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龙
《趣玩树桩》是一段回望式的课程纪实。这段课程,不是严丝合缝式的预设,而是美丽的“遇见”和“挥洒”。它充满生机,瞬间让幼儿的经验品质升级。这种邂逅式的教学机会,是“有准备”的教师收获的礼物。《趣玩树桩》折射出教师在以下八个方面的“准备”。
“追随儿童”的课程理念入脑入髓。《趣玩树桩》缘于孩子惊呼:“快看,那儿有一棵大树倒下了!”这是幼儿的惊呼,不是教师的惊呼;是幼儿的兴趣,不是教师的兴趣。
对儿童作为未来公民的承认。承认儿童是社会的一员,就会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儿童,而不是把儿童看作只会游戏不会生活、分不清现实与想象、可以远离生活的存在。没有这种承认,就不可能有如此跌宕起伏的情节。《趣玩树桩》的情节是真实生活的流淌,而不是游戏式的构想。再高级的想象游戏,也无法代替真实生活的砥砺。
对“学习品质”概念的透彻理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学习品质。” 教师和幼儿围绕着大树桩,花了那么多时间,值得吗?我的孩子是要成为精英的,《趣玩树桩》既不是上课,又不是游戏,这是课程吗?……也许有些家长会产生类似的困惑,但越是要成为精英,越是要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奠定卓越的学习品质。值得这些家长高兴的是:幼儿的学习品质在《趣玩树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纷纷跑过去,摸一摸、敲一敲大树桩,猜测这是不是被‘光头强砍倒的。”这样的经验对幼儿的学习举足轻重。
对儿童同伴学习的重视。《趣玩树桩》中不乏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的精彩片段。例如“有比较擅长数数的幼儿主动提出协助其他幼儿检查点数结果”。千万不要小看同伴学习的强大影响——老师只有一位,同伴却有若干,而且在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只有同伴没有老师。终身学习、生活、成功不可或缺的讨论协商能力,只有在同伴学习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因此,给幼儿提供同伴学习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对教师权力的否定。《趣玩树桩》的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所有的决定都是幼儿做出的,教师彻底交出手中的权力,任由幼儿自己判断、选择、决策。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孩子,这么大的树桩,教师放手让幼儿去做,行吗?行!在《趣玩树桩》中,师幼共同讨论搬运树桩的方案,最终幼儿投票决定搬运的方案。
对社区的拥抱。《趣玩树桩》完全没有受教室的羁绊,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个体构成了以社区为大背景的学习共同体的群像。除了老师和幼儿,还包括爸爸妈妈、工人爷爷、解放军叔叔、园长妈妈、大班的哥哥姐姐、保安叔叔、住在院子里的奶奶等。
对“每一名”儿童的关注。《趣玩树桩》是属于每一名幼儿的欢乐时光,每一名幼儿都是主角;活动中没有配角,没有边缘人,没有群众演员。看啦,“从幼儿的记录单里可以发现,他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像地图一样的树皮、树根、蜘蛛网、树叶、大树上的裂縫、泥巴里白色的点点……都是他们探索的对象,每个孩子都能发现他们认为有意思的东西。”
对教师角色的精准把握。教师不是表演者、灌输者、指挥者,教师是共建者、支持者、沟通者。教师和幼儿一样参加学习共同体的共建,在幼儿需要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并像幼儿一样参加沟通。《趣玩树桩》中几乎每一个操作流程都是师幼共同构建的,而不是教师单方面预设、决断或代劳的。但是,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仍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发挥关键共建者的作用,例如,在幼儿发现树桩后,老师提议:“如果,我们把大树桩运到幼儿园,会不会很棒?”
由于教师在上述八个方面的“有准备”,《趣玩树桩》自然而然地、有效地实施了《指南》提出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教育任务。《趣玩树桩》是瑞吉欧方案教学中国化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