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中别有韵 清极不知寒
——唐建其人其画

2020-04-29 08:40
艺术交流 2020年4期
关键词:寻梅题画中国艺术研究院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唐建用自己十几年来行程万里寻梅、画梅、护梅近万棵的艺术苦旅,用他精心创作的作品和一首首咏梅题画诗,自觉担当起一名美术工作者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他用手中画笔,传递出自己对新时代中国花鸟画发展方向的清醒认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Don't need praise for good colors, only caring about filling fragrance to the world." Tang Jian spent more than a decade traveling thousands of miles to search for plums, painting plums, and protecting nearly 10,000 plums. With his carefully created works and a poem on plum blossoms, he consciously acted as an artist with holy obligation reflecting the style of the times, leading the trends. With the brush in his hand, he conveyed his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flower and bird painting in the new era: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advanc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唐建用自己十几年来行程万里寻梅、画梅、护梅近万棵的艺术苦旅,用他精心创作的作品和一首首咏梅题画诗,自觉担当起一名美术工作者反映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他用手中画笔,传递出自己对新时代中国花鸟画发展方向的清醒认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唐建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花鸟画创作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会员,曾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十余次个人画展,出版多部画集和理论著作。唐建是山东诸城人,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源源不断地补壮着他艺术上的成长,以其厚重的学术功底和独树一帜的艺术实践,在中国画创作、教学与理论研究方面均有建树,活跃于当代中国画坛。

唐建在艺术理论中坚持传统与创新并重的观念,有承有破,法自我立,并在艺术创作中践行这种理念。唐建的花鸟画创作遵循文人画的笔墨传统,传承和拓展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意境沉静而淡远,有真气、有灵气、有文气,画中透溢着中国传统文人画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与文人风骨;同时又融合西方造型方法,力求笔下的物象具体、丰满而传神,写意与写实相得益彰。唐建书法师承名家蒋维崧,作画时以书法用笔见长。蒋维崧最善金文,用笔中锋,线条圆润婉通、内质外秀、中正古雅。唐建得蒋老作书之精妙,用笔中锋兼侧锋,拓展了笔意,笔下墨梅自然摇曳多姿,氤氲着古典主义浪漫唯美的意蕴。画面突出了线条书写的形式感,充满生命的张力,这种野趣乃其从写生和体悟生命本源而来,自然、真挚、灵动。

唐建尤爱画梅。梅花代表高雅清正、刚直不阿、卓尔不群的艺术品格,自宋代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古典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成为中国传统文人言志抒怀的美好象征。唐建出生于书香世家,老家祖屋庭院里的腊梅多次入画成为他的写生作品,他多年来寻访古梅,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梅乡,乐此不疲,因爱梅成癖,被誉为“梅痴” 。

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建在昆明、安宁、晋宁、永平、剑川、洱源、丽江、大理等地,前后寻访到古梅数十株,其中500岁以上的古梅六株。每一株古梅的寻觅与保护背后都掩藏着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去年唐建在永平县境内的澜沧江畔偶得一株宋梅,惊喜之余,题诗《江畔野梅》:“寻梅不辞三百曲,但见江畔岭头霜。又是一棵千年古,草杂难掩扑鼻香。”2019年国庆节前夕他又在永平县杉阳阿幺寨觅得唐梅一株,如获至宝,并受永平县人民政府委托,著文刻碑记之。在唐建的努力下,永平的古梅群落逐渐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梅,唐建倡导成立了“梅友公社”,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爱梅、护梅的艺术家和志愿者纷纷参与到保护古梅的行列中。

唐建通过多年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艺术实践的真实生命体验,与大自然对语、与古梅对语,陶冶自己的性灵,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他在写意与写实的融合中,在笔力与墨韵、线与皴的创造中,在语言手法的虚实变化中,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学术理念融入创作里,注重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他由古梅顽强的生命力深层次领悟人、自然、生命的意义,感受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洗礼,体悟着艺术生命的真谛——个人的艺术追求始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十年寻觅未称痴,频向苍山问雪枝。岁暮风寒归路远,此心梅月两相知”——题画诗《寻梅》诗情画意地表达了他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

一枝轻带雨(纸本设色)

农家拾趣(纸本设色)

大地盛开英雄花(纸本设色)

猜你喜欢
寻梅题画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叶紫《家书》
清平乐·岁末寻梅
月下寻梅(外一首)
苏轼题画诗
题画诗册页
黄陂花乡茶谷访梅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
《明 徐枋题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