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向 帆 廖俊凯 杨子江 教授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昆明 650504)
1930年,美国人Michael Cullen创立了超市,众多国外学者开始对这种新的零售业模式展开研究,至此超级市场这种零售业组织形式逐渐流行起来,超市服务类别与分类特征、超市的空间结构以及超市的区位分布特征都是探讨的热点问题。我国零售业的起步时间较晚,最初学者们依据空间区位理论、商圈理论等,探究零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运用空间分布均衡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他们也从土地价格、交通区位、人口等因素分析零售业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刘颖等(2019)选取国家统计局网站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讨论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零售业发展存在的影响。许素琼(2019)利用北京某公司的销售数据对零售业选择因素及变化进行分析。马雨、王毅等(2017)通过查询国家统计局数据,研究了零售业的空间布局以及区位影响因子。但是,以上研究存在数据获取难度大、同步更新慢、收集时间长等问题,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影响分析的精确性。近几年,大数据快速发展,作为代表的POI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在地图上的一种抽象表达,部分学者已将其应用到了城市的发展研究中。
目前,学者们对宏观、中观层面上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较多,但是宏观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的零售业空间格局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POI数据,基于GIS平台,对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分析,得到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的分布特征,研究昆明市零售业的空间分布总体格局,以及不同类型零售业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云南省昆明市作为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枢纽,是重要的文化交流中心和物资集散中心,研究昆明市零售业的空间结构,可以发掘出零售业在昆明市区分布规律,可为以后政府的商业区位选址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以昆明主城区为研究区域,包括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全域面积为3245.8平方公里。以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的空间格局为研究内容,研究数据来自于2018年开放接口获得的在线地图POI数据,POI数据详细记录了实体的位置,其中包括研究点的名称、类别、联系方式、详细地址、坐标等一系列的信息,其数据全面、真实、可靠。所得POI数据中零售业总数为4370个,对所有的零售业按照规模大小可以分为3类,得出大型商场数量为1983个,生活百货数量为2302个,便利店的个数为85个。具体数据分别见表1所示。
表1 昆明市主城区零售 业POI数量
1.最邻近距离指数。最近邻距离是一种地理索引,该索引表达的是地理空间中点元素的相互接近程度,也是各点元素的空间分布的真实反映,是一种客观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点格局的分析状况。在一定范围内,任意一点与其相邻点的距离叫做最近邻距离,最近邻分析法是比较一定半径范围内定点与最近点的平均距离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分析研究空间距离来进行调查和讨论,通过周期比(NNI)判断点的空间聚集程度。以下是最近邻距离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d(NN)─最邻近的距离;n-超市数量的总和;dij-两点之间的距离(i点与j点);min(dij)─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i点与j点)。
2.核密度分析。核密度估计法源于概率论,属于非参数检验的一种方法,通常被用来估测未知的密度函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为所研究区域类的i处的核密度计算函数;R为衰减阈值距离,本研究距离阈值取2km;n为研究范围类所有的样本个数,即超市的数目;k为空间权重函数;hi-hj为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
对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POI数据进行最近邻距离分析和核密度分析,从零售业的总体分布特征和空间聚集程度两个方向展开讨论。
图1 昆明市零售业空间布局核密度分析
图2 昆明市各类超市空间核密度分析
