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堃(福建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0)
魏晋南北朝前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中原大量的人口开始迁入福建,大量不同类型的手工艺者也随之进入福建。隋唐时期是福建地区的转折时期,此前福建地区被誉为“蛮夷之地”,人口稀少,文化落后,中原文明的大量输入使得福建地区的人文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后则开始繁荣发达。永春地处泉州山区,纸织画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发源起来的。由于纸张材质的特殊性,不利于保存,目前已知流传下来的作品最早只能追溯到清朝初期。关于纸织画的起源一直没有准确的定义,学术界普遍认为起源于隋末唐初。据《永春县志》记载:“唐初,永春就有纸织画的制作。”相传隋灭陈之后,至德陈后主叔之太子“陈宝镜”携其家室宗族及大批随从进入永春避难。这些随从中还有宫廷画师和优秀的手工艺者,他们将精湛的手工艺带到当地,在永春继续发挥他们的价值。
永春古称“桃城”,古时候永春桃溪两岸种满了桃树,每到春季时桃花盛开、姹紫嫣红、薄雾笼罩,吸引了大量的踏青游客在雾里观花。这种朦朦胧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景色也打开了当地年青人的创作思维。而永春的地理环境常年气候温润、雨水充沛,当地盛产竹林,竹子就成为了当地人制作日常生活用具的原材料。他们制作生产了大量的竹制品和竹编用具,并提高了审美,使得竹制品具有了装饰的效果。黄永源在他撰写的《永春纸织画简介》中提到:“在隋末唐初,宫廷艺术与民间编织相结合,诞生了永春纸织画。”受到竹编技法的影响,手工艺人和这些宫廷画师将传统的中国画和竹编装饰相结合,并结合雾里观花的意境创造出了纸织画。还有一说法唐朝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太子妃带领着孩子和随身的侍女出逃。太子妃能诗善画,沿途靠制作纸织画维持生计,后在永春创办了金堂纸织作坊,纸织画得以传播。虽然各路的说法不一,但不论哪一种观念都是在向我们揭示永春纸织画的悠久历史。
《永春州志》记载:“纸织画,此为永春特产。其法以佳纸作字或画,乃剪为长条细缕而以纯白之条缕经纬之,然后加以彩色,与所谓罨画及袒笔记跫画相类。”由此可见永春纸织画的主要制作步骤为:绘画、分割、编织、填色、装裱。为其展示了纸织画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纸织画的制作过程
(1)绘画:纸织画的绘画技法与中国画的技法大体相似,所用材料也是笔、墨、纸、砚等。但是为了保持画面在编织后仍然能具有较高的颜色光泽,绘制纸织画时所选择的颜色通常会更加地浓厚。
(2)分割:把绘制好的图画进行分割,需要手工艺人将图画裁剪成宽约为一至两毫米的纸条作为经线,再用一张纯白的宣纸裁剪出同样宽度的纸条作为纬线。因为作为经线的原画在裁剪时容易断裂,因此该步骤对手工艺人的技艺要求较高。
(3)编织:纸织画的编织操作难度较大且设备简陋,需要经验丰富的手工艺者耐心地完成。将事先裁剪好的原画经线和白色纬线在传统的编织规上进行有规则地穿插。编织好的纸织画不仅具备了中国画的韵味又产生了朦胧的效果。
(4)填色:在编制好的画面上进行填色、补色,对整体或者局部的颜色进行强调,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5)装裱:和其他书画的装裱形式相同。装裱不仅可以对纸织画进行更好地保存,更是对纸织画的一种完善,更能衬托出纸织画的韵味。
纸织画的图案多为中国画,题材和内容多为吉祥纹样、民间传说故事和宗教信仰等。这些图案具有很浓厚的中国韵味,可以选取其中的元素如民间传说故事,将其图案元素进行调整、分解、重组,再设计出适合服装造型的图案的同时也富有寓意。纸织画的色彩受当地的人文和地理因素影响较重。纸织画穿插编织完成,使得原来鲜艳的颜色变得朦胧淡雅。将纸织画颜色朦胧淡雅的特点运用在服装上,可使得整体服装效果更加端庄和典雅。
纸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永春,人民将纸进行转换而形成了另一种艺术。纸织画的原料是纸张,可将纸艺运用于服装设计当中。传统的纸艺有折叠、雕刻、裁剪、卷压等,使其改变其原有的状态,呈现出多种不同的造型。
(1)折叠手法:纸张的材质与布料的材质不同,纸张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通过折叠、揉捏、再压平,纸张的纹理效果便展现出来,富有立体感,再通过固定技法做好造型的固定,所呈现出来的效果造型感强、立体感十足。
(2)拼接手法:面料拼接的手法在面料再造中已十分普及。拼接的面料使得服装效果更加的个性和多元化。可将不同的服装面料如皮草面料、针织面料等与纸张相拼接,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质感,不同面料结合在一起迸发出不同的效果,各自发挥各自的优点,使服装更具备可观赏性。
(3)残缺手法:可将面料燃烧、烫染、剪裁等进行局部的破坏,使面料拥有残缺的美感。在整体中破坏局部又不失平衡的效果使得面料拥有另一种效果。
(4)编织手法:纸织画是由经纬的纸条编织而成的,这样的编织手法也可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在局部运用面料编织成面,结合残缺的手法对编织物尾部进行破坏,从而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服装款式的轮廓造型是服装设计中的重要特征,款式造型上常用的设计手法有比例与分割、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等。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服装轮廓分别为A、B、H、X型。而笔者认为对于服装的廓形可视为单个或者多个几何图形的组合。结合解构主义运用矩形、菱形、圆形等几何造型进行重组,使服装的效果更具有立体感。同时可对服装边缘细节部位进行改变,例如对服装的口袋、袖子、领子、裤脚、下摆等边缘部位进行面料再造,更换其原本的形式,加以新的造型。
永春纸织画艺人传媳不传女,父子相传,外人不传的习俗使得永春纸织画的发展缓慢,并且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使纸织画这门手艺得以延续,有些老艺人公开招收徒弟,这让永春纸织画得到了一丝喘息。改革开放后,永春人民政府多次举办永春县纸织画展览,这几次展览成功带动了纸织画的宣传,把永春纸织画带入了市场。90年代永春纸织画市场发展达到了顶峰,纸织画作为礼品竞相输出海外。但随着产品的单一、数量巨大,市场对纸织画的需求处于饱和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永春纸织画实现了半机械化的编织方式,在编织技艺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编织水平提高了,绘画水准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以前稀奇的纸织画渐渐成为礼物爆款,加之销量和利润逐渐变低,大量的手工艺人为了养家糊口纷纷选择转行。现在永春县城仅有三家规模不大的纸织画店面:永春纸织画真武画室、桃源纸织画院、永芳纸织画社。纸织画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研究永春纸织画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目前文化保护的背景之下提出,对永春纸织画这一民间传统手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发展的状态、造型、色彩,对永春纸织画独特的工艺与现代服装的结合提出可行性分析。将永春纸织画独特的绘画与编织技法运用到现代休闲类服装的设计中,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在编织工艺上进行创新,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也在面料的创新上提供新的设想,丰富面料的艺术效果。涉取永春纸织画的色彩纹样等艺术特征,在服装上进行探索,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将永春纸织画这一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休闲服装中,不仅使我国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现代休闲服装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