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故宫,故宫的世界

2020-04-23 15:26林逾静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太和殿大修木匠

林逾静

导语

2020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也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95年来,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皇家建筑群——故宫博物院,经历了至关重要的变化:这座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有9900余间宫殿房屋、拥有600年历史的庞大建筑群打破了封建社会“民不得入”的禁令,从皇家禁苑变成了普通百姓购票即可游览的博物馆。

故宫三大殿

○林徽因

北京城里的故宫中间,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是整个故宫的重点,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以整个故宫来说,那样庄严宏伟的气魄,那样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的体形风格,那样处理空间的艺术,那样的工程技术,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无可否认的,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的绝品,它是一组伟大的建筑杰作,它也是人类劳动创造史中放出异彩的奇迹之一。我们有充足的理由,为我们这“世界第一”而骄傲。(故宫是一组建筑杰作,它气魄庄严宏伟,既富于组织性又富于图画美,其空间艺术和工程技术高超,外表轮廓和平面布局之间构成统一的整体,故而赞其为“世界第一”。本段中“绝品”“杰作”“奇迹”三个词,洋溢着作者的自豪感)

三大殿的前面有两段作为序幕的布局,是值得注意的。第一段,由天安门,经端门到午门,两旁长列的“千步廊”是个严肃的开端。第二段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的小广场,更是一个美丽的前奏。(“前奏”本为音乐术语,用在这里新颖别致)这里一道弧形的金水河,和河上五道白石桥,在黄瓦红墙的气氛中,北望太和门的雄劲,这个环境适当地给三殿做了心理准备。

太和、中和、保和三座殿是前后排列着同立在一个庞大而崇高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称“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这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尺度的庭院围绕起来的。广庭气魄之大是无法形容的。庭院四周有廊屋,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四角有小角楼。这样的布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常见于美丽的唐宋壁画中。(“常见于美丽的唐宋壁画中”,言外之意是此种布局富于图画美)

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它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整个殿内外立着八十四根大柱。殿顶是重檐的“庑殿式”,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平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瓦顶,全部用黄色的琉璃瓦,光泽灿烂,同蓝色天空相辉映。底下彩画的横额和斗、朱漆柱、金锁窗,同白石阶基也作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殿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已有255岁,而结构整严,完好如初。内部渗金盘龙柱和上部梁藻井上的彩画虽稍剥落,但仍然华美动人。(介绍太和殿,突出其“大”与色彩之美。段末的“华美动人”生动地表现了太和殿内部装修的豪华)

中和殿在工字基台的中心,平面为正方形,宋元工字殿当中的“柱廊”竟蜕变而成了今天的亭子形的方殿。屋顶是单檐“攒尖顶”,“攒尖顶”有多种形式,其共同点是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上端用渗金圆顶为结束。此殿是清初顺治三年(1646)的原物,比太和殿又早五十余年。(进而介绍中和殿,重点解说其屋顶构造)

保和殿立在工字形殿基的北端,东西阔九间,每间尺度又都小于太和殿。上面是“歇山式”。“歇山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组成,形成两坡和四坡屋顶的混合形式。殿顶,它是明万历的“建极殿”原物,未经破坏或重建的。至今上面童柱上还留有“建极殿”标识。它是三殿中年壽最老的,已有337年的历史。(最后介绍保和殿,强调其“老”)

三大殿中的两殿,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略为低小的单位所造成的格局,是它美妙的特点。要用文字形容三殿是不可能的,而同时因环境之大,摄影镜头很难把握这三殿全部的雄姿。深刻的印象,必须亲自进到那动人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得到。(由衷地感叹文字难以形容以及“摄影镜头很难把握”,进一步激起读者亲临观赏的兴趣)

(选自《林徽因文集·建筑卷》,百花文艺出版社,有删改)

赏析

本篇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结构与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的布局及建筑特点。

文章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有机结合。平实说明主要表现为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如说明太和殿时写道:“它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整个殿内外立着八十四根大柱。”这里采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一方面使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生动说明的文句如“已有255岁”“它是三殿中年寿最老的”等,这些句子都将宫殿建筑拟人化了。

故宫木匠李永革

○刘冕

去年12月,李永革退休了。有人说他是故宫最后一位木匠。因为体制原因,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已经在2010年解散了。李永革却说:“故宫的木匠活儿往后还得有人干!”(联系下文看,“故宫最后一位木匠”并不是说故宫以后就没有木匠了,而是指以后不会再有列入正式编制的木匠了)

