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回 应
屋前不栽桑(丧),找哭丧棒,去右边的白虎山
房后不种竹(哭),编箩筐用竹子,去左边的青龙山
伐竹,给母亲做拐杖,得上好竹膜
贴在父亲生前,放在心经旁的竹笛上
呜咽声起,回音绕梁,如父死后
悄悄长在屋后的那株青竹,夜风中的缥缈之音
村庄的客
清晨喜鹊叫,村庄有客到
收废铁的是,补锅的是
阉猪匠是,来时敲铛铛三下,去时敲四下
按父亲的话说,他是个懂来三去四的人,要尊重
磨坊里的老鼠,灶洞中的蚂蚁,梁上的麻雀……
还有清风也是,它的嘴巴一启
神龛上烛火,就各自熄了
夜晚落下的灰尘,也都飞走了
在可渡关
落日虚掩关门,不是矫情,是指引
推门过去是新生的民居,一磚一瓦一石
像读史留下的标注,在这里落地生根
油菜花在绿肥地里,出尽春天的底牌
古驿道上迎面走来的那个青衣人
步步生烟,像个取经的归人
一株野竹桃在桃花溪斜出手臂
素手在风中抚琴:有无知音,都是高山流水
夜宿山寺
黄昏时的路,不宜走到黑
山寺清静,烛火下抄经的僧人,心无旁骛
用完佛前的斋饭,我试图说清来处
以及在尘世中,怎样捂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
他淡然一笑,双手合掌的平静与祥和
那么真实,世界本如此安宁
如同肯定今夜,我接受了
这山,这寺,这僧的安排
用一夜面目打坐,打扫净心中的尘土
听夜风拂动林梢,涛若佛号,声声漫漶
三岔路口记
三岔路口有指路碑:西走倘塘三十公里
坐坤向艮的坟地,父亲长眠在尘土中,轻如草芥
东走启龙二十公里:母亲在老家的老寒腿,夜夜惊动犬吠
南走宣威七十公里:我的儿子和女儿
熟睡在妻子怀里,像几粒相互依靠的尘埃
她静静等着和忍着,低垂的眼眸告诉我
更多关于黑的意义
滇池夜
二月夜,雨微寒,草岸虫鸣浅淡
三更过,海水深静,续写古滇国篇章
海埂岸,几只木船轻漾,淡而孤绝
远方海口几点鱼鳞似的灯火,呼应天上星斗
耳畔有隐隐的声音传来
原来是风,拂动西山寺庙上的风铃
它的铺展和消隐,留不住风
后来,传来的是更清晰的钟声
让这钟声响起的,已不是先前的那阵风
安山村
和乌蒙山上,太多村庄一样
村前良田几亩,几棵古树下有庙宇
村后半山坡地,几座坟头上压着黄纸
良田有收不完的庄稼
坡地有锄不完的野草
有时是村后打雷村前雨
有时候是村前放爆竹庆生,村后吹唢呐埋人
更多时候是星空下,各安其位的众神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