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秀芝
(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影像科,山东 淄博 255069)
肺癌为我国十分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而早期诊断、早发现、早治疗为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研究显示,多数肺癌患者在早期主要以孤立性肺结节形式存在,而X线诊断存在一定局限性,故此选择其他诊断方式更为重要[1]。本文通过分析两组肺结节筛查人员的各项情况,总结其诊断效果,具体见下文描述。
以肺结节筛查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收取例数和时间分为为:100例、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观察组肺结节筛查人员50例、对照组肺结节筛查人员50例。
观察组(50例):组内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在32-58岁,平均为(45.12±1.32)岁。
对照组(50例):组内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在33-58岁,平均为(45.82±1.85)岁。
将2组肺结节筛查人员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用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可比性成立。
两组受检人员均选择GE 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胸部扫描。取患者仰卧位,检查过程中均未使用对比剂。
1.2.1 对照组方法
实施常规剂量,扫描参数为:电流150 mA、管电压120 kV、准直器宽度在16毫米×0.75毫米,扫描时间为0.4s/r,重建层厚设置为1.25 mm、层间隔设置为1.25 mm。受检人员应在屏气状态下完成胸部扫描操作,扫描时间约为9秒~12秒,肺窗图像窗宽在1500 Hu,窗位在600 Hu,纵膈图像宽窗为400 Hu,窗位在40 Hu。
1.2.2 观察组方法
实施低剂量CT扫描,电流为70mA,其余与对照组相同。
对比和分析组间(观察组、对照组)指标:扫描辐射剂量。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涉及计数资料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涉及计量资料资料用T值进行检验,用均数表示;指标中扫描辐射剂量对比以P<0.05作为是否存在差异性的标准
观察组肺结节筛查人员扫描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100例肺结节筛查人员扫描辐射剂量(±s)
表1 100例肺结节筛查人员扫描辐射剂量(±s)
组别 mAs DLP(mGy-cm) effmAs(mAs) Total mAs(mAs) CTDI(mGy)观察组 70 173.21±1.32 52.16±1.32 1178.32±2.68 5.88±1.32对照组 150 512.55±2.54 115.74±1.98 3210.28±2.74 10.54±1.12
肺癌是导致我国多数人群死亡的重要疾病,且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故此需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由此降低患者死亡率。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主要以X线诊断为主,但存在一定局限,而通过实施CT诊断具有效果,但临床对于不同剂量CT的诊断效果存在争议[2-3]。随着管电流的降低,辐射剂量也随之降低,通过实施低剂量CT扫描,能够避免肺尖伪影的干扰,提高检出率。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肺结节筛查人员扫描辐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表示为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低剂量CT在肺结节筛查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