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敏
摘 要:作为海油发展首批QC小组诊断师,本文针对QC小组成果中工具应用的诊断,以及诊断的步骤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QC小组活动;QC小组诊断师;新老七种工具
对QC小组的正确评价是评选优秀QC小组的基础,只有正确评价才能选出代表本单位水平的QC小组材料,才能促进QC小组活动健康发展。
1 成果发表材料中运用QC工具有缺陷或运用不当,甚至出现错误时,如何进行正确的评价
众所周知,开展QC小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就是要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从实际出发,恰当应用统计工具和科学方法,以加速课题的实现。但是,我们发现部分成果材料中在使用QC工具上,不是运用有缺陷,就是运用不当,甚至出现错误,对于这类问题诊断师如何打分没有统一的规定,是历来争议最大的问题。一些人认为用错工具是难免的,属于枝节问题,不能因此而影响评优名次;另一些人认为用错工具就不对,不能被评为优秀QC小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按《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考虑QC小组的发展形势和具体情况分别对待,有的问题可以不扣分;有的错误要扣分;评优问题应由得分多少来客观决定。
首先,依据《管理办法》中规定,不是“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就不能称为QC小组活动,还规定“恰当应用统计工具和其他科学方法”,从这条可以看出“恰当应用”就包含正确应用这一含义。所以,只要运用QC工具有缺陷,或运用不当,或运用有错误都应当扣分。
其次,根据本企业QC小组活动发展形势来决定。如果所属企业QC小组活动开展很普遍,员工素质很高,已经把QC小组活动融合于日常工作当中,那诊断师在评审QC工具运用时则可以少扣分或不扣分。目前,QC小组活动在海油发展内部还处在发展阶段,为了促进QC小组健康正常发展,还是扣分为好,否则,对正确运用QC工具不利,对提高员工素质不利,对促进和发展QC小组活动不利。
再次,根据具体问题的性质来决定,具体问题比较复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成果材料的QC工具运用中,虽然发现有缺陷,但是,通过工具运用可以看出,该小组对所用工具的性能、作用和作图方法是了解的,不是生搬硬套,所产生的缺陷是因疏忽大意所致。例如,在运用排列图时忘了写出统计表,这些缺陷的产生主要是粗心大意所致。所以,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建议诊断师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不扣分,但是,在成果发表会的评议过程中,要给予指正,目的是促使QC小组能正确严谨地使用QC工具。
第二种情况,在成果材料的QC工具运用中出现了使用不当,或者出现了严重缺陷,通过这些严重缺陷或使用不当可以看出,该小组对所用工具的性能、作用或作图方法不甚了解,或不了解,就生搬硬套使用,故此产生这些问题。例如,画制的排列图不完整,出现了严重的缺项,少了一个纵坐标或排列图中横坐标的排列顺序呈锯齿状等等。再以新七种工具的应用为例,新七种工具的特点是管理方法的交叉组合应用,把现代化管理方法引入质量管理,强调用系统性、多元化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图形对大量的语言资料整理、分析。现在很多QC小组“赶时髦”,舍弃有效的工具不用,而采用新七种工具来追求发表效果。例如,有的小组用系统图中目的和手段关系来分析问题时,把某几个手段选定为主要因素,并从这几个手段处入手来解决问题;也有的小组用关联图中原因与结果关系分析问题时,把某几个原因推测为主要影响因素,并从这几个推测的原因处着手进行全面地解决问题等等。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一种尝试和探索。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材料中所选定的主要因素能否成立;材料中QC工具的运用是否合理;通过QC工具运用是否达到解决整体问题的目的。这就需要诊断师来判断,并通过判断给出正确评价。我们建议,凡是属于运用QC工具不当,或运用QC工具中有严重错误的,就应当扣分。尤其是对某些小组盲目通过采用新七种工具才追求发表效果的情况,成果发表评议过程中,诊断师在扣分的同时要予以指正,目的是帮组小组成员学会运用QC工具,或者说,通过成果发表会要使小组有所收益,使成果发表会真正起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第三种情况,在成果发表材料中,如果数据处理过程出现错误,由于这个错误的产生,甚至导出错误的结论,诊断师在面对这类问题时,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不过问,既不检查也不复算,一律按正确对待给高分;一种是认真负责,详细检查复算予以纠正。对后一种做法我们表示赞同。凡是有经验的QC小组,在每个活动循环的初期,就制定出活动计划和目标,在活动中选择一些较复杂的QC工具(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实验设计等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成效,以便在成果发表会上名列前茅。一般属于这类的QC小组成果确实容易被评为优秀成果,甚至成为代表本企业水平的典型案例,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和交流。为此,我们建议,遇到此类材料,诊断师要详细审查和复核,要真正地负起责任,要给予准确的评价,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
2 评选优秀QC小组方法
就公司组织的成果发表会而言,会议基本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对每个成果发表内容进行正确的评价;一个是通过小组成果发表,评选出优秀QC小组进行表彰。诊断师如果在会前不提前看书面材料,不对成果进行审查,仅仅凭借会场15min的成果发布,是无法作出QC工具运用正确与否、各步骤是否符合逻辑、数据处理计算是否正确等的判断,也就无法客观准确的评出分数,选出的优秀QC小组也不能有代表性。所以,在成果发表会召开之前,应把所有的成果书面材料交到诊断师手里,要给诊断师充分的审核材料时间,以便在详细审核的基础上作出准确评价,这样才能选出真正优秀的QC小组。为此,建议诊断师按照下面四个步骤进行评价和评选。
第一步,要把每一份成果材料详细阅读、审核,在审核基础上进行评价打分。在审核中要注意用评价标准与成果材料逐项比对,通过对比要检查成果材料与评价标准的距离,根据距离的大小在标准分的满分中减少差距的分数,就是该项材料的实得分数。当然,在审核中对于QC工具的运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计算,应详细复算和验证,以便判断材料中数据处理过程的正确性。在审核与验算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详细记录,以便在每个成果发表后的评议过程中,作为诊断师评议的内容和依据。
第二步,把全部成果材料划分等级,并作适当调整。根据得分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例如,可以把85-95分定为1等;把75-85分定为2等,把65-75分定為3等;把65分以下定为4等,划分出等级以后再复查一遍,尤其注意把每一个等级中最差的资料与下一等级的最好材料进行比较。
第三步,对各等级的书面材料进行横比,并排出全部成果材料的名次。在前述竖比评价和划分等级的基础上进行横比,这时的横比时评选优秀QC小组的基本内容,所以,此时需注意两点,其一,对同分数等级的材料要进行横比,即把同分数等级的材料进行对照和作横的比较,详细检查一下每份材料的扣分情况,看看得分相近的材料的扣分是否恰当,然后再做适当的调整。其二,要注意工作的导向,即评委会对QC小组活动的发展,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对提倡的材料可以适当加分。横比过程是个加分过程,是个优选过程,最后根据每个成果材料的得分情况,把全部的材料排出名次顺序。
第四步,听成果发表效果做调整。在成果发表过程中,诊断师要根据审查书面材料时发现的问题,有侧重的注意听讲,并作适当分数地分数的调整。因为,成果发表会一般是以发表时宣讲的成果材料为准。所以,诊断师要根据自己的审查记录注意修正分数。同时要注意答辩情况,根据答辩效果的好坏,可以再做临时调整。
从上面四个步骤可以看出,对QC小组准确地评价和选出优秀QC小组,关键在于会前的书面材料审查,如果会前的三个步骤做好了,准备得充分,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就会是我们的成果发表会变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团结会议,会使我们的QC小组活动健康、迅猛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