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施工在工程中的应用

2020-04-28 08:42白晨波匡晓东闫续东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管理

白晨波 匡晓东 闫续东

摘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以及我们自身息息相关,如何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绿色施工是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通过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对绿色施工技术研究分析。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四节一环保;管理

1 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223533.68平方米;其中包括档案馆、酒店、党校以及党校办公楼、会议会展中心、政务金融中心、健身中心、游泳馆、体育场等。

结构概况:1#楼为档案馆,主体采用框架结构;2#楼为酒店,主体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3#4#楼为党校以及党校办公楼,主体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5#楼为会议会展中心,主体结构采用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6#7#楼为政务金融中心,主体结构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健身中心、游泳馆、体育场主体均采用框架结构,屋盖采用钢桁架结构。

2 项目特点

2.1 施工场地面积较大,地势起伏较大,且部分楼座地基承载力不足,均需要进行级配砂石回填处理。

2.2 场区东侧北侧均为城市主干道,对防尘,环保要求较高

2.3 各种单体业态较多,造型复杂

3 绿色施工措施

3.1 节材措施

3.1.1 根据图纸进行预算量,对钢筋等材料下料单进行优化,降低损耗率。

3.1.2 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做好资源配置计划,再分解为总,年,月,日四级计划对材料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进行严格把控,减少库存。

3.1.3 根据现有场地做出基础,主体,装饰装修三个阶段的总平面布置图,合理规划料场及加工区,尽量采取就近原则,避免二次倒运。

3.2节能措施

3.2.1 本工程共计11台塔吊,6台施工电梯以及各类小型机械等,根据其功率荷载选择与其相匹配的节能环保设备。

3.2.2 现场施工照明均采用大功率LED灯。道路等照明均采用太阳能路灯等,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3.2.3 工人生活区36V低压照明,通过运用两级变压将380V高压依次降为220V、36V后供给工人生活区满足日常照明,再节能的同时也减小火灾发生的概率。

3.2.4 建筑施工中楼梯间及地下室临电照明的节电控制装置,临电照明设施安装好后,在临电控制线路中设置大功率远距离遥控开关、时控开关及交流接触器。通过多路遥控开关、时控开关控制交流接触器触头断开、闭合,实现了对临电照明电路的自动控制;解决了用电浪费问题,达到绿色环保、节约电能目的;同时提高了人性化管理,进行遥控操作,在办公区就能进行远距离控制

3.3 节水措施

3.3.1 洗车槽循环水再利用,基坑降水及雨水排到基坑周边的排水沟,循环水池三级沉淀,运用高差排水,控制好标高,与市政污水管网接驳,避免现场积水。

3.3.2 基坑降水利用技术,主要通过基坑降水系统与现场临时用水系统有机结合,施工养护、生产、冲洗等用水均以降水系统回收的水为主,市政管网供水为辅的施工供水系统;临时消防系统与现场养护用水管网共享,达到尽量节约用水的目的

3.3.3 自动加压供水系统,自动加压供水系统开水自动加压,关水自动关机、缺相保护、抑制频繁起动电路、防空抽、水池满时会自动关水,水池空时会自动开水,使水池水位处于正常状态,自动给水系统可以实现24小时供水,对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使用相当方便而且成本低廉。

3.4 节地措施

3.4.1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

3.4.2 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本工程基坑工程已完毕,在此不予考虑。

3.4.3 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绿色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现场,按建筑永久绿化的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

3.4.4 施工现场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

3.4.5 临时设施布置应注意远近结合,努力减少和避免大量临时建筑拆迁和场地搬迁。该项目我们在附近将开发土地上搭设临建,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原有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3.5 环境保护

3.5.1 扬尘控制

3.5.1.1 在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物质时,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设置洗车槽,及时清洗车辆上的泥土,防止泥土外带。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3.5.1.2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密目网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利用吸尘器清理,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3.5.1.3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对裸土进行集中堆放、洒水、地面硬化、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3.5.2 噪音与振动控制

3.5.2.1 塔吊:本工程预计使用11台塔吊,性能完善;运行平稳且噪音小。

3.5.2.2 钢筋集中加工:本工程的钢筋采用标准化加工棚内集中加工,运行稳定,噪音小。

3.5.2.3 木材切割噪音控制:在木材加工场地切割机周围搭设一面围挡结构,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3.5.2.4 混凝土输送泵噪音控制:结构施工期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泵送车位置,布置在远离人行道和其他工业区域的空旷位置,采用噪音小的设备,必要时在输送泵的外围搭设隔音棚,减少噪音扰民。

3.5.2.5 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白天浇筑。选择低噪音的振捣设备,凝土浇筑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钢摸板;木工房等有降噪措箍。浇筑地下室底板争取采用溜槽加窜筒下料,减少噪音和工程费用。

3.5.3 光污染控制

尽量避免或減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3.5.4 水污染控制

3.5.4.1 雨水:雨水经过收集,集中至沉淀池。后期经处理后加以利用。现场场地全硬化,这样减轻了沉积物的数量。

3.5.4.2 对办公区生活区及现场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周边设排水沟,并定期清理,保持通畅。

3.5.4.3 污水排放:现场设置的厕所定期清理、定期检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5.4.4 设置隔油池:在工地食堂洗碗池下方设置隔油池。每天清扫、清洗,油物随生活垃圾一同收入生活垃圾桶,由专门养殖场收走。

3.5.4.5 沉淀池设置:沉淀池设置在现场宣讲台对面,对于基坑抽出的水和清洗混凝土搅拌车等污水经过沉淀后,可再利用在现场撒水和混凝土养护等。

猜你喜欢
绿色施工技术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绿色施工技术应用
路桥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绿色施工背景下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