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菁,曲金帅,崔 琳,李炳泽
(1.云南民族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发展,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国家和云南省提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新的重大发展战略,澜湄合作框架下澜湄六国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是重要合作领域.特别是“双一流”、“创新创业教育”和“应用型转型”的重大部署,对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带一路”[1]倡议和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合作机制[2]的提出为澜湄合作机制下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实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互联互通、技术互联互通、文化互联互通以及促进产能合作.提升科技合作和经验分享,深化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政策、职业培训合作和教育主管部门及大学间交流[3];加强各领域人才培训合作,提升澜湄国家能力建设,为澜湄合作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撑[4].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要求[5]:云南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云南民族大学具有南亚东南亚语种专业培养优势和工科专业教学基础.云南民族大学自1993年起开办湄公河国家语种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服务于国家西南周边外交战略的语言人才.云南民族大学自1978年开办工科专业教育,已培养服务于边疆民族地区的工程技术人才 4 000 余名.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等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十多个工学本科专业;现有云南省高校信息与通信安全灾备重点实验室、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民族文化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基地,电子信息工程云南省八大品牌专业等多个省级实验实践平台,奠定了工程教育走向南亚、东南亚的良好基础.
根据《高教40条》[6]的要求,学历教育、职业培训、资源共享和校企校校共建“四位一体”的高等教育是本科专业教育逐步转向应用的基本途径,也是地方高校本科教育的必然趋势.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困难是边疆地方高校对工程教育的投入不足,因此实验条件不足,实训场地不足,实践环境有限.因此,应用转型推行困难,特别是工程教育迫切需要突破有限的硬件条件,寻求更为有效的、低成本的转型方式.
在教育部新工科的研究与探索指南中[7-8],新时代的工程教育需要探索新理念、新模式、新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学生培养体系和教师培养体系)、新方法、新手段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澜湄合作机制下,新理念方面应以澜湄合作为契机,以工程教育为导向,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为突破点,以资源共享、校企校校共建为保障,提升国内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国际视野,提升外籍人员的职业技能,实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通、技术通、文化通以及促进产能合作的需求.
在新模式方面,“专业+实践”的“卓工班”培养新模式探索需求,特别是在云南民族大学主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专业+语言”的“国际班”培养新模式,探索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试点的实际需求.
在新体系方面的需求有:课程体系需要按照“特殊的专业面向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职业岗位对能力的需求,职业岗位对能力的需求决定课程设置”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应形成具有创新性、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生培养体系有国际化趋势,教师进一步优化提升培养体系是适应新工科的发展需要.
“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需要大量能长期值守项目地的具备“专业+语言”复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澜湄合作机制下云南的技术输出主要面向老挝、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印度、柬埔寨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石油管网、高速公路、高铁、大型电站等国际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能长期服务于当地的复合型人才.这对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改革提出了新的实用需求,同时还要符合高等教育国家标准和工程认证指标要求.
围绕云南民族大学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人才培养的国际性办学理念,紧密结合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应用型转型”的部署,形成了“传统专业校企融合,新兴专业学科融合”的新理念,“国家标准+专业认证+CDIO”三维一体的新质量标准,通过“双师型师资建设”、校企合作下的“学位学历证+职业技能证”及“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跨专业的“综合实训室”及“联合毕业设计”等新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新型人才.
第一结合专业培养的国家标准[6],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最终标准,加入CDIO的系统工程全周期能力的培养,全面改革工程教育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方案、教学环节实施方案、课程评价体系等内容.
第二根据工程教育专业的国际培养标准逐一对号入座,健全和调整学生教育监督管理机制、毕业生追踪调研机制以及教学持续改进机制,维持自主的持续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加强跨学科、多学科知识,人文、管理、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职业素质;追踪毕业生职业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反馈调整教学内容;调整教师教学思维,深化贴近业界、聚焦需求、结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方法.
第三确保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双师型师资建设是基础.通过进修培训、带学生实习、企业实践、大赛锻炼等形式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第一应用驱动促进培养方案改革,增设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新课程,调整实验实践环节教学内容,陆续开展专业技能认证,与课程设置及学分捆绑,通过“学历学位证+职业技能证”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第二与云南建投、飞虎集团、天衢电子等企业合作,在校内建立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协同育人.逐步开展面向本校——面向省内——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实践培训服务,提供教学、培训、研究、交流的平台.
依托现有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工学专业的发展基础,为满足人才市场的新需求,云南民族大学加大工程类专业的联合交叉培养力度.
第一基于各专业优势,建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综合实训室.包括结构设计软硬件系统;暖通、给排水等设备系统,动力、照明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通信系统;保安系统.紧扣CDIO的培养理念,以“实践型导论课”建立学生的全局概念,激发学习兴趣;以“项目驱动”逐级夯实学生的核心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二开展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以“导师组”为保障,跨专业配备指导教师;“项目组”为先导,跨专业组建设计小组;“递进式审核”为手段,周、月、中期进行进度审核评估.使学生能够在共享平台上协同工作,从而建立起多角度思维、CDIO全周期的概念.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全局意识和协作意识,提高其职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性.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大一时面试选拔,通过淘汰增补制度,成立了“卓工班”.“卓工班”培养采用“2+1+1”模式,即2年校内理论学习,1年校内实训培养,1年企业实习.其中前2年主要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第3年为以校内实训为导向的专业课学习,第4学年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来显著提升“卓越计划”人才的专业工程技术能力素养.精简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工科课程的新技术和工程应用知识.
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中,通过面试综合选拔优秀学生组成电气国际班.结合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及本校课程特点,制定了电气专业国际班人才培养方案,有全英语课程14门.目前,2016级已完成全英文教学课程11门;2017级已完成全英文教学课程6门,还聘请外教开展英语口语课.开设泰语、越南语等南亚东南亚语种的全校选修课和双学位修读.
