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Net改进的Faster R-CNN行人检测模型①

2020-04-24 02:21李克文李新宇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特征提取行人卷积

李克文,李新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岛 266580)

引言

行人检测是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确定图像或视频中是否包含行人并标记行人的具体位置[1,2].目前,行人检测算法主要分成3 类:基于背景建模,基于模板匹配和基于统计学习.基于背景建模的算法可以检测到具有光流变化的移动着的人,但是它无法检测处于静态的人.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利用图像中的轮廓、纹理和灰度信息来检测目标.该方法比较简单,因为它是在原始图像上进行操作,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特征提取,缺点是我们需要各种行人模板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模板匹配的方法花费时间较长.为了更好地描述行人特征,达拉尔等人提出了梯度直方图(HOG)特征,结合简单的线性支持向量机(SVM),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之后,Felzenswalb 通过梳理HOG 特征提出了可变形组件模型(DPM).DPM 通过解决行人遮挡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4].传统的行人检测过程主要包含五个部分:图像预处理、窗口滑动、特征提取、特征分类和后处理.传统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特征粗糙;(2)分类误差高;(3)一种特征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场景,在另一种情况下很难取得好成绩[5,6].

近年来,深度学习发展迅速,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格局也随之变化,计算机视觉方向尤其得到广泛关注.2006年,Hinton 等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检测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从行人数据集中学习具有高表示性的特征.与传统特征相比,高级特征更丰富,表现力更强,行人检测性能更好.2012年,Hinton 使用CNN 在2012年ILSVRC 中获得第一名,分类任务Top-5 错误率为15.3%[7].CNN 在图像识别领域的成功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CNN.在物体检测领域,Girshick 提出了R-CNN 模型[8],应用选择性搜索算法选择图像中相同大小的几个候选区域,然后通过CNN 提取高级特征并通过SVM 进行分类.为了提高R-CNN 模型的准确性和计算速度,Girshick 提出了Fast R-CNN 模型[9].而后Ren 等基于Fast R-CNN 提出了Faster R-CNN 模型,该模型使用RPN 网络生成目标候选区域.基于Faster R-CNN 的目标检测过程包含在整个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旨在加速候选框的提取并克服手工特征的鲁棒性问题[10,11].本文在经典Faster RCNN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行人检测方法,使用嵌入SENet 单元的VGG-16 网络作为原有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该方法在INRIA 行人数据集上进行了训练并在INRIA 行人数据集和自制的私有的数据集上进行了联合测试.实验证明该方法提高了模型的检测性能.

1 相关工作

1.1 SENet 简介

SENet (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12],是一种网络原子模型,由Hu 等人提出,并在ImageNet2017竞赛Image Classification 任务中获得冠军.近几年来,卷积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部件是卷积核,卷积核可以看作是空间信息和特征维度信息的聚合体,就好比人的眼睛在一幅画面中的局部感受视野中的信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有一系列的卷积层、池化层、非线性层和归一化层组成,这种结构使得网络能够捕获图像的全局特征.

目前大部分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都是在空间维度上提升网络性能,VGG 结构和Inception 模型表明,增加网络的深度可以显著提高网络学习特征的质量.SENet 则侧重考虑特征通道之间的关系,对特征通道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进行显式建模.具体的说,就是采用一种对特征通道进行重新标定的方法,网络在学习特征的过程中,同时学习了每个通道对总体特征的贡献值,然后依照这个贡献值来提升有用的特征并抑制对当前任务贡献不大的特征.

给定一个特征通道数是c1的输入x,对x 进行一系列卷积操作变换得到一个特征通道数为c2的特征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Squeeze、Excitation、Reweight 等一系列操作,最终得到一个具有通道权重分配的特征集

1.2 Faster R-CNN 简介

Faster R-CNN 是一种通用的目标检测算法,采用Two-Stage 策略,输入图像分别通过卷积层和区域提议网络(RPN),最后经过一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得到最终的分类得分和边框回归.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设计RPN 网络提取所提出的区域并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生成所提出的区域.用于生成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卷积层参数被共享给用于分类的CNN.该方法使得算法不再依赖于单独的模块来生成所提出的区域.然后对生成的提议区域进行分类并计算边界框回归.用RPN 替换选择性搜索以缩短区域提议的时间,同时大大减少了模型在检测网络上花费的时间.

