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丽
[摘 要] 随着徐宿淮盐高铁和连淮扬镇部分路段的即将开通,淮安将步入高铁时代,未来还有三条线路将在淮安交会。高铁时代的真正到来,给淮安带来正面的经济效应,同时也面临着负面的经济效应。在全面分析高铁经济效应的基础上,从经济战略、产业布局、高铁站及周边区域规划定位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应对高铁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切实推进淮安市经济发展。
[关键词] 高铁;经济效应;淮安市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3. 057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標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3- 0141- 02
0 引 言
具有京沪高铁第二通道功能的徐宿淮盐铁路将于2019年底通车;江苏中部贯穿南北的连淮扬镇铁路同时将实现分段通车;宁淮城际铁路已于9月20日开工,淮安就要步入崭新的高铁时代。此外沂淮铁路、合淮铁路都在规划推进中,未来这五条铁路将在淮安交汇,届时淮安将成为真正的国家铁路干线城、高铁枢纽城市。“高铁经济”是泛指依托高速铁路的综合优势,促使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以及消费群体、消费资料等消费要素,在高速铁路沿线站点实现优化配置和集聚发展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1]。高铁时代倒计时的淮安,面前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还有高铁所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充分认识并全面分析高铁对淮安社会经济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利用高铁效应,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1 高铁开通的正面效应
(1)同城效应。高铁的开通,可以有效地缩短高铁沿线城市彼此的到达时间。据相关研究,从可达性的提高比率来看,京沪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城市的可达性有显著提高,提高比率都超过50%,经济不发达城市可达性的提高最为显著[2]。徐宿淮盐高铁将缩短淮安与其他城市的可到达时间,淮安1小时可到徐州,2小时可达郑州,3小时可到北京;后续宁淮高铁的开通,淮安1小时可到南京,2小时可到上海。这些都大大提高了淮安与邻近一线、二线等城市的同城效应,增加了跨城活动与要素流动,提高了沿线城市之间的物流、人流的速度,那么相应的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流动也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
(2)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3]。作为苏北重要城市,高铁的开通会提升淮安交通枢纽的作用,届时作为贯通苏南、苏北,连接山东东部中部、江苏中部北部的交通节点,淮安会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物资及信息,淮安将再次成为重要的经济集聚地,并辐射周边。
(3)乘数效应。高铁的开通,带来交通的便利,物流速度提升,也会带动商业贸易、旅游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研究表明,巴黎至里昂的高速铁路建成后,带来的主要功能提升是商务活动与旅游[4]。高铁在增强淮安与周边城市、县城、乡镇(比如宿迁、盐城、连云港等地)的关联,起到一定的示范、聚集、吸引作用,产生一股比较强大的乘数效应。作为城市不断发展完善,商贸活动逐渐增加,基础教育优异的苏北中心城市之一,淮安是苏北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4)形象效应。高铁的开通会提升沿线城市的知名度,拥有“运河之都”之称的淮安,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曾经在历史上繁盛一时,但随着运河运输地位的降低淮安城市地位也急剧下降。改革开放后,苏南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贫穷的帽子依然待在苏北腹地城市的头上,“地无寸铁”的现实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2005年7月1日,淮安站才开通直通旅客列车,这已经远远的迟于京沪线上苏南各个城市。2011年6月京沪高铁的开通,更是拉开了苏北(徐州除外)与苏南出行速度之间的差异。交通的不便,使城市的发展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有直接的,比如许多的商贸活动,客户一听淮安不能高铁直达,便退缩了;也有间接的,商贸活动、旅游活动的稀少,影响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动。未来高铁的开通,切实可行提高与外界的交流,走出去同时也能引进来,可以提升淮安城市形象,让外地人能真正到淮安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运河之都、淮扬菜之城,切实提升城市形象。2 高铁开通的负面效应
