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皮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2020-04-27 07:43:34李庆科王兴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9期
关键词:生长因子内皮内皮细胞

李庆科,樊 平,王兴昌,王 彬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恶性肿瘤中的微血管不但能够为癌瘤生长提供养分以及运出代谢物,另外其也能够为癌细胞进入到人体循环系统提供通路。癌瘤中的微血管生长会受到诸多生长因子实现调节。相关研究证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属于人体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特异性的有丝分裂原。其属于推进癌瘤血管生长的重要性调节因子,同时也为癌瘤转移生长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癌瘤组织内呈现出过表达趋势,其和癌瘤组织内血管形成息息相关[1]。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探究血管内皮因子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和临床意义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且具备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共计70例受试者存在癌旁组织。女性患者32例、男性患者50例。年龄均值为67.32±1.65岁。从分化情况来看:低分化17例、中分化40例、高分化28例。淋巴结转移者共计38例。

所有受试者通过手术所切除的样本均使用浓度为10%的甲醛溶液完成固定,后进行常规化石蜡包埋切片。实施苏木素-伊红染色,经确定,其为结直肠癌。

1.2 方法

本实验所利用试剂为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所生产的VEGF鼠抗人单克隆抗体、二抗应用通用式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试剂完成实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完成,试剂盒生产厂家为北京健平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依照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完成实验。

1.3 观察指标

第1、分析VEGF与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详情。

第2、分析结直肠癌Dukes分期和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

1.4 效果判定

本实验依照国内文献所列出的标准,完成VEGF判定工作,具体为:

细胞质内含有色泽为棕褐的颗粒血管内皮细胞或肿瘤细胞视为阳性细胞。

(1)于高倍视野环境观察下,依照染色细胞占据该视野细胞总数多寡实现分级,具体为:

0级:0。

1级:25%以下。

2级:26%-50%之间。

3级:50%以上。

(2)依照着色细胞染色强弱情况,实现分级,具体为:

0级:阴性。

1级:淡黄色、弱染色;

2级:棕黄色、中等染色;

3级:棕褐色、强染色。

依照步骤1以及步骤2相加视为最终判定结果,具体分级标准为:

阴性(-):0-2级;

弱阳性(+):3-4级;

强阳性(++)5-6级。为了做好统计工作,本实验将强阳性和弱阳性视为阳性。

1.5 统计学原理

本实验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的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分析,若P<0.05,证实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VEGF与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详情

研究结果表明:VEGF阳性染色一般在癌细胞的胞膜以及细胞浆之中。其染色情况具体为:棕黄色以及棕褐色阳性者共计54例,占总数的65.9%。

2.2 结直肠癌Dukes分期以及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

V E G F 表达和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情况详见表1。

表1 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和VEGF表达详情[n,%]

Dukes分期为A期VEGF阳性为16.67%,B期VEGF阳性为68.75%,C期VEGF阳性为75.00%,D期为85.71%。

Dukes分期越高,VEGF阳性表达率越高,并且相较于DukesD期、C期以及B期而言,A期VEGF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DukesD期、C期以及B期VEGF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别,P>0.05。

3 讨 论

VEGF既可以从某些正常细胞内产生,也可从癌细胞内生成。其主要经过旁分泌的方法,特异性的重在表达VEGF血管内皮细胞之中。其能够和细胞膜中的受体全面结合,有效介导细胞中酪氨酸激酶磷酸化,进而体现出系列性生理功能。VEGF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内皮细胞分裂,其和癌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存在极大关系。血管的生成会受到诸多生长因子调节。在此其中VEGF为最重要的促癌瘤新生血管生成因子。而譬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等,均是经过调节VEGF分泌进而实现介导血管生成。在结直肠癌组织之中,VEGF表达和癌瘤血管生成的关联性已被诸多文献所证实[2]。

在癌瘤组织内的VEGF阳性表达细胞一般于癌瘤浸润前缘之中,其蛋白表达位置和血管正常位置相同。另外该因子表达和结直肠癌组织血管密度呈正比。VEGF为癌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主要调控因素。VEGF可以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之中,加速有丝分裂,进而为癌瘤细胞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VEGF能够经过加大血管内皮通透性的方法,进而令其生成一些重要因子外渗,其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转移与整个癌细胞转移提供路径。可见,VEGF表达和癌瘤转移密切相关[3-4]。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82例病患之中,VEGF阳性率为65.9%。虽然说其和结直肠癌各个病理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受试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其阳性表达率也随之增加。VEGF可推进微血管生成度,且值得说明的是,新生血管通透度往往较高。当肿瘤细胞入侵到血管内部以后,能够经过淋巴静脉进入到人体的淋巴系统,进而引发淋巴结转移现象发生[5]。

基于此,笔者认为:VEGF能够增加血管具体生成数量,进而加大了患者癌转移的风险度。

本组实验研究表明:结直肠癌Dukes分期和VEGF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极大关联性。其分期越晚,患者的VEGF阳性表达率越高。这在根本上证实:VEGF指标有助于判定患者临床预后临床方面,应当针对于VEGF高表达患者开展强化性术后辅助治疗,利用这种方法全面促进患者的疾病转归。

猜你喜欢
生长因子内皮内皮细胞
浅议角膜内皮细胞检查
雌激素治疗保护去卵巢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机制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鼠神经生长因子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对断掌再植术的影响
痰瘀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关系研究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