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学军
小品是一种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艺术表演形式,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小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其创作充满生活性、艺术性、趣味性等特色。在精神生活高度丰富的今天,娱乐方式让人眼花缭乱,创作构思一个让观众们觉得新颖好看、回味无穷的小品是越来越有难度的一件事了。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品创作应当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要保持小品创作的个性不变。
有人说,“这是一个剧本荒的年代,一个创作源泉枯竭的时代,……所有的题材都有人用过了。”现在是有史以来,对编剧要求最高、最严格的时代。
其一,当今时代正处在新旧观念混沌、意识胶着的状态。美与丑、善与恶这些本来一目了然的概念如今有了多重含义。价值观、人生观的是非曲直向来是艺术的灵魂(过去观众所有的道德标准都跟戏里学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真正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什么东西值得人们去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什么样的追求是愚蠢的?正义和真理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在过去的近一百多年间,大家已经达成共识。而现在,编剧如何向观众表达?现在,整个社会集体智商都在提升,每个人的思想变得特别活跃。一条新闻、一个事件、一项政策,瞬间能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地摆在世人面前,人们在迅猛地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快速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样一个问题,认知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各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有一位作者创作一个小品,叫《张大姐和李大姐》,写了两个女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张大姐住豪宅,儿子却不在身边,她成为空巢老人;李大姐住房小可有儿子陪伴。二人聊天时,李大姐无意中炫耀要跟儿子去旅游,张大姐明知故问李大姐的儿子在哪上班,逼李大姐不得不撒谎,说在保密部门,其实她儿子是超市送货员。正好李大姐儿子上门给张大姐送货,进门就说:“妈,你怎么在这儿?”到此,人物陷入困境。李大姐责怪张大姐,明知道电梯停运,还让我儿子爬22楼。张大姐欲支付高额小费,被李大姐儿子拒绝。作品到这里,观众通过故事明白了一切。有共鸣,有情趣,就此落幕,恰到好处。可作者继续写道:
李大姐:你有几个臭钱就了不起了吗?你吃过儿子亲手做的饭吗?有人在身边嘘寒问暖吗?你想说话有人听吗?房子大有啥了不起,还不是一个人,孤单寂寞……
这样,看似“冲突升级”,实质伤害了人物。接着,作者又写道:
张大姐:(打电话)儿子,过去我总觉得和大伙儿说儿子你在国外有面子,觉着你在国外能挣大钱。现在我想通了,只要我们母子能在一起,只要你在我身边欢欢喜喜就好……
这两位大姐的观点也许大部分观众都不会认可,这就成了“画蛇添足”。
观众在看小品时,会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态度跟剧中人物产生关联,他们会用自己的视角和知识作出判断。作者不做结论,小品的想象空间更大,言有尽而意无穷,能让观众得到的更多,正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
可当作者把这些观点表达出来的时候,就把观众限制在一个空間里了。在2019年中国曲协举办的首届全国原创优秀曲艺小品优秀节目展演中,有很多小品前面都很好,到结尾时,总让人物“总结”和“归纳”一些“道理”,给观众直白传达什么好、什么不好,其实这样只会剥夺观众欣赏小品的乐趣,而且还会出现“故事”与“道理”脱节的情况。所以,小品创作不仅在主题层面,在所有角色的塑造上也应该让观众自己去感受。
其二,日常生活中,一个笑话、一段幽默、一句智语,人们就能享受到笑的精彩瞬间。而当他们看到舞台上小品不尽人意时,就会认为生活本来这么精彩,你们编剧太没有生活体验了。
小品要生存,要发展,要与其他艺术形式抗衡。就要改变我们的创作观念。波斯语有句俗话:“从心出发的一句话才能抵达对方的内心。”我们应该放下负累,走进自己的内心,经历一次心灵之旅,用感觉去创作,把自己体验到的喜怒哀乐,用最简单、最真诚、最真实的态度让观众再体验一次。不把观众当成抱在膝上的小孩,不把剧场当垃圾桶。创作目的越单纯,小品的艺术水平越高。
过去有很多编剧,在创作时首先考虑的是“这样写对不对?”而不是“这样写好不好?”(价值观、好人坏人、领导意图等)导致顾虑重重。把过多的功夫用在故事逻辑上,为让情节合理,交代很多观众不需要的信息。但观众看的是“好看”,不是看合理和逻辑。事实证明,小品一旦完全合理,就不好看了。如果小品好看了,观众被逗乐了,文以载道才会有效。只有好看,观众才能看下去,才能把作品更深层次的人物命运、艺术高度和立意表达出来。沿着“概念”和“主题”的思路创作,作品注定如风干的花。
提倡创作之前,作者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
(1)这故事是不是有趣?
