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部
根据实验的需要和要求,在实验前对两个班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学习兴趣进行测试并分析,经过对数据的结果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可以发现,两个班实验情况不存在差异性。
实验前对两个班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获得两个班男生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米、1000 米7个身体素质数据后进行对比分析得出T 值和 P 值。从表1得出两个班的男生在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米、1000 米等身体素质中成绩之间的 P 值(P>0.05),得到实验选取的实验班与对照班中男生在身体素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男生符合教学实验要求,保证了实验前后男生身体素质数据对比的可靠性。
实验前对两个班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获得两个班女生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米、1000 米7个身体素质数据后进行对比分析得出T 值和 P 值。从表2得出两个班的女生在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米、1000 米等身体素质中成绩之间的 P 值(P>0.05),得到实验选取的实验班与对照班中女生在身体素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女生符合教学实验要求,保证了实验前后女生身体素质数据对比的可靠性。
表1 实验班与对照班男生身体素质显著性分析表(X±S)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女生身体素质显著性分析表(X±S)
表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男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X±S)
表4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女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X±S)
实验后使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对两个班的男生实验后坐的位体前屈、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米、1000 米五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T 值和 P 值。从表3得出实验后两个班的男生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以及1000 米四项身体素质的成绩之间的 P 值(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坐位体前屈和50 米身体素质的P 值(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运用该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后,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中的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以及1000 米等项目上有积极的影响,其中肺活量指标在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中不仅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对照班的男生肺活量均值高于实验班男生的均值。由此可见,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后实验班男生肺活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者认为:此种现象的出现证明课外的信息化打卡锻炼起到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并且能够直接的锻炼到学生的心肺功能,从而使肺活量的成绩得到明显改善。
运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对实验后的两个班女生的坐位体前屈、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50 米、800 米等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T值和 P 值。从表 4得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女生在实验后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800 米四项身体素质成绩之间的 P 值(P<0.05)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具有极显著差异的是肺活量与坐位体前屈。作者认为: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随着线上教学资料的丰富,之前仰卧起坐为零的同学学会了用力方式与技巧,从而有了较大的突破。
通过实验后数据分析得出在身体素质方面,实验班男生在六项身体素质的对比中均明显好于对照班,尤其在 1000 米、立定跳远和肺活量项目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优势差异。而坐位体前屈和50米两项身体素质的对比中,试验后两个班男生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班的平均成绩要略高于对照班。试验后实验班女生在肺活量与坐位体前屈两项身体素质的对比中,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班,且为极显著差异P值(P<0.01)。在仰卧起坐和800米项目上,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且具有显著差异P值(P<0.05)。试验前后对照班男生与女生的成绩没有显著改善,反而在800米、1000米的长跑项目成绩上出现退步的表现。对照班男生在跳远上,女生坐位体前屈的项目上分别出现退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