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适应内涵及其测评研究

2020-04-27 08:44马岚
现代交际 2020年6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要:大学阶段是从学校生活到社会生活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能否很好地解决学校适应问题,关系着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其以后的生活。通过对大学适应概念的界定,了解大学适应的测量工具及其构成,探讨影响大学适应的因素及大学适应对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适应,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大学适应过程中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大学适应 测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169-02

大学期间大学生面临着人生很多重大问题,求学、自我成长、与老师同学的人际交往、未来的就业发展等,也是他们从依赖走向自立,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从高中紧张单调的学习生活进入到丰富多彩又富有挑战的大学生活,在这个转换过程中,有的大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己的目标,也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浪费时间碌碌无为,导致辍学等不良后果也常有发生。因此,能否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至关重要,这不仅影响其能否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还会改变其人生成长轨迹。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渐渐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学生的大学适应研究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大学适应的概念

大学适应的内涵中包含了学校适应这一基本概念,但学校适应完全代表大学适应,研究者在学校适应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大学阶段的独特性,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探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化的范畴进行定义,例如Petersen(2009)认为在大学这个阶段,要完成一系列大学生这一特殊角色的社会化任务,使个体社会化过程具有其独特性。有的研究者从教育目标的角度定义,例如马晓清(2016)认为,大学适应是指大学生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积极调整自我,使自身发展与大学学习、生活发展达到平衡,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大学适应问题并不仅存在于大学一年级新生中,而是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有的研究者则从适应变化的角度进行定义。黄恒学(2012)认为,大学适应是指在进入大学后发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人生目标、个体的认知与能力、社会要求的改变等,大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作出改变,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都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与其和谐一致,这个过程就是大学适应。

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同,定义的着重点也不同。本研究认为,侧重从能力提升和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认为大学适应良好,一方面是指大学生面对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能适应环境的变化,顺利完成各项任务,提升锻炼自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等,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面对心理问题能很好地自我调适,在大学阶段有较高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二、大学适应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

把大学适应作为因变量来研究,探讨大学适应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探讨大学适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的影响。Almeida(2012)研究发现,学校适应对学生的辍学率有直接影响,适应不良的学生的辍学率显著高于学校适应良好的学生。Crede(2012)研究探讨学生能力、大学适应和学习成绩三者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适应是中介变量,在能力和学习成绩之间起到缓冲作用。此外,大学适应不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大学适应对学生的人际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影响大学适应的因素

关于大学适应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研究探讨。关于外部因素的研究探讨,即外部环境对大学适应的影响,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社会支持、时间管理、学校活动、校园压力、朋辈影响等。从社会支持出发,探讨父母、老师、同伴关系等对大学适应的影响。Noelle(2016)等人研究师生关系、抑郁情绪和学校适应的关系。对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而言,师生关系对大学生活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导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良好会减少学生的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校适应。Eva Yi(2018)选取处于从幼儿园到小学转型期的孩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测的实验设计,研究发现,父母的参与对处于转型期的学生来说,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父母在幼儿园期间积极地参与,预示着孩子在小学期间更好的学校适应。Rae Hyuck(2017)研究亲属寄养的儿童的学校适应,结果表明,儿童的不同类型的亲属寄养与学校适应关系受到儿童性别与是否有生父的不同的影响。

从学校生活出发,探究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Almeida(2012)研究了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发现,参与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和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与积极参加运动、文艺等课外活动的学生相比,不参加任何课外活动的学生学校适应和学习成绩明显较差。Chunqin Liu(2015)研究日常事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发现,消极事件会增加心理负担的个体学校适应不良的风险。

研究者也探究网络使用与大学适应的关系。当今网络与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Richard(2004)研究发现,网络使用与大学适应之间有明显的性别效应,即男生的网络使用与大学适应显著正相关。Crede(2012)研究发现,网络社交软件的使用有利于学生的大学适应。Rebecca(2013)认为社交媒体的使用加深了大学生与同伴之前的联系与互动,从而有利于大学适应。

关于内部因素的影响,即个人特质这一方面,比如自我概念、心理韧性、认知灵活性和人格特质等。

苏世将(2009)研究学业情绪和大学生适应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能很好地适应,其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就會有一个愉悦和轻松的心情,会体验到更多正性的情绪;反过来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正性情绪越多,那么大学生在面对大学生活的种种问题时,就会用更多的精力和健康的心态来面对,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Sun Sook(2016)等人研究大学生的情商、压力应对能力与大学适应的关系,该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护理专业的学生,结果发现,情商越高压力应对能力越强的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其学校适应状况更为良好。

