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江宁
孔夫子说,三十而立。2020年,第一批90后迎来了而立之年,即便是最年轻的90后,也21岁了。
记得在年前,“第一批90后马上就要30岁了”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6.4亿的阅读量和15万的评论数足以说明90后对年龄话题的敏感程度,正如网友月清说在话题下的留言:“全社会都在提醒,我们要步入30岁了。”这条留言引发广泛共鸣,获得5500余个点赞。
“感觉过了25岁以后,时间滴嗒滴嗒地溜走,才终于读懂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很久没完整地读完一本书了,记忆力好像已经开始衰退,体力开始不支,发量越来越少。” “在大城市还是小地方之间犹豫,在要工作还是要生活上踟蹰,在租房还是买房问题上倍感压力。”……
从这些留言中,我们能够看到90后对即将到来的30岁感到的焦虑和恐惧。但这并不是年龄本身带来的,而是年龄背后被人们赋予的“质”的东西,即其背后的社会要求。
2019年年底,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对90后无疑是一次大考。平时,他们可能是发弹幕、追网剧的“饭圈女孩”,可能是旁人眼中稚嫩的“二次元”爱好者。父辈们眼里“没吃过苦”“有个性”的他们,在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中能不能担起重任?
现在,他们用实际行动消除了这一疑问。在4.2万余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余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后甚至00后。面对召唤,他们火线请命;身披白衣“战袍”,他们是“最美逆行者”。有人为了穿脱防护服方便,剃光了满头的秀发;有人为抗击疫情推迟婚期,与男友隔着玻璃接吻;有人立下誓言:“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克病毒”。昔日祖国的花朵,如今已经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原本只是平凡不过的普通人,现在却已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中央电视台2020年的元宵晚会,是一场没有现场观众的元宵晚会。在这场特殊的元宵晚会上,最催泪的一句台词莫过于:“‘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这次换90后保护你们。”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除了医护人员外,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和各条战线的基层工作者中,也有很多是90后。
战“疫”见真章,这批90后,能担事!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他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当疫情来临,他们二话不说,一身铁骨,一颗爱心,撑起生的希望。
当疫情过去,也许他们又会融进人海,嘻嘻哈哈地喝一杯奶茶。
但是当祖国需要、人民需要的时候,他们一直都在。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挑战和担当,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走上关键岗位,他們逐步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主力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的,在接下来的疫情防控战场上,在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他们会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