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
站在蓬莱阁田横栈道的尽头,举目北望,一条黄蓝相间的“S”形弧线,左为渤海,右为黄海。两海的浪潮在此汇聚,水势澎湃,当风流相背的東风风流相对时,两边浪头攒动,形成“S”形的风痕浪迹,分外壮观。此即黄渤海分界线,因潮汐、波浪和色彩之差异而泾渭分明,可谓世界奇观。
“一脚踏两海”
黄渤海分界线,大致是辽东半岛的老铁山与山东半岛的田横山之间的连线。长山列岛,就如遗落的珍珠,点缀在这条线上。从田横山蓬莱岬望去,黄渤海分界线并不明显;但从长岛林海公园黄渤海分界碑处观看,黄海和渤海潮头对立,一道“S”形的交汇线清晰可见,形似“太极图”,这就是长山尾,传说全真教丘处机曾到此采气。
田横山上矗立着一座石雕,名叫“神龙分海”,听起来颇有些神话色彩,实际上它是重要的地理标志。“神龙
分海”石雕即黄渤海分界坐标,二龙分别象征渤海和黄海,共衔一枚明珠,象征黄渤海的分界点。龙珠下镌刻着黄渤海交汇地图,以及蓬莱田横山至旅顺老铁山之间的分界线示意图。
经有关部门精确测量,蓬莱岬是黄渤海分界线的南端起点,由此向北偏东20°为黄渤海汇合处。居于此处的黄渤海分界坐标设计新颖精巧,独具匠心。二龙戏珠,寓意吉祥如意,呈现了华夏图腾艺术的美感。从二龙中间的空隙远眺大海,只见苍苍茫茫,壮丽无比。黄渤海两色海水泾渭分明,颇为壮观。
为何在海水的颜色上会产生“泾渭分明”的现象呢?这是因为黄、渤两海的浪潮,由于海底地沟运动和两海各自不同的水色(黄海海水较蓝,渤海海水较黄)作用,形成一条“泾渭分明”的水流,即黄渤海分界线。这也是很多游客们特别期待看到的景观。尤其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海面上风平浪静之时,这种奇观尤为明显,堪称“世界一绝”,常常给人以“一脚踏两海”的深切感受。
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老铁山,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系千山山脉的余脉,“老铁山头入海深,黄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云涌,南来薄雾应风生”,此即为黄海和渤海自然分界的壮观景象,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龙兵过”的故事
大连作家邓刚曾在他的小说《龙兵过》中形象而生动地描写过这条两海分界的水线。
据说,当年玉皇大帝分封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龙王海疆领域时,东海、南海两位龙王一直相安无事,而且互嫁龙女,成为儿女亲家。唯有渤海龙王和黄海龙王,两人都是气量狭小、斤斤计较的势利眼。双方巡海夜叉、虾兵蟹将经常为海界之争大打出手,纠纷不断,因此事常常闹到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让他们俩搅得大伤脑筋,无奈只好派太白金星到黄渤两海上空去巡视。
太白金星来到老铁山前洋,见此处地势险峻,而水色略有不同,又见巡海的两海夜叉在此地带气势汹汹地争斗,遂向玉皇大帝禀报了实情。玉皇大帝立刻召见黄渤两海龙王,问他们可否同意在老铁山前洋划分永久界限。俩龙王起初相互无言,转念又想,长此争吵下去,也不是个事,由玉皇大帝出面钦定,也算是讨了个说法,何不顺水推舟,就此罢休得了。于是跪拜谢道“但凭玉皇恩准”。
玉皇大帝当即命令太白金星手持令箭一支投向老铁山前洋,只见轰隆一声巨响,溅起万丈波涛,海底突然生出一道深深的沟堑,而与此同时,渤海变得略黄,黄海反倒湛蓝起来。见此情状,渤海龙王略有不快,太白金星又道,渤海龙王休要少见多怪,你领海的颜色变黄是因为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沃土养料充足,对海里的龙子龙孙与鱼虾繁衍大有益处。渤海龙王一听也高兴起来。
从此,这一带就成为黄渤海的自然分界线,而渤海的海鲜水产也由于海洋中营养成分、浮游生物丰富,所以鲜美无比。传说,毕竟是传说而已,但黄渤海自然分界线景观的形成,却为黄渤海交汇之地增添了些许文学色彩。
“蓬长明眸”掌灯人
在蓬莱,关于黄渤海自然分界线不仅有很多令人津津乐道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让当地海岛居民深受感动的“掌灯人”。人们常说,每一座灯塔都是世界的尽头。在长岛,灯塔是回家的方向,每一座灯塔都道出守望的情怀。
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处于黄渤海的分界线上,8000平方公里的海域,每天有500艘以上的船只进出,2006年之前受暗礁、养殖等因素影响,船舶不能夜间航行。在长期不利的条件下,一批又一批的航标人接力奋战,建设蓬莱长岛水域航标综合配布工程,点亮了蓬长航线上的“明眸”,结束了长岛县祖祖辈辈不能夜航的历史,改善了海岛居民出行环境。蓬莱长岛水域航标综合配布工程也被长岛县政府称为“妈祖工程”。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烟台航标处长岛航标管理站站长范强全也接过光荣的接力棒,坚守海岛38年,担当起了新时期的“蓬长明眸”,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海上掌灯人”。他点亮了远航人扬帆寻梦的路程,保障了陆岛运输和海岛居民安全便捷出行。开拓创新、认真执着,成为一代航标人的真实写照。
每逢佳节,长岛县一片繁忙,大大小小的补给船、渔船接连进港靠岸。在千家万户团圆欢聚的时刻,蓬莱长岛灯塔值守人员在海上坚守岗位,与灯塔为伴,用灯光指引条条“平安路”。每当夜晚,渔民们在外打渔回家的时候,看见灯塔亮起来,就多了一份安心,因为灯塔亮的地方,就是家的方向。
编辑/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