1975年,李永革从部队复员进故宫时,被分配到北京故宫工程队(故宫修缮技艺部前身)上班,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故宫第三代木匠。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守着这座木结构古建筑群,转了40年,修了40年。(此段写从业巧合:他一复员就进入故宫,从事了整整40年的古建筑修复工作)

刚进故宫时,从来不缺活儿,但李永革也说不清楚修的是哪座殿。反正,今天修个隔扇,明天补个桌子腿儿,师傅带着干什么就学什么。时间一长,李永革自己找窍门:“同样的事情,这个师傅讲得很清楚了,另一个师傅走过来又问‘明白吗,我还说‘不明白,于是又能听一遍。两个师傅从不同角度来讲,就加深了印象。”

1979年冬天,不适合室外工作了,师傅们会给他们讲授业务,李永革和20多名同伴坐在下面听。有一天,师傅问李永革:“周末都干吗去啊?”李永革说:“找战友玩。”“那别玩儿了,上我那儿听课去吧。”后来李永革明白,师傅瞅中了他和一位师兄,要给他俩开小灶。

第一讲就是学画线。木工成败有“三分画线七分做”的说法。画错一道线就是废掉一根大梁,画线之后不要马上锯,留下半天,过过脑子,复核尺寸。(木工活本就不容易,当好故宫的木匠就更有难度)“这是我第一次坐下来,学习故宫木匠的规矩。”师傅要求他们课上做一份笔记,临下课检查有没有错。回家之后,李永革再用碳素墨水的钢笔誊一份儿。(这几段写李永革学习努力:他虚心好学,创造机会从不同的师傅那里学本事)

1981年,故宫维修角楼,李永革主动报名。这次修缮,李永革接触了斗拱的做法。故宫的百年大修,也让李永革赶上了。包括武英殿试点工程、太和殿挑顶大修工程、慈宁宫落架大修工程、建福宫复建工程等重大项目,他都是工程负责人。(本段写李永革经验丰富:他参与和主持过故宫的多次大修,掌握了古建筑营造和修缮的复杂技艺)

干着干着,他突然发现身边的队友们头发都已悄然发白。47岁那年,李永革有一次爬脚手架,第一次觉得腿有点沉。他突然懂了,是时候把肚子里的东西传递下去了。

2007年,李永革从参与故宫第三次大修的工程队伍中选了10个不错的苗子,让第三代工匠带着来学习。然而随着大修告一段落,这些工人相继离开了故宫。

李永革寄予厚望的是后来修缮技艺部招到的15名学员,他们被分成瓦木和油石两组。这拨年轻人被第三代匠人精心呵护着。三年过去了,李永革很欣慰:“比我那会儿强。”

可是,他们现在还是面临两个问题:缺少参与大型工程练手的机会,也没有纳入故宫正式编制。“30多岁的人,都是拖家带口的,经济压力大。”到现在,15名学员走了小一半儿。(以上四段着重写李永革热心传承:在挑选年轻人,让老工匠负责教授古建筑营造和修缮技艺的过程中,他是积极的组织者。然而问题在于,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很聪明,学东西上手也很快,但要想让他们留下来,就不能不考虑很多现实因素,这些因素又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

“现如今,我们需要的是尽快教会手艺人什么是故宫规矩。”修古建筑是一辈子的事儿,每次都有没见过的东西,故宫的规矩就是遵守和尊重。李永革最近几年全国各地跑修缮工地,亲眼看见过外来施工队伍里一些工人极不专业的操作,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会出现在故宫里。“到时故宫就不是故宫了,我们要给子孙留下的是真东西,不是假文物。”(李永革现身说法,强调“要给子孙留下的是真东西”)

(选自《北京日报》2016年3月1日,有删改)

赏析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文章以确凿的事实、平实的語言描述传主事迹,使人物形象跃然纸面。文中“回家之后,李永革再用碳素墨水的钢笔誊一份儿”等细节,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猜你喜欢
太和殿大修木匠
My Travel Plan to Beijing
同行是冤家
紫禁城在1918
同行是冤家
同行是冤家
在太和殿听一种鸟鸣
太和殿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
木匠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