小品的容量较小,篇幅较短,故事情节也相对简单,只是生活中的某一个片段,在短时间内抓住观众的兴趣很重要,当下手机段子、网上笑话都非常精彩,没有好玩的有趣故事,观众不会到剧场来看小品。实践证明,观众是否开怀大笑,是衡量小品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这故事是不是有情?
为什么几千年前的作品现代人还在看?答案是:情感共鸣。经典作品的主题都建立在永存的感情基础之上,如友情、爱情、亲情等。2019年第十八届中国群星奖三个获奖小品都是关于亲情的,小品《生日聚会》、小品《父与子》写父子情,音乐剧《看见自己》写母女情。在情感的层次上,所有的人都享有相同的感受。小品要确保观众有一次情感感受,越强烈越好。
“喜剧加煽情”历来是获奖小品的“金科玉律”。小品最高、最理想的境界是“笑与泪”俱佳,用一种“启发式”的形象思维激活人的感官,使人们从笑和泪中得到感悟。
(3)这故事是不是有意?
虽说小品篇幅小,承载的内容有限,但主题思想以及承载的内涵容量却不一定小。创作小品最为重要的就是:小中见大、以点带面,小品的奥秘不在于你表现了什么,而是在于你隐藏了什么。藏起来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灵魂。这是精品与平庸之作的分水岭。老百姓说,小品不能“没事找事,然后把事情搞大,最后啥事也没有”。
小品作为一种大众认可度、参与度较高的艺术形式,创作量大,每年新的小品作品层出不穷。“生活是创作源泉”“一切从生活中来”这不能变。军旅剧作家王宏说:“生活和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创作者要从生活中发现小品,要在小品里让人们看到生活。缺乏生活气息的作品,即使艺术技巧高超,也难掩盖苍白无力,只会让观众生厌。这也是当前小品日益边缘化、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观众看小品,只是要一个能一下子能抓住他、然后吸引他看到最后的故事。当今时代,一首歌、一个舞蹈、一个几十秒的电视广告都在讲故事,小品更要讲好一个故事。当然有打动人心的故事,而没有刻画出细腻、逼真的“灵魂”角色人物,最终整个小品也会失去光彩。小品故事好,人物就好;人物好,就一定能调动观众的情感。回顾历年来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出过的小品就可以发现,那些口碑好、让人记忆深刻的经典作品都讲好了一个故事,并塑造了一个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早期的《吃面条》中的陈佩斯、《打工奇遇》中赵丽蓉扮演的打工老太太、“白云”“黑土”老两口、《卖拐》系列中的范大厨师等。这些故事并没有因为是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这样的大舞台呈现而显得高大上,反而是十分接地气儿,似乎就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而通过演员们活灵活现的表演塑造出来的人物角色似乎就是我們认识和打交道的某些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所以,创作者应时时刻刻观察生活,关注在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观察接触过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只要足够用心,总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和人物,将火热生活、世相百态、人情冷暖等进行挖掘、提炼、加工,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鲜活持久的生命力。
小品创作,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麦克唐纳公司有段格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持之以恒。才华不能代替,常见的是失败的人才;天才不能代替,众所周知,天才通常壮志未酬;教育不能代替,这世界充满了受过教育的废物。只有持之以恒和坚定不移,才可以无所不能。当前小品正历经“寒冬”,我们创作者更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总之,小品很受观众喜爱,既能洗涤灵魂、又能调节情绪,是非常好的寓教于乐的艺术体裁。小品反映社会现象的深度、广度及表演形式亦愈趋多样化,故而这种艺术形式一直是大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风景线”。小品无论内容、结构,还是表演形式都具有与现代社会同步的迅速、简洁、浓缩、审美的特性,新时代,小品创作者要转变创作观念与思路,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好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除夕年夜饭送上一道道味美色佳的小品“佳肴”,为大众生活奉上更精美的文化大餐!
(作者:中国戏剧家协会(张家港)全国小戏小品基地办公室副主任)(责任编辑/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