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运叶
(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海南 琼海 571400)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病理机制为胰岛素抵抗[2],但疾病后期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丧失[3],导致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最终导致绝大多数患者依赖胰岛素。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降糖药,目前在多个指南中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一线推荐用药,它虽然不能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但是可以促进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4-7]。瑞格列奈,作为非磺酰脲类降糖药,是短效胰岛素促泌剂[8],在糖尿病早期也推荐一线用药。但是目前针对上述药物关于胰岛素β细胞功能保护的研究尚少,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探究长期单药应用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患者,纳入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排除标准:1、既往曾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并规范化治疗。2、1型糖尿病患者。3、继发性糖尿病患者。4、严重的肾功能不全。5、活动性肝病。6、恶性肿瘤。7、过敏体质。共选取研究对象180例。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纳入研究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根据体重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降糖2周,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后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组(98例)和瑞格列奈单药治疗组(82例)。每日监测患者空腹、三餐前后、睡前和凌晨3点血糖,调整单药剂量至血糖达标。按上述分组条件药物治疗6个月。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采集静脉血浆标本进行检测。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mIU/L)/22.5。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一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患者血糖、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情况等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共纳入180例患者,二甲双胍组98例,瑞格列奈组82例,二甲双胍组平均年龄42.8岁,瑞格列奈组平均年龄43.1岁,两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8.9 mmol/L;8.7%)均明显超过正常值,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人群的基线特征
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根据分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单药治疗6个月。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分别是5.6 mmol/L、5.8 mmol/L;7.3 mmol/L、7.1 mmol/L;6.1%、6.3%,两组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表2 两组人群治疗前后血糖情况
经上述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情况均有改善,无统计学差异。相比于瑞格列奈组,二甲双胍组空腹C肽上升水平(1.2)优于瑞格列奈治疗组(0.7),P<0.05。
表3 两组人群治疗前后空腹C肽和胰岛素抵抗情况
糖尿病是我国沉重的慢病负担[9],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绝大多数[10]。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史数年的患者,其胰岛β细胞功能不同程度受损[11],导致口服降糖药物无效,造成严重的胰岛素依赖和卫生经济负担。瑞格列奈,作为短效胰岛素促泌剂,通过促进胰腺释放胰岛素赖降低血糖。瑞格列奈通过与β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以关闭β细胞膜ATP-依赖性钾通道,使β细胞去极化,使钙的流入增加,此过程诱导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本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敏胰岛素受体作用[12-13],本研究证实,瑞格列奈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并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素抵抗。
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降糖药物,是目前多个指南一线推荐降糖药物,它不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血胰岛素浓度,而是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谢过程,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免受进一步损害[5]。既往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可以保护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14-16]。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其大多处于胰岛素抵抗阶段,胰岛β细胞功能尚未明显受损,尽早、足量、长期应用二甲双胍,可以保护、甚至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表现为空腹C肽升高。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本研究同样证实,二甲双胍可以有效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并可以部分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表现为空腹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相比于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更明显。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推荐的口服降糖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