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大招”防控无症状感染者

2020-04-24 00:36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传染性感染者流行病学

河南省卫健委3月29日通报一例本地新增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例曾经与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甘肃兰州29日也通报一例新增湖北输入的无症状感染病例,该病例密切接触者2人,已全部集中隔离。此前几日安徽合肥、山东德州、贵州贵阳、四川绵阳等地接连报告境外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浙江嘉兴还出现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关联本地确诊病例。对于这一系列最新病例应该怎么看待呢?

武汉大学医学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杨占秋表示,和有症状的感染者相比,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相对小一点,因为传染性最强的是那种处于发热状态的病例。病人发热期间的传染性非常强,因为病人体内有大量病毒排出。无症状感染者群体的病毒排出量并不大,如果他们体内真的有很多病毒,就会发病,就变成有症状了。但我们还是不能对这类人群掉以轻心,只要这类人群体内有病毒出来,还是容易传染给周围的人。

杨占秋强调,无论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是有症状感染者,前提是在疾病流行期间才存在,只要还存在有症状感染者,那么无症状感染者就将同样存在,甚至在数量上更多。但现在国内疾病流行期基本结束,有症状患者都已大大减少,无症状感染者也就相应减少,只剩下极个别的。

钟南山院士认为,就目前这个阶段来说,中国不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有的话,这些“无症状感染者”一定会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使得中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更高。但实际上,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新确诊人数并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而且一些省份数字已经为零,由此推断,中国“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并不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无症状携带者携带病毒延续的时间会超过3个星期,这类人如果不去医院治病,就不会被发现;如果从海外回来,不被检测,也不进行隔离,或者进行了隔离,2个星期内他没有发病,第3个星期他就出去了,出去后病毒阳性,就会造成极大传播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对于无症状感染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既要从战略上藐视它,也要从战术上重视它,每一例都要重视,特别是对其观察时间要到位,另外,要发现该患者的“上家”是谁,有没有“下家”?这些都要靠流行病学情报及时控制,并及时对外公布。

钟南山认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很有意义。他说,目前对现阶段到底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其占比是多少了解得很有限,“既没有具体数字,也未有详尽研究”。

国务院总理、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30日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会议指出,必须突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监测、追踪、隔离和治疗。要有针对性加大无症状感染者筛查力度,将检测范围进一步扩大至新冠肺炎病例和已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有特殊要求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等。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公开透明发布信息,坚决防止迟报漏报,尽快查清来源,对密切接触者也要实施隔离医学观察。抓紧在疫情重点地区抽取一定比例樣本,开展无症状感染者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研究完善防控措施。同时,做好患者出院后按要求复查,加强复阳人员医学管理等工作。

杨占秋认为,从不同国家回来的人员,由于不同国家目前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类型不完全一样,症状也不一样,有些人在隔离期结束以后才出现症状。所以我国在2周隔离期过了以后,比如在第3周或第4周时还要进行监测,对从国外入境人员进行监测要比对国内人员进行监测更有意义。

(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传染性感染者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Kindness Is Contag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