):169-170.
[3]李龙,刘之的.简述石油地质勘探与储层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