四、大学适应的结构及其测量

由于对大学适应概念的界定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和着重点出发,研究者对大学适应测量时,也有了不同维度的测量工具。目前,有关大学适应问题的研究,绝大多数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其中国外的研究中经常适应的测量工具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大学适应量表(CAS),该问卷主要测量学生在学校环境里,因为环境的陌生与不适应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的情绪和不良的行为,包含学业问题、焦虑、人际关系、抑郁、职业问题、自杀倾向、物质滥用、自尊、家庭问题九个维度;第二种是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SACQ),包含学业、社会、情感、学校认同感在内的四个维度,在国外关于此问卷的应用较多。除此以外也有一些自编问卷。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大学适应的关注度较高,结合国内大学生的特点,自编了很多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但包含的指标大多大同小异,都是在个别的维度上有些许变化。

例如:邹小勤(2013)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自编问卷,从学校适应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出发把就业自信纳入五个维度之一。侯静(2014)的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侧重于关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包含与老师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宿舍班级等集体的关系等。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适应的研究中所采用的问卷应用更广泛、认可度更高的是方晓义(2005)主持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问卷包括包括学习、人际、择业、校园、情绪、自我等方面的适应性问题和满意度7个维度。

从国内研究者对大学适应的关注度,自编问卷的数量可见,大学适应是目前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继续深入研究并提供可操作的建议是非常有必要的。

纵观上述国内外编制的大学生学校适应问卷的相关指标,研究者一致认为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调节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是学习方面和人际关系方面对大学生的学校适应非常重要。其余一些维度在不同的问卷中表述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是其内涵是一致的。比如说人际交往方面,有的问卷着重关注师生交往,将其表述为师生关系适应,有的问卷着重关注同伴交往,将其定义为同伴关系适应等。除此之外也出现一些新维度,比如邹小勤编制的量表中所包含的就业自信,在其他量表中未曾出现。由此可以看出,对问卷及其维度分析可见,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测量复杂多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五、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大学适应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着重点,或从不同角度出发,所下定义也有所不同。概念认识的不统一性,也带来研究的混乱。大学适应是作为一种过程还是一个结果?关于大学适应的界定问题,应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大学不同阶段面临的学校适应问题也不同。例如,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学业课程较多,主要面对的是新环境适应和学业压力,大学三、四年级,主要会面对就业压力和学业选择等。因此,关于大学适应的研究应更加系统,以时间为线索,对其适应的发展轨迹研究。

此外,以往的研究多关注于单一层次或者两因素相关研究,关于综合影响因素的考察应是以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Almeida,L.S.,Adelina,G.M.& Paisana,J Extra-curricular involvement,academic adjustment and achiev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A study of Portuguese students[J].Anales De Psicologia,2012(28):860-865.

[2]Chunqin Liu,Yuanyuan Zhao,Xiaohong Tian.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school adjustment among Chinese nursing stud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J].Nurse Education Today,2012(35):754-759.

[3]Crede,M,.&Niehorster,S.Adjustment to College as Measured by 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its Structure and Relationships with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J].Educ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view,2012(24):133-165.

[4]侯静.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的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志,2014(22):1177-1181.

[5]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2):95-101.

[6]Petersen,L,Louw,J.,&Dumont,K.Adjustment to univers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in South Africa[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9(29):99-115.

[7]Rebecca Gray,Jessica Vitak, Emily W.Easton,.Examining social adjustment to college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Factors influencing successful transitions and persistence[J].Computers & Education,2013(67):193-207.

[8]Rae Hyuck,Jong Serl.Kinship foster care and school adjustment:evidence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children in out-of-Home care in south korea[J].Child Youth Care Forum,2017(46):335-356.

[9]苏世将,马惠霞.大学生的一般学业情绪现状及其与大学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91-593.

[10]Sun Sook,Miran Bang.Emotional Intelligence,Stress Coping,and Adjustment to College Life in Nursing Studen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16(8):21-32.

[11]鄒小勤.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3.

责任编辑:杨国栋

[作者简介]马岚,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与学习心理。

`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