RPN 采用滑动窗口选择的方法,在共享卷积网络的最后一层输出的特征图上生成区域提议.RPN 的输入是卷积特征图的n×n 滑动窗口.对于每个滑动窗口来预测k 个锚点的对象区域建议,每个锚点具有相应的比例.卷积特征图中的每个点都是一个锚点中心,其中有k 个对应的锚点.对于w×h 卷积特征图,存在w×h 个锚点.每个窗口同时作为低维特征向量传递到分类网络和回归网络中.分类网络输出每个锚属于对象的概率.对于每个窗口,有2k 个得分输出.边界回归网络的输出是每个锚点的平移和缩放值,每个窗口输出4k 个坐标.

Faster R-CNN 网络结构如图1 所示,其中特征提取网络可以使用ZFNet、VGG-16、ResNet 等.ZF 网络由5 层卷积层和两层全连接层组成,相对于AlexNet,ZF 网络只是卷积核个数和步长发生了变化,网络结构并没有明显的进步.无论从其结构和检测结果上都无法达到深度网络的要求.

图1 Faster R-CNN 结构图

2 改进的Faster R-CNN 模型

2.1 改进的网络结构及可行性分析

提升网络性能一般是提升网络的训练速度和准确率这两个指标.许多方法研究表明,适当增加网络的深度可有效增强网络提取特征的质量,然而网络加深参数也随之增多,计算量增大导致运行成本增加,速度变慢.因此要在准确率和运行速度两个指标权衡的基础上对网络进行优化.

VGG-16 网络是一个由13 层卷积层、3 层全连接层、5 层最大池化层组成的网络结构,结构图如图2所示.

由于SE 块中的操作就是池化、全连接这样的基本操作,因而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直接嵌入到含有skip-connections 的模块中,例如ResNet、Inception 等结构.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特点改进VGG-16 网络结构,在每一层最大池化层之前加上一层SE 网络层,用于处理池化层之前的卷积特征集.卷积层改进如图3 所示.

图2 VGG-16 网络结构

图3 VGG 卷积模块及改进

目前几乎所有检测模型的特征提取网络都是几种经典的网络,如基于GooleNet 的YOLO 模型,基于Darknet-53 的YOLOv3,基于VGG16 的SSD 网络模型,以及基于ZF 的Faster R-CNN 模型等.传统的Faster R-CNN 模型使用经典的ZF 网络进行特征提取.用于道路行人检测时,尤其是有遮挡和小目标检测的情况下,原始网络结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率相对较低.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Faster R-CNN 方法,使用嵌入SE 单元的VGG-16 作为新的特征提取网络,使用K-means 聚类和RPN 相结合设计分类网络,ReLU 作为激活函数,来设计检测网络,最终的输出结果是一个Bounding box(以下统称bbox)回归和归一化分类得分.通过本文方法,给卷积提取的特征通道之间赋予相应的权重,提升了特征表示的质量,从而提升了检测的精度.另一方面优秀的特征表示能够使网络加快收敛,从而提高了检测速率.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道路行人实时检测.改进的网络结构图如图4 所示.

图4 改进的网络结构图

网络检测主要流程如下:

(1)将原始数据预处理为M×N 大小的图像作为网络输入.

(2)通过特征提取网络SE-VGG-16 提取特征.

(3)将提取的特征集分成两路,一路输入到RPN 网络,一路传到特有卷积层以获取更高维的特征.

(4)经过RPN 网络处理的特征图会产生一个对应的区域得分,然后通过最大值抑制算法得到区域建议.

(5)把步骤(3)得到的高维特征和(4)中得到的区域建议同时输入到RoI 池化层,提取对应区域建议的特征.

(6)将得到的区域建议特征输入到全连接层,得到区域的分类得分以及回归后的bbox.

2.2 训练

在网络训练阶段,需要设置候选区域的规格和数量.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候选区域参数被连续调整,最终接近真实的行人检测区域.为了加快收敛速度,使用K-means 方法聚类与图像中的行人相似的候选区域.K-means 聚类应用欧氏距离来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其聚集了单位网格的宽度和长度的比率.IoU 是反映候选区域和真实待检测区域之间差异的重要指标.IoU 值越大,两个区域之间的差别越小.K-means 聚类函数为:其中,N 指聚类的类别,M 指聚类的样本集,Box[N]指候选区域的宽和高,Box[M]指实际行人区域的宽和高.

