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以前,在中国民间总能看到各种各种的手艺人,他们走街串巷,用自己的手艺服务乡民,被称为“九佬十八匠”。如今,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通过社区微更新项目打上了一个类似的名号——十八匠·修匠心。
“十八匠·修匠心”是一个致力于打造自家社区匠人的品牌。在奎星楼社区设有专门的匠人服务点位,为了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同时又让社区更有活力,在距离匠人服务点位不远的高楼墙体上,有一幅带有十八匠Logo的涂鸦作品,让来往的路人远远地就能看见,并被记住。
为了让匠人们安心“坐”下来,社区服务综合体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不仅成为工匠们拉活、干活的“根据地”,还陈列着薄成片的磨刀石、泛黄的采耳叉、磨得发亮的老式补鞋机等各种留有时间刻痕的工具,通过它们可以近距离了解匠人們背后的手艺和不易。据说,这些都是社区工作者走访 117个社区院落,发掘匠人的同时搜集到的。
通过整体的空间营造,“十八匠·修匠心”品牌得到了实地呈现,匠人们的知名度也随之迅速提升。奎星楼社区工作人员范露分享了磨刀师傅兰之阳的故事:前不久,一位社区居民到点位上找兰师傅磨刀,却不见踪影,打电话才知道兰师傅到餐馆磨刀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其实我们特别开心,因为微更新后,不仅社区的空间环境得到了改善,为匠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也让匠人们的自我价值得到了更大的体现。”范露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两个提供给匠人的室外活动阵地,分别是奎星花园和东顺巷。”
范露提到的东顺巷是一个30年前就已经存在的老巷子。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鼎盛时期有10多位匠人汇集于此,直到现在仍有6、7位匠人常驻在这里。
“你看嘛,这就是我的名字。”一位补鞋匠笑着朝墙上指了指。这块“根据地”的墙面经过重新修葺,以灰砖砌墙,浮雕为饰,显得素雅精致。浮雕之间穿插着对6位匠人的介绍,通过墙上的信息,我们知道这位补鞋匠名叫龙昌志,72岁,已从事这一行当20年。在个人简介下方还附有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虽然信息不多,但必要的信息一样不少。这样简约精致的风格,常常引得路人驻足了解,也有人会记下联系方式,以备不时之需。
外部环境的更新固然重要,看不见的细节才更温暖人心。对于匠人而言,风餐露宿可谓常事,为此,社区与“根据地”背靠的小区院落协调沟通,腾挪出一小块地方作为匠人们工具的置放点,每日工作结束,匠人们便将工具都搬到指定的地方,潇洒而归。遇到下雨天,可以撑开社区为他们提供的雨伞,继续安心工作;饿了渴了,还可以到院落里喝水或吃点东西,顺便跟居民拉拉家常,讲讲经验。
据龙昌志讲,他已经把这里当作他的另一个家。“在家太闲,我喜欢到这里来,可以摆龙门阵,顺便还能帮大家做点事。”
匠人服务点位是开起来了,居民和匠人们皆大欢喜,可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因为整个社区仅此一处,匠人多、地方小,这让“多余”的匠人不得不散落在社区各处摆摊,有时还得流动起来走街串户,当居民跑到这里急着找人的时候,却连人影都没看到。如此一来,就背离了当初创建匠人服务点位的初衷。“我们找来城管、匠人、群众代表等一起商议,定下并设计了我们第2个十八匠点位——奎星花园。”当时的奎星花园犹如流浪猫、流浪狗的游乐场,也是一个杂乱无序的地方,微更新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居民的口袋公园。而且,由于它所处的位置正好处于十字路口,强大的客流量恰好为匠人们提供了“立业”的好去处。
“开辟了新的服务点位后,匠人们很快聚集了起来,现在周一至周五都会有各种匠人师傅前来为居民服务。”范露接着说道,“我们还依托十八匠微更新点位招募其他新兴匠人,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推出上门便民服务及多种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十八匠·修匠心”社区微更新项目通过“空间更新+人才聚合”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居民的便民服务需求,为匠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还给社区带去了更多的温情,同时,也有助于保留一些即将消失的传统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