1.零售业整体分布格局。近年来,昆明市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以五华区为主的核心商业区和政治中心,以官渡区为主的人文交流中心,以西山和盘龙区为主的居住中心,以及以呈贡区为主的新型科教中心。根据核密度分析结果可知(见图1),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有连片发展的趋势,分布重心逐渐向南边的呈贡区转移,并且东北方向长水机场片区形成一个热点区域。零售业的发展离不开商业环境的影响,也离不开人们生活环境以及科教环境的影响,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的分布紧密联系这些因素,在主城区形成了多个聚集中心,并且聚集程度显著,其聚集中心与各区域发展规划高度相关,在整体上呈现出“北密南疏”和“多中心”的分布形式。
2.不同类型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根据核密度分析,得到昆明市主城区不同类型零售业的集聚热点分布图(见图2),其中图(a)为大型百货的核密度空间分布图,由该图可以很清晰看出商场的分布较为稀疏,密集程度也较小。但是仍然具有明显的特征:第一,北部大型商场集聚程度多于南部。第二,多中心聚集较为明显。图(b)为生活百货的核密度空间分布图,可以发现生活百货在西山区、盘龙区和五华区的聚集程度最高,在呈贡区的聚集程度最小。并且昆明市主城区的生活百货的分布特征同样符合多中心的分布特征。图(c)为便利店的核密度分布图,可以发现便利店主要位于西环路,形成了以康宏小区、洪家营为中心的空间聚集。比较(a)(b)(c)三幅图,可以发现彼此之间还是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大型商场虽然聚集稀疏,但是集聚中心正好与生活百货和便利店契合。比较图(b)和图(c)可以发现,便利店和生活百货的聚集分布有着显著差异,呈现交错互补的分布特征,这一现象也是由生活百货和便利店存在服务功能上重叠的影响。
表2 昆明市各类超市数量统计与分布情况
表3 昆明市各类超市的最近邻距离分析结果
表4 主城区零售业分布表
表5 不同研究区域零售业的最近邻距离分析结果
不同类型零售业的空间集聚特征。昆明市零售业种类繁、数量多,但是根据其服务的功能,可以把主城区的零售业大致分为三类,见表2所示。由表2可知,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分布有着鲜明的特色。主城区零售业分布面积为3245.8平方公里,其分布密度为1.347。而在其具体的零售业类别下,可以发现生活百货的数目最多,达到2301个,占所有超市数量的52.7%,其分布密度为0.709。大型商场的数目最少,其分布密度0.026,远远低于便利店和生活百货。
根据最邻近距离分析,得到了三类零售业在昆明市主城区的空间聚集程度(见表3),由表3可以发现昆明市主城区生活百货的NNI值最小,为0.24。这表明生活百货的空间聚集程度最为强烈。大型商场的NNI值为0.46,为三类超市间的最大值,因此可以说明大型商场的空间聚集程度较为稀疏。根据表3中的数据显示,便利店的空间聚集程度也比较强烈,与生活百货基本相同,其NNI值为0.26,略小于生活百货的0.24。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同种类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样呈现“北密南疏”和多中心的分布特点,不同类别的零售业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便利店和生活百货的聚集中心契合大型商场,而便利店和生活百货之间也表现出显著的交错互补的分布特征。
不同区域零售业的空间集聚特征。不同区域零售业的数量、聚集程度、分布特征会存在差异。昆明主城区零售业数量总量为4370,其中五华区面积最小,零售业数量为642个,占总数量的14.68%,其分布密度为1.685(家/平方公里)。官渡区有1859个,零售业数量为五区之最,分布密度也密集,达到2.928(家/平方公里),西山区的零售业分布密度最小,为0.718(家/平方公里),见表4所示。
由最近邻距离分析结果(见表5)可知,盘龙区的NNI值最小,为0.25,这也就是说明五个区域中,盘龙区的零售业空间集聚程度最为显著。西山区的聚集程度仅次于盘龙区,NNI值为0.26,五华区的NNI值最大,其集聚程度比其他区的聚集程度较为分散。官渡区、呈贡区的NNI值分别为:0.32、0.28,呈现为一般聚集与显著聚集。
影响城市零售业空间布局的因素较多,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人口规模、经济环境、交通环境等,这些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零售业赖以生存的必备前提。本文通过对昆明市零售业网点的区位特征进行分析,选取人口规模、经济环境和交通情况这几个因素,可以探究出零售业空间格局对自身以及城市发展的意义,并且为今后城市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内部因素也即是零售业自身的因素,包括零售业的类别、规模、所售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零售业对其自身的选址有着重要影响。
1.外部因素。
人口规模。人口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构成因子,是商业空间形成的必然条件,零售业提供着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空间布局与人口分布存在密切的关系。根据昆明市主城区的人口密度与零售业密度之间的关系(见图3),可以看出人口规模与零售业分布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人口越多的地方,零售业的数量也越多。虽然,官渡区的常住人口密集程度小于五华区,且零售业的密集程度为五区之最,但是并不违背这一规律。这是因为昆明站位于官渡区,并且所辖范围内还有昆明世界博览园、黑龙潭公园等著名景点,这些地方流动人口大,人们需求多,因此对零售业需求量大。五华区不仅有南屏街、正义坊等步行街,周边还有高新苑、昆明中山医院等住宅、公共配套服务点,人口流动性大,零售业主要分布在西环路一带,分布较为均匀且密集;盘龙区零售业聚集热点区域在西南方位,靠近五华区,主要集中在滇池路一带,该区域超市也遵循人口正相关规律;西山区、呈贡区零售业聚集较为分散,但同样集聚在人口更为密集的地方,以西山的金色大道、呈贡的兴呈路一带最为显著。
