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服装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19世纪末的欧洲,因种族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使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日趋激化。在20世纪初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规模战争,其后果波及欧、亚、非三大洲,使得整个欧洲城市建筑与工厂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经济发展受到惨重的打击。大批工厂企业倒闭,商店关门歇业,导致大批职工店员下岗回家,失业率迅猛增加,民众生活十分艰难,社会动荡不安,城市治安极度混乱。
战争使世界金融霸主英国的地位严重衰退,同时也削弱了法国、德国、意大利的传统势力。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开始游移旁落,拱手将世界经济龙头老大的地位,转让给了远离战争风暴的美利坚合众国。人们为了生存和保卫自己的国家,欧洲主要国家几乎所有男子都参军奔向了战场。残酷的战争致使1000多万青壮年男子战死在前线,2000多万人受伤残疾,导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工厂企业劳动力不足成为这个时期明显的社会问题。
这时妇女成为战争时期几乎唯一可利用的劳动资源,严峻的社会现实迫使女性从家庭后台走向社会前沿舞台。客观上讲,战争成了促使社会变化、推动女装变革的主要动因,使西方女装在此发生了划时代的改变。女性服装开始向男性服装元素靠拢,服装造型变为紧凑,废弃了使用了300多年的紧身胸衣,裙子长度开始缩短,繁琐华丽的装饰逐渐减少并最终被去掉。复杂的发髻与硕大宽檐帽饰被短发和简洁的窄檐小帽所代替,服饰设计向富于功能性方向的发展得到确立,女性服装开始向职业化、现代化迈出坚实的一大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欧洲社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在男性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迫使女性逐渐踏入社会领域,从后台走向前台:从家庭主妇养儿育女的主要角色,蜕变为开始从事过去男子在外所从事的繁重劳动。战时的女性不但从事救护、医疗工作,还从事后方市政服务性的工作,甚至还要从事原本男性所干的兵工厂军火炮弹制作的繁重体力劳动。
女子从工劳动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出行交通工具和通讯方式、礼仪社交以及着装习俗。同时辛勤的工作劳动能换来一定的薪金报酬,使女性第一次有了自己支配工资的条件,在经济上得到史无前例的独立,致使女性在物质生活上不再受男子的约束,在价值观上也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主张,不再看自己丈夫的脸色和喜好行事,特别是女性穿衣戴帽和美容装扮方面,有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审美空间。根据自己上班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客观现实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服装和装扮,从而改变了过去几百年来在家当花瓶的装束,抛弃昔日四肢活动不便的传统紧身胸衣和落地长裙,如图1。选择更加舒适、健康卫生的塑型内衣,采用便于出行、便于操作机床和工作方便的功能性服装。服装款式结构简洁,服装面料结实耐用,服装色彩偏向深重耐脏,这种穿脱方便、行动自如的服装,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以及轻装样式发展的规律,从而改变了自文艺复兴后期而形成的西方崇尚人体美、追求曲线的着装审美标准,确立现代女装的时尚审美标准和职业女性服装的基本结构框架。
图1
当女性进入社会,参与工作,与男性在同一平台同一条件下工作,却得不到相等的工资待遇,这时女性就产生了维护自己权益的行动。女权运动(Feminism Movement;Woman’s Rights;Women’s Liberation)又称“妇女解放运动”“女性运动”。其内涵是反对歧视女性,使女性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实现两性权利完全平等的一项社会观念和社会运动。在西方社会资产阶级的妇女解放运动,其目的是为妇女争取平等权利,使她们具有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并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在男权为主的社会里,争取妇女解放意味着首先要制定保障女子在种族、性别、财产等方面完全平等以及婚姻自由的法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阶级社会遗留下来的重男轻女,束胸、缠足等传统思想意识;肃清歧视、玩弄、残害妇女的历史偏见和习惯势力;逐步实现女性与男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平等。
女性在经济上没有独立,就缺少自尊;在思想上没有独立,就缺少自主;在人格上没有独立,就缺少自信。欧洲女性在大时代社会的背景下,在男人奔赴前线作战,后方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女人开始从事原来由男人垄断的高薪工作,逐步走向社会参与生产劳动,实现了真正的经济独立,摆脱了以男人为中心的家庭控制。经济地位的改善也培养出女性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上与男性同场竞技,在男女平等问题上争取一席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又一次席卷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要求在政治上获得与男性一样的参政权和投票权。在经济上独立的职业女性越来越多,这种男女同权思想在战后得到强化和发展,在女装造型上出现了否定女性特征的独特样式,为职业女装登上世界历史舞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女性经济独立是社会生活独立、思想情感独立、着装审美独立的基础。当女性进入社会参与生产劳动并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其思想认知意识必然发生变化。从过去没有工作在家扫地抹桌、洗衣做饭、生男育女靠男人养活的“附属品”;到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着男性喜好厌恶来实施。服饰的穿着规范和审美标准也由男性来把持制定;女性使用紧身胸衣和繁琐庞大的裙撑臀垫,其功能主要是展示人体优美曲线,穿着打扮最终都是满足男性视觉享受。女性自主选择着衣造型样式与色彩搭配的空间十分有限,潜移默化的受男性主导审美理念所支配。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受现代工业与现代工业设计流行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交通出行、通讯联络都发生了变化,如图2,
随之带来女性独立的生活空间与环境,造就女性独立的思想情感和独立的思考自我意识,培植了女性独立穿着服饰的审美标准。
图2
过去西方传统的服饰穿着习俗,夸张的服装外型和夸张多变的袖子,袒肩露背的领式,服装中大量使用裙撑与臀垫,突出胸、腰、臀三者一体的曲线变化;突显女性胸部与臀部起伏,达到人体前挺后翘的曲线外形特征;服装表面花纹精细、装饰繁琐,头部佩戴硕大夸张的帽子;上面装饰各种繁杂的鸵鸟毛和鹦鹉毛等饰品。这种强调人体曲线美的传统审美价值观和约束女性思想意识和生活规范要求,已经不适应当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这种束缚女性身体四肢活动的装饰服饰必定在大时代浪潮中被淘汰。过去传统的丰腴曲线体型被平胸瘦骨直线体型所代替,女性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不惜代价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和健美运动以及节食减肥,现代模特审美的标准就来源于这个时代。这时女性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圈和工作社交人脉圈,服装功能要适应每天按时上工下班,拥挤乘坐公交班车,商场排队购物等。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传统的着衣观念,造型简洁、脱穿方便的职业服装代替了行动不便、装饰繁琐的服装,为女性服装迈向现代化和职业化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女性服装的现代化和职业化,是伴随着西方社会形态变化所产生的结果,是残酷战争将奢华时尚改变为传统价值观的新着装理念;将女性从后方家庭小舞台推向前方社会大舞台;从不参与政事在家从事家务、养儿教女的家庭主妇,到脱下繁琐的装饰服装,走向社会一线,从事繁重工作的职业女性。这决定了女性服装必定向功能性男装元素靠拢,服装款式造型从宽大到窄小,从拖地长裙到露腿短裙;从繁琐装饰到简洁实用;从繁缛发髻、硕大帽饰到短小发型、低檐小帽,无处不透露出女性服饰逐渐向实用性、功能性现代设计方向发展。女性经济的独立和女权运动的出现加速了女性服装向现代化和职业化跨越的进程,为20世纪中后期职业女装的普及与现代女装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与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