(1)虹吸效应。高铁的建成也是一把双刃剑,国外的高铁建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会发现人口、资源、资金流向了中心大城市,对沿线的小城市造成了很大的虹吸效应,像一个巨大的管道一样。这对于淮安这个地处苏北,经济排名全省靠后的城市来说,江苏省内第11位,之后是连云港和宿迁,是一个较大的威胁与挑战。本来淮安人口流动就以往苏南为主,高铁的开通,方便了淮安与其他周边大城市的交流,同时淮安房价较南京、上海低许多,“居住在淮安、就业在苏南”,这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2)过道效应。高铁还有一种过道效应也是需要警惕无法完全避免的,高度的通行速度,使得物流、人流、资金流变成了穿堂风,只是经过没有停留,没有起到积极的经济拉动的效应。同样高铁站及其周边区域的建设与定位也是这样的,远离市区的高铁站及配套的高铁新区,很容易就成为来往的过道,客流量也不少,但是却没有停留下来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3)错配效应。高铁是大的基础工程,它的兴建,会对原有的城市规划、交通的规划、产业结构布局起到一定的影响,产生错配效应。同时,高铁的建成,后期的高铁站及所在区域的配套、交通的衔接、产业的调整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淮安高铁站建在全新的高铁商务区,该区域与市区汽车南站、汽车北站、火车站、涟水机场及周边区县的交通衔接都是要首要考虑的问题,高铁速度快,但到高铁站的速度如果提升不上去,也会影响出行效率。
(4)冲击效应。高速铁路最有竞争力的距离约为500—600公里[4]。同时高铁作为一种高速、安全、舒适,受天气影响较低、准点率高的交通工具,对于客运线路相同的民航、长途客运的冲击会比较大。民航存在受天气影响大、误点率高,虽然安全性高但部分潜在乘客存在安全隐忧;长途客运价格便宜,但舒适度较高铁差。因此,高铁的开通,势必会改变现有交通出行的格局,相应的交通部门要调整策略,以应对高铁的冲击。
3 高铁背景下淮安加快发展的对策
(1)统筹谋划经济发展战略,与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布局相协调。淮安经济发展战略既要在国家发展战略,江苏省发展战略下制定,还要同周边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南京有所区分与不同,挖掘自己的长处,布局谋划。江苏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苏中地区也加入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省里又以南通、盐城、连云港三市来共同构建沿海经济带,将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来打造,对淮安的定位与指导思想是:构建以淮安、宿迁和里下河地区为依托的江淮生态经济区[5]。高铁的开通,将淮安与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相联通,未来还要与镇江、南京、上海相联通,跨地区的合作将越来越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谋出路是优先的选择。
(2)统筹高铁沿线产业布局,加速区域融合发展。统筹产业布局,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高铁沿线城市的产业布局应该尽量有区分,利用自身的历史、地理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过于雷同,浪费资源,以避免城市之间的竞争。淮安市在省委、省政府“1+3”主体功能区布局的指导思想下,大力推进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目标,聚焦现代物流、现代商贸、生态文旅三大服务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利用淮安市自身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吸引人才、资金、企业正向流动。
(3)合理规规划高铁站的建设及周边区域的定位布局。按照高铁新城(区)与主城空间关系来分,主要有“半独立式”“独立式”“卫星城式”3种空间发展模式,建设中的淮安市高铁站位于市区东南侧,与主城区距离较远,属于“独立式”空间发展模式[6]。淮安高铁站,是连接连淮扬镇铁路、徐宿淮盐铁路、宁淮城际铁路、京沪高铁二线(淮临段)、合淮铁路多条高等级铁路的全国铁路客运枢纽站。高铁站所在区域规划建设高铁商务区,将打造集交通枢纽、商务办公、星级宾馆、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片区。该区域离主城区较远,为拆迁地块,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才能把人流、客流吸引过去。高铁站与长途客运、主城区公共交通、出租车等的衔接,高铁商务区规划小区配套教育资源的建设,商务活动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实施等,都会成为影响该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结 语
高铁的开通,淮安市面前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充分的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认清高铁可能带来的正面、负面经济效应,合作共赢、寻求自身发展出路,夯实基础、提升环境、制定优惠政策,不断吸引外来各种资源,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主要参考文献
[1]卢旭,许豪.高铁经济下沿線中小城市发展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10):120.
[2]王春慧,甄峰,杨梅.京沪高铁对沿线地区可达性的影响评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7-101.
[3]胡丽. 三峡库区小城镇资源集聚与配置途径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4.
[4]刘继广,沈志群.高铁经济:城市转型的新动力[J].广东社会科学,2011(3):20-26.
[5]林环,孔令君,樊丽萍.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作细谈江苏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优势与合作构想[N].解放日报,2018-06-14.
[6]王敏.国内外高铁新城(区)建设对淮安高铁新城的启示[J].现代装饰理论,2016(12):187-188.
[7]李想,杨英法.高铁经济效应的两面性及对策[J].云南社会科学,2014(2):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