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未君
冯臼(1870-1929),湖南衡阳人,原名瑜,字剩瑕,号臼庵(也写作臼厂、臼广),斋名半瓦斋。冯臼是近代湖湘重要画家之一,诗书画印皆有声望(图1)。在画史上冯臼也属于被时光湮没的画家,作品存世不多,在收藏市场上名头冷僻,近年来有衡阳籍学人景仰乡贤,努力发掘钩沉,其艺术成就才逐渐为人所知。
冯臼是1922年受聘国立北平艺专教职的,这为其艺术广受关注奠定了基础。来京任教职,概是萧俊贤先生的推荐,萧俊贤当年是协助郑锦创办北平国立艺专的主要功臣。当时在京城的湖南画家主要有冯臼、萧俊贤、齐白石三人,时称“冯萧齐”。同是湘籍画家北漂到京师,声气相投,旨趣相近,常相过从,共享时名。然而不到百年时光,一位声名极尽尊荣,妇孺皆知,一位却声名寂寂,几近湮没。这其中的云泥之别,炎凉冷暖,颇值得玩味。说到齐白石和冯臼,有两件齐白石作品颇可资谈助。一是齐白石曾绘《西城三怪图》(图2),该画以极简之笔画三位老人,正面捻须者为白石,背面光头者为释瑞光,侧面而立者为冯臼。款题为:“西城三怪图。余客京师,门人雪庵和尚常言:前朝同光间,赵撝叔、怀砚香诸君为西城三怪。吾曰:然则,吾与汝亦西城今日之两怪也。惜无多人。雪庵寻思曰:臼庵亦居西城,可成三怪矣。一日,臼庵来借山馆,余白其事。明日又来,出纸索画是图。雪庵见之亦索再画,余并题二绝句:闭户孤藏老病身,那堪身外更逢君。扪心何有稀奇笔,恐见西山冷笑人。幻缘尘梦总云昙,梦里阿长醒雪庵。不似拈花作模样,果然能与佛同龛。雪庵和尚笑存。丙寅春二月,齐璜。”这里的雪庵即释瑞光,臼庵即是冯臼,与白石合称“西城三怪”。从题跋知此图瑞光和冯臼各有一图。图示这幅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另一齐白石作品是“冯臼之印”。齐白石曾为冯臼作白文名章,其边款曰:“吾友臼广自言刻印天下无敌手,索余刻未必当意。齐璜。”冯臼治印颇为自负,偶出狂言不仅被白石记住了还刻在了边款上,可见“当意”。二人间相互切磋又自矜得意之情,跃然生动。民国年间出版的《衡阳冯臼盦印谱》载有冯臼自刻图文名章一枚,印兑下有跋语云:“……今年刻名印数方颇佳,此章尤深入汉人之室,其妙处固不在龙虎边文也。每日必印一次,反复观玩,乐得手舞足蹈,如中风魔,山妻笑曰,狂态又作矣,余应之云:阿弥陀佛。”此段跋文颇可為冯臼“自言刻印天下无敌手”作注。
如果说在艺术观念和声誉追求上齐白石是素怀鸿鹄之志、良苦经营的话,冯臼可以说是甘于隐逸、不求闻达。冯臼为人狷介,负才不羁,加之不愿鬻画,又不享永年,传世作品极少。尽管如此,由于如今艺术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的发达,冯臼的作品近年还是逐渐在拍场上偶露峥嵘,不仅有花鸟中堂、扇面、条幅、横披等书画作品,还有冯臼作铭的砚台。
由陈师曾、姚华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名家参与铜刻文房创作热潮风行于民国初年的北京。齐白石在铜刻文房创作上也留下了辉煌的作品。那么,有没有冯臼书画的刻铜作品呢?答案是有的。把自己的书画作品施于铜上,再交由刻铜匠人刻成墨盒、镇尺等文房用具,冯臼也曾参与其中,并应是与琉璃厂同古堂合作。这件冯臼书画《豆叶青豆花白》墨盒拓片(图3)刊载于《首届中国刻铜艺术同仁雅集》上,题款为:“豆叶青,豆花白,豆荚肥。秋雨湿,想见田家午饭时。此中滋味,问著肉食贵人全不知。此冬心先生题豆荚诗也。极有冷趣。——庚申小满臼庵臼为冰若老弟画,时同客都门。”其书画风格一如冯臼那个时期的纸绢作品,透出其追慕金农的艺术旨趣。尤难能可贵的是,冯臼在盒面上又题下了刻铜家的名字:“刻者为张寿臣,京师良工也。四月十日并记。”另外,菊逸山房主人范大鹏兄藏有的一批刻铜老拓片中,有一幅冯臼画铜《赵州柏树子》拓片,十分精彩,和本文图1的冯臼绘画题材、构图均相似,也是画家将熟悉的题材写于铜上的例证。冯臼虽自甘隐逸,但艺术趣味和水平堪称大家。好作品终不会永远被埋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爱好者还会等到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