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然
夕阳下的惠特比长堤和灯塔。
修道院废墟前一望无际的墓碑。
我沿着海岸线坐了四小时巴士,来到北约克小镇惠特比,在埃斯克河左岸租了一套二楼公寓。房东说这是始建于17世纪的古宅,不通网络,没有烟雾报警器。大而无当的壁炉积了厚厚的灰,木地板会在夜里吱呀作响。
客厅正对镇中心游人密集的三岔巷口。老楼没做隔音,时而能听到中国游客在窗下拍照取景。为了避开人群,我选择清晨和黄昏出门。不需要钟表,海鸥会在浓雾中司晨。街上正适合冷战谍战片取景,湿漉空荡,灯影闪烁。除了鸟鸣与涛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
每天早上,我沿着蜿蜒而上的小径走到海边。路上要经过一座爱丽丝漫游仙境主题的公园,用扑克牌形象堆叠而起的铁门精巧可爱,一只黑色的家猫会在那儿出没。这本童话名著的作者路易斯·卡罗尔年轻时曾在小镇居留,并在这里发表了人生中第一篇文学作品。
路的尽头是库克船长雕塑和硕大的鲨鱼牙齿化石。1776年,在惠特比开始水手生涯的库克船长乘坐从惠特比下水的“决心号”帆船,开始他的最后一次环球航行。他再也没能回到惠特比的家。
后来我在斯卡布罗的书店淘到一本旧杂志,是1968年(第一次环球航行200周年)“库克船长重返惠特比”活动的特刊。人们打造了一模一样的“決心号”,从库克航行出发的普利茅斯港驶回小镇。
这艘船如今静静泊在港湾里。只有零星的渔船和一艘挂着约克郡白玫瑰旗的黄色游艇离港,鸣笛,经过港外防波堤上的灯塔,然后消失在晨雾中。
清晨在左岸,黄昏在右岸,最能欣赏小镇的奇景。右岸有一片高耸的岩壁,半坡上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墓碑和一座并不高大的圣玛丽教堂,再往远处就是惠特比修道院的废墟。
这是小镇历史的原点。1400年前天主教徒建起这座宏伟的修道院,英格兰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卡德蒙就终老于此,他的墓碑也在山坡上。16世纪宗教改革期间,英王亨利八世赶走了僧侣,建筑荒芜、坍塌,只剩坚固的石壁依然立于小镇的制高点上。
在惠特比的一个月,我一直想看朝阳从修道院废墟上升起,但海雾阻隔了一切。倒是每个黄昏,残存的高墙背后会闪现诡异的紫光,映衬半边暗红色的天空,让神秘的气氛笼罩小镇。
一百年前,爱尔兰作家斯托克或是看到了同样的画面,从而以修道院废墟为背景,创作了经典吸血鬼文学形象德古拉。我曾疑惑,惠特比孤悬英格兰东北,来自欧陆的德古拉伯爵为什么不在更近的泰晤士河口或者多佛上岸呢?
不过,当惠特比进入黄昏,一边是阴森肃穆的修道院和其背后的紫光,一边是左岸霓虹闪烁的赌场与热闹的人流,满城都能听到北海惊涛拍打防波堤的声音。你不能不觉得,德古拉就应该在这里登陆,他还会再来,他无时不在。
1994年开始,这里每两年举行一次哥特节。一座远离所有都会的小镇,因了作家的一瞥,被写成吸血鬼之乡,继而吸引哥特、朋克群体,成为奇装异服与古灵精怪的天堂。每条街上都有哥特店和古董店,街头艺人着维多利亚时期装束在街上假扮雕塑。
从伦敦来惠特比度假的英国中产很多。他们往往举家出行,牵着形形色色的狗,慢悠悠从我的窗下经过。19世纪以来,惠特比因温泉和珠宝业成为欧洲度假胜地,如今街头首饰店和瓷器店依然转角可见。
有时我觉得惠特比过于迎合游客,失去了英格兰东北的质朴。网红咖啡馆装饰浮华,也不安静。自发渔市早已消失,海鲜小店卖着英国市集常见的商品,超市里的鱼则毫不意外地来自挪威和印尼。街上听不到粗犷的东北口音,酒吧里坐着的也不是三三两两的当地老者。
不过,离开游客涌动的主街,你依然能发现一座“原始”的惠特比。我曾踏足北约克到诺森伯兰间的数十座大小市镇,但只有在惠特比,我发现了土豆泥馅饼店—— 一种“二战”前后风靡英国、近年几乎绝迹的传统英格兰小吃店。
店里的价格让人恍如隔世,一份可以塞饱一个成年食客的肉馅派和土豆泥加起来只要五镑。而店外不过十米,拐过街口,就是两家价格高昂的游客餐厅。
这家店似乎是打开老惠特比的密码。我突然找到了那些英格兰东北口音隐藏的地方:周六才开门的旧家具店,上班不准时的慈善店,不常开张、开张也只做一个蛋糕卖完为止的二楼咖啡馆……
这里有真正的惠特比人,埃斯克河两岸的热闹不属于他们。左岸一家慈善店的店主有典型的东北地区人的经历:祖上是杜伦矿区的工人,饱受家族遗传病肺癌的困扰。他本人曾是中学教师,在一场危及生命的大病后急流勇退,回到小镇开起了慈善店。他絮絮叨叨地说:“我只是不希望自己的痛苦在更多人身上发生。”
慈善店(charity shop)遍布英国小镇,一般由一些基金会(癌症关怀、儿童福利、老兵保障、红会等)的义工运营,居民不要的旧货可以送到店里,以极低价格出售,所得用于公益。
在一些比较中心的小镇,慈善店里会有很不错的油画、瓷器、旧书,而且售价一般就50便士到一两镑。Royal Albert的一套咖啡杯,古董店里要几十镑,我在慈善店里以一块五买到过。在这家店里,我淘到了一本惠特比教区牧师传记,还淘到了一件瓷器小摆设。
右岸热闹的镇中心广场边上有家模型店,店面之小,只能容一人栖身。周围店铺每天早早开门迎客,这家店总是小门紧闭。不用问,店主是本地人。注意到这家店之后又过了三五天,我才遇到它开门的日子。白发苍苍的老店主果然操着东北口音。
我住的老房子入口。
他手指整面墙的007主题车模:“我最讨厌这个系列了,只是因为游客喜欢,特别是没文化的美国人。”老者从拥挤的橱窗里小心地捧出真正的“镇店之宝”:一款上世纪40年代出品的捷豹车模,据说品相完好的全球也不剩几台。
旧货与老物里总有小镇的痕迹。这里军医类的旧勋章和配饰特别多,因为此地曾有一家大型军医院。几家旧货店低价出售大量首日封,地址多是诺森伯兰、杜伦和已经成为历史的北约克郡。这里出产海洋化石,古董店门口堆着一箱箱鹦鹉螺。慈善店出售的本地出版物,多是些不惊心动魄的内容,展现着小镇的宁静祥和。
三十次,我站在山坡上俯瞰黄昏的惠特比,看绚烂而奇诡的晚霞笼罩这座面容复杂的小镇。那座已废弃了五个世纪的修道院废墟,今天依然是水手们近海航行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