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档案社会化服务价值取向的研究尚属首次。根据价值取向的一般定义,对档案社会化服务的价值取向进行套用研究。因为档案社会化服务可分解为“档案+社会化+服务”,所以档案社会化服务的价值取向就是指社会主体基于档案价值观念、社会化价值观念、服务价值观念,在高效优质取向的理论支持、维护社会记忆的档案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稳定趋向。
关键词:档案社会化 价值标准 行为取向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108-02
档案社会化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都还很不成熟,急需科学的价值取向引导,促进其合理发展。价值取向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确立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引导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发展,显得极其重要。
一、价值取向概念厘定
我国对于价值哲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而逐渐发展起来。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总体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以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去分析价值问题,重视价值的客观性。价值取向作为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其相关研究也坚持上述原则。作为日常使用的概念,理论界对于价值取向的概念界定并未像对价值评价、价值选择等一样给予充分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显示,人们对于价值取向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综合相关价值取向概念的研究成果,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概念定义。
第一,以“倾向”来定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中对于价值取向的定义为“一定主体价值选择的总趋向和价值追求的一贯性倾向”。这两种定义的共性在于都将价值取向归结为主体在价值选择过程中表现出的倾向。笔者认为以“倾向”作为价值取向的属概念是不够严谨的,倾向表现得更多的是主体做价值选择时的主观色彩,而实际上价值取向是基于一定价值观念的理性行为取向,以倾向作为哲学概念显得不够科学与恰当。
第二,以价值标准来定义。《社会科学新辞典》对于“价值取向”的解释为“某一个人所信奉的,而且对其行为有影响的价值标准”。该定义认为价值取向是针对个人而言的,而非群体行为,不免有失偏颇。此外,标准一般指用以判断的规则或准则,价值取向并不是判定准则,而是建立在此价值判断标准之上对外表现出的行为取向。
第三,以行为取向来定义。如刘永福在《价值哲学的新视野》中将价值取向表述为根据价值判断或根据经验、习惯来决定做什么好或怎么做好。《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中将价值取向解释为“人们在价值选择上的趋向”。这一类型定义的共同点在于将价值取向理解为主体基于一定价值观念而表现在行为上的取向,根据文献调研结果,多数学者赞同这一表述方式。
二、档案社会化服务的价值取向
档案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在档案社会化服务专业领域内所持的信念、信仰。具体来说,就是档案社会化服务既要符合档案基本价值取向,又要结合其自身特色,探索其专业发展的新取向。
(一)高效优质取向的理论支持
高效优质的专业取向不仅得到实际的证明,在理论上也有相应的依据支持,表现如下:
1.市场竞争的要求
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还是社会主义市场,都存在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中不同利益主體之间争夺有利条件,形成竞争。竞争促使商品市场实现优胜劣汰,在服务业中亦如此。只有注重效率提升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存活,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和发展条件。竞争另一方面也能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因此采用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效率,成为企业发展的明智选择。
2.价值增值的要求
档案社会化服务作为适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新兴产物,必须走高效益的生产方式,才能获得市场认可。社会化服务在其他领域,如后勤管理、农业生产、审计服务中已有较好的发展,并且体现出了高效益的优势。服务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除直接满足用户需求的价值外,还具有增值性,这是现代服务业所具有的重要特征。这种增值主要通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来实现。一方面,档案社会化服务表现为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职能的外包,从而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规模化效应,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档案社会化服务指利用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使客户花费同样成本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为客户带来价值增值。价值增值是新兴服务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客户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它必然要求高效优质的专业取向。
(二)维护社会记忆的档案服务
可以说,没有档案,历史将成为一种空白,民族的记忆就会中断,也就没有完整的社会活动。离开社会记忆,人类将无法把握社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无法真正理解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档案社会化服务不仅在维护个体档案完整与安全方面体现了其规模效益,也在宏观层面上对社会证据的保管、人类记忆的维护起到了积极效果。因为档案是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社会记忆的重要资源。
1.以证据为基点的档案管理
档案是社会历史的真凭实据,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档案的形成过程和内容都决定了档案记录的是客观的历史情况,是令人信服的社会证据。因此,档案社会化服务在面向社会各界提供文件档案管理服务的同时,也要为各个领域内的生产、生活留下活动证据,提供以证据为基点的档案管理服务。从当前档案社会化服务开展的实践来看,其客户涉及经济、政治、医疗、金融、法律、能源等众多行业,借助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安全保管各类生产、经营的证据,以便有需要时查考,起到佐证作用。在服务过程中,档案社会化服务机构要特别注重以保管证据为基点,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产品。
2.鉴定和选择社会记忆
社会记忆是以人为实践主体,对历史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保存、占有和延续的机制。档案作为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储存社会记忆最直接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维持和延续社会记忆的功能。而以档案为工作对象的档案社会化服务机构必然承担着鉴定和选择社会记忆的责任。面对现代社会大量庞杂的各类信息,提取最重要、最核心的记忆加以保存,成为档案社会化服务机构的重要职责,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对档案的价值鉴定和保存。例如近年来,各种社交媒体逐渐兴起,如微博等,人们利用这些平台撰写、分享、评价、互动并相互沟通。随着使用群体的扩大,各种类型的信息产生,面对这些看似无序的信息,如何加以组织和提取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内容,并以档案形式保存下来,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和难点。档案社会化服务机构应在各类信息的鉴定与选择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综合考量影响档案价值的各方面因素,为人类记忆的维护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维护和延续社会记忆,为人类认识社会提供依据
社会记忆对于人类认识的形成和积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等都存在着社会记忆,社会记忆塑造并影响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档案社会化服务通过对文件、档案及其他形式信息的管理和保存,对社会记忆的维护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历史依据,这是档案社会化服务在社会层面上的最高价值取向。
档案社会化服务价值取向是探讨档案社会化服务的社会化特征,即档案社会化服务与一般档案服务的区别与联系。首先,档案社会化服务是基于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档案服务,其运作的基点是整个社会;其次,档案社会化服务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在面向社会个体及组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规模效益;最后,从宏观层面来说,档案社会化服务是维护社会记忆不可缺少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张春秋.谈谈档案价值及其实现规律[J].兰台世界,2014(S3).
[2]崔红.谈谈档案价值的形成及其实现规律[J].兰台世界,2014(S2).
[3]王开宇.档案价值外延的划分基础与表现[J].黑龙江史志,2014(3).
责任编辑:张正吉
[作者简介]孙喆,齐齐哈尔大学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档案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