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变化

2020-04-27 07:43:00王春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9期
关键词:大动脉大脑血流

王春波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腔隙性脑梗死近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责任血管较小,多为穿支血管[1]。因病灶相对局限,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较轻微的临床症状而被忽视,但其复发率较高,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可导致大血管出现阻塞而发生脑梗死[2]。因此,本病需早期诊断及评估[3]。CT、MRI检查被广泛应用于本病的诊断,其可明确梗死的部位,但对脑血管血流情况无法进行评定。TCD作为脑血管病检查常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可高效发现脑血管血流异常,获得其他检查难以得到的血流动力学数据[4],可有效协助腔隙性脑梗死的诊疗,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疗中心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正常体检人员120例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TCD检查,检查颅内主要大动脉血管,包括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探测各大血管血流速及搏动指数,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清晨静息状态下接受CTD检查,依据患者探测血管的不同,嘱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应用频率为4 MHz的TCD探头,于颞窗及枕窗分别探测双侧大血管。如患者出现颞窗穿透效果不佳时,可将患者从研究人员中剔除。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各颅内血管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搏动指数(PI)。

1.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束,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人员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峰值(Vs)比较

两组人员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峰值(Vs)比较,观察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峰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峰值(Vs)比较

2.2 两组人员颅内大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

两组人员颅内大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观察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人员颅内大动脉搏动指数(PI)比较

3 讨 论

腔隙性脑梗死是由于大脑深部穿通动脉出现病变及闭塞后,引起的脑部局部组织缺血性小梗死,局部脑组织病后出现缺血、坏死、液化等一系列变化,继而出现大小不等的脑软化灶,后经巨噬细胞吞噬,留下不规则的腔隙发为本病[5]。

由于本病发生病变的责任血管相对较小,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尚不能敏感及完善。腔隙性脑梗死占全部脑梗死比例的相当大,有研究数据表明,反复发作的腔隙性脑梗死多与颅内各小动脉病变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相关联[6]。TCD可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探测颅内各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以此为检查手段,通过无创手段、价格相对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大动脉大脑血流
老区乡村路 小康大动脉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六——中俄原油大动脉的曲折轮回
能源(2018年8期)2018-09-21 07:57:38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大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50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