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视线关系的运用分析

2020-04-24 00:22廖莎
牡丹 2020年6期
关键词:舞剧视线编导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上海市歌舞团演出,在周莉亚、韩真两位80后导演编排打磨下,深受好评,最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其用舞剧的形式讲述谍战故事,选题长达2年,经20余次的研讨论证,100个日夜的精雕细琢,反复排练,向观众讲述了上海的红色革命事迹。这部舞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两位新锐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视线关系”这一技术让舞剧的叙事性与逻辑性更强。本文就舞剧中双人舞(夫妻回忆)、群舞(李侠寻找线索)谈论舞剧中的视线关系,希望借此引起舞蹈编导对视线关系运用的重视。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取材自“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李侠,该舞剧讲述李侠与兰芬夫妇在上海的潜伏生涯,他们每天行走在生死边缘,秘密用电波向中国共产党传递情报,从未动摇的信念、从未暗淡的理想之光,引领观众回望历史,编导用舞蹈通过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向世人再一次呐喊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爱国主义心声。叙事性及人物性是周莉亚、韩真两位青年编导的特色,而视线关系的运用更是让这部舞剧的人物性和叙事性更加流畅、自然,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人物之间视线关系的运用。

一、视线关系的含义

在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王玫的《舞蹈调度的王玫研究》一书中提到了“视线关系”这一概念。笔者对视线关系的理解是:舞蹈中两个以上人物通过眼睛看向的方向与目标,从而产生眼睛与对象之间的视线关系。比如在平时生活中,人们用眼睛看一把椅子、一个杯子、一个窗户、一座山等,眼睛与看到的物体之间有一段距离,而眼睛与物体之间所产生的直线距离,就是视线。而在舞蹈中,视线就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物通过“看”这个行为而引发的视线关系。

二、视线关系的分类

人物的视线关系表现着人物看与见的行为关系,其有三种:互看与互见的及物之看;各看各的且互看不见的不及物之看;一方看见一方,而另一方没看这一方的参半之看。

由于舞台是一个被人为加工过的艺术空间,当两个人处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上也会具有一定的寓意,对于处于不同的时空所发生的视线关系一般会称之为“隔空”,在隔空概念中同样会产生隔空及物之看、隔空不及物之看和隔空参半之看。

隔空及物之看的情况较为复杂,及物之看时,原本两个人物互看与互见,隔空及物时,两个人物以隔空的形式互看与互见;隔空不及物的情况反之。

隔空参半就是以隔空之看的形式而表现的参半之看。参半之看行为原本有实有虚,及物之看一方为实,不及物之看一方為虚,如果以隔空参半表现,其中为实的一方也虚,因为隔空的形式为虚。

三、舞剧中视线关系的运用

视线关系的不同,表意人物不同的行为关系,也构筑不同的舞蹈空间。也就是说,不同的视线关系又构筑了不同的空间,如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

(一)及物之看构筑现实空间

及物之看,因为人物之间都看得见,所构筑的空间相对为实,表现了现实空间。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与兰芬的双人舞发电报”中,要表现两夫妻在一个屋檐下淡淡的、暖暖的一点一滴,要表现两个人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活场景,于是编导设计的行为关系为两人都互相看得见对方,李侠看得见兰芬,兰芬看得见李侠。编导在这段运用了“对视”“追视”等视线。

例如,从李侠整理兰芬的头发开始,兰芬的那一转头,编导设计了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视”;妻子手拿衣服坐在李侠的腿上,同样采用了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视”;妻子平躺在李侠腿上,“对视”同样被编导合理运用;兰芬离开李侠的怀抱,去整理床铺时,这时李侠的眼睛追随妻子,“追视”在这里显而易见。不管是“对视”,还是“追视”,编导都紧紧抓住人物关系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了及物之看这一视线关系,因为看本身就是一个行为动作,加之看又能看见结果,所以,看的动作和看的结果,就构成了现实空间。编导通过及物之看视线关系的运用,将李侠和兰芬之间的爱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观众。

(二)不及物之看构筑心理空间

不及物之看,因为人物之间看不见,所构筑的空间相对为虚,表现了心理空间。例如,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在裁缝店寻找线索”的群舞中,要表现李侠寻找线索,并通过李侠细微的推理与判断找到隐藏在尺子中的电码。两位编导并不是采用一般的创作手法,而是十分巧妙地透过李侠的视角(而不是以观众和国民党特务的视角去创作这部舞段),用李侠脑中的思维去创作,也就是将李侠的心之所想,心理的过程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因此,该舞段全是李侠的内在心理表现,这一创作手法在舞蹈创作中十分具有创新性。而这一段要让观众看得懂,看得清晰,视线关系在这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参半之看构筑现实和心理交互的空间

参半之看,假如有两个人物关系,“一人”看得见“另一个人”,并与对方构成一个现实空间;而“另一个人”看不见对方,那“另一个人”就自己构成心理空间。最终,两个人物的视线关系,构成现实与心理交互的空间。

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李侠与兰芬的双人舞回忆”中,要交代出李侠和兰芬是潜伏了很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在这个点上,编导选择了“倒带”的形式,把几个不同的时间点两人相处的不同生活状态,但是又是同样的人物,在同一个空间里面表现出来,也就是把两个人物在一起一年、五年、八年、十年的生活点滴通过三个小场景在同一个空间里面呈现出来,可以说编导的创作手法相当新颖,把原本复杂的时间线用最简单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叙事性、人物性、逻辑性清晰,让观众一目了然,而这一切,还是有视线关系运用的功劳,这就验证了王玫说的那句话:“基础清晰,编创才优秀,基础质量,编创才成功。”而这里所说的基础之一,无疑就是视线关系的运用。

四、结语

本文对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视线关系的运用进行分析,说明了视线关系这一编创技术在舞蹈创作中可以起到使叙事更加清晰,以及清楚表现人物之间关系的作用,对舞蹈创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为舞蹈创作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此外,视线关系还有其他的种类值得人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笔者希望借此让视线关系引起舞蹈编导的重视,让舞蹈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合理运用视线关系。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廖莎(1989—),女,四川资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舞蹈编导。

猜你喜欢
舞剧视线编导
百科全书舞剧
要去就去视线尽头的山
舞剧《瑞鹤图》剧照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你吸引了我的视线
早春舞动出的“DANCE-OPERA”——现代舞剧《早春二月》观后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当代视线
舞剧《红高梁》——一种对于生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