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宏宽,石金蕾*
(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 苏州 215300)
急诊科在医院科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危急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1]。急诊危重症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标准化的急救护理可以帮助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2]。规范化的抢救护理流程有利于为患者缩短抢救时间。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救治老年急诊危重症的患者进行标准化急救护理,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内容具体报道如下。
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共接收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首次发病到就诊时间在1~24 h,平均就诊时间为10.32±0.83h,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65.36±2.13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两组(n=30),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首次发病到就诊时间在1~24 h,平均就诊时间为10.38±0.83h,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65.55±2.13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首次发病到就诊时间在1-24h,平均就诊时间为10.36±0.83h,年龄为60-85岁,平均年龄为65.56±2.1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首次发病到就诊时间、年龄基线资料经过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确定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
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
(1)院前急救护理
当患者被送入医院时,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院前急救,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患者应急药物。把患者的头向一旁偏侧,避免其舌头后坠,确保呼吸顺畅。对患者的外伤伤口进行止血、 包扎、 固定。
(2)病情评估护理
转运患者时科学评估患者的病情,准备齐全必需的药品及器材,对患者实行抢救。搬动患者必须缓慢、稳定,以免出现震动。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瞳孔。
(3)院内急救
入院急救后,首先务必确保患者呼吸顺畅,清理口腔呕吐物。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头保持向一旁偏侧,避免呼吸道阻塞。定时检查患者肾功能,对患者进行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果患者昏迷不能够活动,则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更换和清洁病房的被褥,确保床单、衣服干燥,避免压疮形成。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护理人员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总分为100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总分为40分,每个内容为10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转诊时间。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分诊评估时间、转诊时间进行t检验,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健康知识评分、护理满意度、分诊评估时间、转诊时间的分布趋势,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分诊时间和转诊时间明显更短,健康知识评分明显更高,P<0.05。(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性护理、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满意度评分(7.72±0.55)分、(7.83±0.55)分、(7.63±0.38)分,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性护理护理满意度评分(9.63±0.91)、护理态度(9.72±0.15)、健康教育(9.81±0.36)、心理护理(9.81±0.18)明显更高,P<0.05。
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严重,及时抢救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的关键[3]。据研究,规范化、有秩序的抢救护理流程可以帮助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有利于为患者缩短抢救时间[4]。本研究显示,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分诊时间和转诊时间明显更短,健康知识评明显更高,P<0.05。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理护理、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治疗性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标准化急救护理比传统急救护理模式更具规范化、程序化、条理化,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5-6]。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可以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患者被送入医院时,立即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院前急救,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呼吸顺畅。对患者的外伤伤口进行止血、 包扎、固定。转运时科学评估患者的病情,准备齐全必需的药品及器材,对患者实行抢救。入院急救后,首先务必确保患者呼吸顺畅,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进行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更换和清洁病房的被褥,避免压疮形成。
综上所述,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于老年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治疗中,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