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逐步调整修订“卓工班”和“国际班”的培养方案.并将核心课程国际化、网络化、虚拟化.如《Electric Circuit Theory》、《Digital Circuit Logic Design》、《Power Electronics》等18门系列核心课程已实现网站建设,可远程共享学习并进行虚拟实验.
2.7.1 开展“教+赛+训”的学生培养体系,逐级孵化,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培养体系中,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了科技服务协会、创新训练中心,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赛、智能汽车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采用“以赛促训、赛训融通、教训结合”的方式,通过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逐级孵化,脚踏实地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素质,成为综合素质过硬的实践型人才.
2.7.2 开展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师国际化”建设,形成“两手抓”的教师培养体系
利用假期有组织和计划性的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培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支持教师和企业联合承担科研课题.近四年先后支持教师20余人次赴北京四方公司、河南许继集团等地培训.已支持教师出版工程类教材、专著11本.
针对青年教师开展英语教学能力提升和学术英语培训班,并通过学术英语汇报演讲验收培训成果;针对出国短期访学的教师,组织进行前期英语口语培训.近三年先后送出教师9人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外高校交流访学.通过与国内外著名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科研的思路.
通过政校企合作,外交部和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澜湄国际职业教育基地”;由云南民族大学担任盟主,云南省24所高等职业院校,3 所湄公河国家代表高校共同发起的“澜湄国际职业教育联盟”已经正式启动;云南民族大学和瑞丽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共建“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国际职业学院(简称澜湄学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云南民族大学国际职业教育瑞丽培训基地”.整合各盟员单位资源,抱团发展,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式平台,向澜湄六国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技术技能培训.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满足澜湄区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助力企业“走出去”,提升技术输出实力.拟与老挝寮中红塔好运烟草有限公司、云南世茂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培养并输出具有工科专业技术背景和掌握东南亚小语种的国际人才.维护设备和保障生产的同时,培养当地技术人员从而减小企业境外发展的成本.
通过校校合作,进一步打通面向澜湄国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培训渠道.和老挝国立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云南文山学院等国内外大学加强合作,进一步提升澜湄国际职业教育联盟的工程人才培养能力.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搭建形成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是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针对东南亚、南亚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与工业实习条件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实地考察、综合设计、工厂实操、拆装组件、计算编程直至方案的优选等全过程学习和应用的困难,采用虚拟仿真实现实验实训可较好的弥补资金投入不足、场地不足等问题.如建设机电一体化设备控制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让学生远程实现设备系统的模拟设计调试,同时又清楚的了解每个执行单元组件的实现原理和实际运行过程.以实际嵌入编程和可视化结果显现作为实验结果,学生的学习强化了动手控制操作.如工厂供电虚拟现实实验,结合当前热点科技,解决了高压、高危、高成本的部分电气实验室建设困难的矛盾,不仅避免了工业控制实验中的安全隐患,还增加了学习的直观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鉴于“澜湄国际职业教育联盟”各成员单位在澜湄六国紧缺的工程类人才的培养资源上差距较大,而工科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成本较高.云南民族大学基于现有的省级虚拟仿真中心,拟追加投入,建设电气工程类、信息工程类、土木工程类虚拟仿真平台,实现(1)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2)面向澜湄国家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基地;(3)面向社会的实践训练服务基地.这些基地和平台将通过互联网开放共享,实现了传统教学在学习空间、时间、学习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丰富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同时,在满足学生实验需要的情况下,还可为东南亚、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行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近三年通过工程教育模式创新,工程教育改革试点学生在各类校级、省级、国家级创业创新项目中立项103项,同比增长50%,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2015年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参赛4个队伍获得1个二等奖,2个优胜奖;2016年6支队伍参赛,获得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和1个优胜奖,成绩排名云南省高校第一.鉴于2016年的优异成绩和云南民族大学的硬件条件,于2017年承办了“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比赛,共有63所高校,278支队伍,1168名师生参赛,巅峰对决,飙车民大,最终斩获国家级奖项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八个分赛区中获得优秀组织奖.
近三年应用转型,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共发表实用新型专利3份;创业导师团队共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学生自主创业成立13家公司,其中8家公司至今运行良好.
近三年通过虚拟实训平台,先后在瑞丽、麻栗坡、勐腊、孟连、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镇康、沧源和腾冲8个培训基地,免费培训学生13800余人,基地的培训对象主要是来自缅甸、老挝、越南等国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培训,提升了外籍人员的职业技能,服务了当地产业发展,同时增进了澜湄国家之间的友谊.此项工作被李克强总理在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讲话上提及.
近三年,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所有专业的就业率连续3年获就业质量一等奖,持续高达98%以上.表1列出了一些澜湄合作机制下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实践后的数据.由表1可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三年来持续提升.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大提高,从传统的英语能力到非通用语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应用转型和实践实训,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每年获奖率稳步提高.学生的就业出口也逐步进入“一带一路”战略服务企业.
表1 学生综合能力表
通过澜湄合作机制下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与实践,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新时代理念进一步明确.工程教育国际化改革较好地提高了地方高校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能力,但改革之路还很漫长,未来的发展更加艰难.一是本科教育水平评价体系与改革内容指标存在一定差距,工程教育的改革需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提高教育质量力争融合满足工程认证和国家教育标准.二是由于人事编制的限制,工程教育国际化的教师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目前的工作方式老师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很大,教师的国际化能力和工程素养提升培养举步维艰.三是工程教育国际化需要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政策支持,需要高等教育管理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工程教育和国际化类改革型试点项目的设立没有持续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改革工程很难持续推进.
上述观点仅与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个别案例推进为依据,对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妥之处还请大家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