图3 昆明市人口对零售业分布的影响
图4 昆明市商圈环境
图5 三类超市空间分布散点图
经济环境。良好的经济环境对零售业的选址有重要指导意义,目标市场的开拓与对目标顾客的吸引是零售业选址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商业区、住宅区、文教区等是商圈环境的构成要素,对这些要素进行经济性评估,会促进整个商圈以及运营的协调融合,从而实现经营优势。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分布与商圈环境高度重合(见图4),商圈环境促进零售业的发展,以五华区为例,作为传统的商业区,五华区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商铺众多,休闲娱乐设施齐全,各项服务设施完备。这里分布了顺城、百大新天地等购物中心;临港新村等住宅区;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组成的教育区;还有泰丽国际酒店等星级酒店。在南屏街、金马坊等最为繁华的商业区域,其零售业分布最为密集,数量共计302家,占总数的47%,其中大型商场最为密集,达到70%。距离商业中心越远,零售业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聚集程度明显降低。这说明在零售业的空间密集情况与商业环境密切相关,商业环境越好的区域对零售业的吸引力也越大。这也是因为经济良好的地区人们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一站式多目的购物模式流行,使得零售业对商圈环境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
交通条件。交通环境是影响零售业选址最直接的因素,良好的交通条件可以给零售业提供更多的顾客来源,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投资成本,从而提高营销利润。根据图5显示,超市的空间布局与交通环境呈现趋向性的特征,在地铁沿线出口、公交站点、人行路口、小区出入口有较密集的零售业分布,这些地点人流较大,可以吸引较多的消费者前来消费。总之,交通环境对零售业的空间布局具有重要影响,从消费者的角度上讲:良好的交通环境对消费者极具便利性,可以在出行方式上和出行时间上有多种选择,这不仅为顾客节约了宝贵时间,而且降低了费用成本。从零售业管理层的角度上讲:良好的交通环境可以为零售业提供更好的可视性和可达性,只有更多的消费群体和更高的消费水平才能更好促进零售业的发展,才能为投资者创造出可观的经济利润。
2.内部因素。不同类型的零售业对消费群体的吸引力存在巨大差异,服务范围也不尽相同,以大型商场、生活百货以及便利店作为研究对象,由零售业网点分布结果发现(见图5):大型商场对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要求高,并且自身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会受到核心区域地价昂贵的影响,因此这类超市主要分布在商业核心区,以及人流量大、交通便利的地区。生活百货的营业面积和货物规模都不如大型商场,但能满足人们的大体需求,主要是生活所需,因此该类超市主要分布在小区周边等交通要道。便利店由于营业面积小、商品种类少、营业方式灵活多变,主要面向游客与行人,一般位于主干街道,且分布较为分散,呈现不显著的聚集状态。三类超市根据其服务功能,呈现交错镶嵌模式,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本文以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基于POI数据,以Arcgis为平台,采用了最邻近距离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法进行分析,讨论了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到以下初步结论:第一,主城区零售业分布呈现出“北密南疏”和“多中心”的分布特征,其分布特征契合城市的发展水平,城市的发展格局主导零售业的空间分布格局。第二,不同类别的超市呈现出“交错镶嵌”的分布特征,大型商场的分布对环境的要求高,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生活百货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为目的,多位于住宅小区,其聚集程度在西山和盘龙区较为显著;便利店分布较为分散,呈现不显著的聚集状态。第三,人口流量、商圈环境、交通条件以及零售业自身等因素是影响零售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
总体来讲,昆明零售业的分布格局,是将零售业进行了属性界定,昆明市主城区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应该秉承区域平衡发展的理念,对于大型商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政府应该合理规划,对于生活百货与便利店应该综合考虑人口流量、人们的生活习惯、交通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做好积极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