在检测阶段,利用检测网络进行汇集操作,通过bbox 分类网络对区域进行分类,并通过bbox 回归网络预测行人的边界框.在检测网络中有两个并行的输出层,分类层的输出是每个候选区域在行人和背景上的概率分布.每个候选区域对于行人和背景这两个类别的概率分布是p=(p0(,p1).回归)网络的输出是行人边界框坐标的参数:其中k 代表类别.边界框回归网络和边界分类网络通过如下联合损失函数进行训练:L(p,u,tu,v)=Lcls(p,u)+λ[u ≥1]·Lreg(tu,v).Lcls(p,u)=-log(pu)指的是实际类别的对数损失.Lreg只有当检测到的是行人时才会激活.

RPN 和检测网络共享特征提取的卷积网络,即SE-VGG 模型,其通过计算图像特征大大减少了计算时间.首先对SE-VGG 网络进行训练,然后训练RPN,通过RPN 提取的区域建议训练检测网络,然后对检测网络的参数进行RPN 训练.也就是说,RPN 和检测网络被联合训练,重复进行直到实现收敛.

3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3.1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计

本实验的训练样本取自INRIA 数据集,包括15 560 个正样本和6744 个负样本,分别选择5000 个正样本和负样本作为训练样本.测试集中有1000 张图片,其中包括来自INRIA 的500 张图片和500 张个人收集制作的测试图片.实验的硬件配置采用Intel Core i7 处理器,16 GB 内部存储器,NVIDIA GTX1080Ti.在训练阶段,训练集中的每个行人都需要用矩形框标记.在测试中,如果识别出的行人和标记的矩形框的重叠部分达到标记矩形框的90%以上,则认为是成功检测到的.

该实验选用Tensorflow 框架实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做了原始的Faster R-CNN 模型(基于ZF 网络)、基于VGG-16 的Faster R-CNN 模型和基于SEVGG-16 的Faster R-CNN 模型的实验,其中特征提取网络都是在ImageNet 上进行预训练的.参数设计包含dropout、最大迭代次数、候选区域框的大小和nms(非极大值抑制)阈值.这些值的设置都会对mAP 值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优化这些参数以获得更好的输出也是实验要做的一部分.在本实验中,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8000,初始候选区域大小为256,边界框的大小为128.

3.2 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在原始网络上进行实验,以选取最佳参数值.结果如表1.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当dropout 值从0.2 增加到0.6 时,mAP 随之增加,从0.6 增加到0.8 时,mAP 值随之减小.当dropout 为0.6 时,mAP 获得最大值.因此本实验选取dropout=0.6.

表2 中的结果是在dropout 为0.6 且最大迭代次数为8000 的条件下得到的,该结果表明候选区域的大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mAP 值,候选区域越小,mAP 值越大.因为候选框的选取会影响检测速率,理论上候选框大小设定的越小,检测精度越高,速率越慢.本文综合考虑检测速率和精度选取候选框大小为128.

表1 dropout 对mAP 的影响

表2 区域框大小对mAP 的影响

一般用准确率、检测速率来评价模型的质量.除此之外,召回率也是衡量模型好坏的一个指标,在图片中待检测的目标较多时,应该尽量使模型做到“一个不漏”.表3 中的结果是固定dorpout 值为0.6 和区域框大小为128 时,选取不同的共享网络得到的准确率、检测速率和召回率的结果.我们做了3 个对比实验:经典的Faster R-CNN 模型(特征提取网络为ZF 网络);基于VGG-16 的Faster R-CNN 模型(特征提取网络使用VGG-16 网络模型);基于SE-VGG-16 的Faster RCNN 网络模型(特征提取网络使用本文提出的模型).从以表3 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模型在准确率、检测速度和召回率上都有一个较好的结果.

表3 选取不同网络时的结果对比

4 结束语

本文从行人检测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对现有检测方法做了综合阐述,得知传统的行人检测方法或是以牺牲准确率来提高检测效率以达到实时性的要求,或是以牺牲检测时间和空间为代价加深网络来获得高准确率,我们的研究通过对Faster R-CNN 模型进行改进,使用添加SE 单元的VGG 网络作为Faster R-CNN 的特征提取网络,通过赋予特征图相应权重来提升有用特征并抑制无用特征.理论和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很好的权衡了网络检测速率和鲁棒性,网络整体性能得到了提升.

猜你喜欢
特征提取行人卷积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猪背膘厚快速准确测定
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地磁基准图构建方法
基于3D-Winograd的快速卷积算法设计及FPGA实现
一种并行不对称空洞卷积模块①
毒舌出没,行人避让
空间目标的ISAR成像及轮廓特征提取
基于Gazebo仿真环境的ORB特征提取与比对的研究
基于特征提取的绘本阅读机器人设计方案
路不为寻找者而设
基于MED—MOMEDA的风电齿轮箱复合故障特征提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