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涛,彭 康,陈义廷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陕西安康 725399
肛周脓肿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是一种细菌感染[1]。有数据报道显示,肛周脓肿与肛瘘均为发病率较高的肛肠疾病,发病率为2%,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25%[2]。有临床研究表明,肛周脓肿发生在肛门两侧坐骨直肠窝、骨盆直肠窝,如处理不当会增加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3]。保留括约肌手术是肛周脓肿患者首选治疗方法,虽然能切除病灶组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开放创面相对较大,再加上粪便污染、细菌刺激等,导致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效果不佳[4]。四黄生肌汤是临床上常用的中医汤药,具有清热解毒、去腐生肌及活血祛瘀的功效,但是对肛周脓肿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较少[5]。因此,本研究以肛周脓肿患者开展研究,探讨四黄生肌汤在肛周脓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肛周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21~74岁,平均(56.85±7.39)岁;病程3~9 d,平均(5.24±0.48)d;脓肿部位:高位10例,低位15例,皮下8例,直肠黏膜下9例,直肠后间隙4例,坐骨直肠间隙5例。观察组51例,男31例,女20例;年龄20~76岁,平均(57.22±7.41)岁;病程3~10 d,平均(5.32±0.51)d;脓肿部位:高位12例,低位14例,皮下9例,直肠黏膜下7例,直肠后间隙5例,坐骨直肠间隙4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肛周脓肿诊断标准,均经CT、B超检查确诊;(2)符合四黄生肌汤、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适应证,且患者均可耐受;(3)患者意识清楚,能与医生沟通、交流。
1.2.2排除标准 (1)合并直肠肛周部位严重感染、结直肠癌或入院资料不全者;(2)合并凝血异常、血液系统异常及伴有自身系统疾病者;(3)近1个月予其他药物干预治疗或影响本研究结果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肠道准备,行全身麻醉,生效后常规扩肛、消毒。医生左手食指伸入肛门内,进一步确定肛窦、内口位置。结合患者情况在脓肿最明显部位做弧形切口、排脓,切口应到达脓腔底部,避免残留四腔。对于脓肿较大或脓肿部位相对较深者,给予置管处理,向脓腔内植入引流管,从内口引出探针,并沿着针的走向到达皮肤切口上侧内口部位,去除坏死组织。依探针走向将内口切口与相应部位的肛缘外侧给予双股橡皮筋悬挂,收紧挂线,结合患者情况予以松紧,保证创面平整。挂线后完成两侧肛窦内口结扎,并对切口给予生理盐水、0.2%甲硝唑反复冲洗,对于无活动性出血者缝合切口。术后患者常规给予抗感染治疗,给予水凝胶敷料治疗,外层涂抹泡沫敷料覆盖,每天1次,连续治疗10 d[7]。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黄生肌汤治疗。方药为:黄柏15 g、黄连6 g、熟大黄6g、丹皮15 g、黄芩12 g、没药10 g、炮山甲12 g、泽泻10 g、皂角刺10 g、白芷12 g、乳香10 g、牛膝10 g、甘草6 g,每次口服250 mL,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10 d(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1)创面愈合: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及创面缩小率[8]。(2)症候评分:参考《中药新药指导原则》[9],从分泌物、肉芽形态、红肿及创面疼痛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症候积分进行评估,每项均采用0~3分评分法评定,分值越低,表明治疗效果越好。(3)炎症因子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完成激活素A(ACTA)、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完成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测定[10-11]。(4)并发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瘘、排便困难、肛门失禁、创面延迟愈合及肛门缺损发生率。
2.1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比较
2.2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分泌物、肉芽形态、红肿及创面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后分泌物、肉芽形态、红肿及创面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ACTA、IL-6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后ACTA、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见表4。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瘘、排便困难、肛门失禁、创面延迟愈合及肛门缺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10 d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10 d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安全性比较[n(%)]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患者起病相对迅速,局部疼痛较为剧烈,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形成脓肿、肛瘘等[12]。保留括约肌手术是肛周脓肿治疗的首选方案,是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创面不易愈合,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祖国中医认为,肛周脓肿属于“肛痈”范畴,多由饮食辛辣食物、脾胃受损等引起,再加上湿热瘀血趁虚而入,能随血下行,最终形成肛痈。近年来,四黄生肌汤在肛周脓肿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较理想[13]。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后分泌物、肉芽形态、红肿及创面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黄生肌汤用于肛周脓肿患者治疗,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助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有利于患者恢复。四黄生肌汤是临床上常用的汤药,方药由黄柏、黄连、熟大黄、丹皮、黄芩、没药、炮山甲、泽泻、皂角刺、白芷、乳香、牛膝、甘草组成。方药中黄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功效;熟大黄具有攻下积滞、泻火凉血功效;丹皮具有活血散瘀、清热凉血功效;黄芩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功效;没药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功效;炮山甲具有祛瘀散结、消肿排脓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抑菌功效[14];皂角刺具有消肿排脓、搜风拔毒功效;白芷具有祛风止痛、燥湿、消肿功效;乳香具有消炎防腐、通经止痛、消肿生肌功效;牛膝具有强筋骨、利尿通淋功效;甘草则能调和诸药,发挥不同药物的优势。临床上将四黄生肌汤用于肛周脓肿患者治疗,能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治的效果,有助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并且该治疗方法为中医方法,安全性较高,能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15]。ACTA是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系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能诱导中胚层发育、生长;IL-6是活化的T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原始细胞生长、分化,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裂解;CRP是人体常见的炎症因子,对炎性反应的吞噬、感染防御有重要作用。ACTA、IL-6及CRP在健康人体中表达水平较低,但是在肛周脓肿患者中,持续的应激反应能增加ACTA、IL-6及CRP表达水平。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10 d后ACTA、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瘘、排便困难、肛门失禁、创面延迟愈合及肛门缺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四黄生肌汤用于肛周脓肿患者治疗,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将四黄生肌汤用于肛周脓肿的辅助治疗,能促进创面愈合,改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不增加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