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春红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抑郁症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提高,提示与生活节奏的改变有关。抑郁症的治愈率较高,但过程相对复杂,除了及时有效的药物控制外,心理护理也是必要的[1]。本研究就针对心理认知护理这一方式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将具体的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次取笔者所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5~50岁,平均45.6岁,患病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3年;观察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7~51岁,平均46.8岁,患病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4年,两组一般资料上具有一定差异,但对研究结果无影响,满足P>0.05,具有可比性和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药物治疗方面,两组均给予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认知护理干预,以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进行8个周期的治疗,对比治疗后的抑郁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和心理恢复情况。其中,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音乐,良好的环境等,来帮助患者睡眠,缓解抑郁心理。并给予适当的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则行专业的心理护理过程。包括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与患者进行沟通,这对性的进行抑郁心理护理,通过合理的方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患者压力。对严重期抑郁症患者,说话要注意技巧,必要触及到患者的病原,要适当的引导,在方法上,要选择适当的音乐治疗,运动锻炼治疗等。并在医院内建立好的环境,防止患者由于情绪不稳定而加重病情[2]。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抑郁改善情况,分别以SGL-90进行抑郁症状评分计量,并通过SF-3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均为5分,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程度越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完成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并进行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计数资料主要以%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均数或者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抑郁症改善评分比较,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10.4±2.3)分,躯体活动能力(41.8±2.6)分,心理状态(51.2±2.7)分;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17.2±2.9)分,躯体活动能力(61.3±1.1)分,心理状态(77.2±3.5)分;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抑郁症改善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抑郁症改善评分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对照组调查非常满意20例,满意12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80%;观察组非常满意23例,满意16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7.5%,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沟通障碍的心理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提高的趋势。但对于抑郁症的发病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有关,以生存环境和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交际能力等有一定的关系,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理压抑,情绪低落,不愿与人接触。多数患者会影响思维而出现思维缓慢,反应慢,不爱运动等症。抑郁症的自杀率较高,促得到高度的重视。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首先药物控制是不可少的,但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结合必要的心理护理内容,诊断后应立即制订合理的整体治疗方案,以便于更好的控制或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4-5]。
心理护理也有助于患者与人接触,更快的实现与人沟通,返回到社会中,才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心理认知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法,相关人员均是经过专业的培训,且具有多年的经验的,通过与患者的积极沟通,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并且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认知护理干预侧重几个方面:第一是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抑郁症的特殊性,制定有效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注意语言表达方式;第二是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注意沟通的有效性,如患者已出现厌烦和抵触心理,需及时停止交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患者能够主动倾诉,是最佳的治疗方式。第三,运动、音乐治疗是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地训练。了解患者的喜好,在运动和运动中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结合心理治疗过程,从而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认知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全面的心理护理方法,在目前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抑郁症治疗中应用,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抑郁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