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球妈妈
虽然我和老公相识于微时,但还不至于青梅竹马,所以对他幼年时期的故事总是好奇不已,婆婆又特别喜欢讲那些“老皇历”。可以说,我们的育儿过程有很多值得欣慰的部分都是踩着老公“苦难”的童年过来的。其中,关于“讲道理”,有几件小事还蛮值得回味和深思的。
第一件事是这样的:4岁的老公跟着婆婆到邻市走亲戚,同时参加一场婚宴,出完礼金之后,当时的婆婆身上只剩10元钱了,回家的路费应该是6~8元。婆婆想着难得出来一趟,便带孩子在市里唯一的商场逛逛,见见世面,看看有啥新奇的小零嘴可以买给他尝尝。哪晓得零嘴没有看上的,某人看中了一款玩具枪,标价5元钱。婆婆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不买,一是觉得不值,二是买了的话回家的路费就不够了,再说家里的亲戚随随便便做个木头枪都比这个好看实用。婆婆也将这一番思考跟年幼的某人作了详细解释。可是,人家眼一闭、嘴一张,啥也不听,不买就哭,并且怎么拉都拉不走。据说最后哭到尿了裤子依然坚持要那把枪……婆婆最后不仅买了那把枪,还买了条新裤子,回家的路费是跟亲戚借的。
第二件事是某人5岁的时候发生的:当时婆婆做一点小生意,特别忙。某个星期天,实在托不到人照看孩子,婆婆只能带着某人一起出门,可她担着一担货物,后背上还背着一个大背包,根本腾不出手牵孩子,只能让他跟在后面慢慢走。好巧不巧,路上遇到一个熟悉的小姐姐,当时可能十五六岁,某人一看来劲了——妈妈可以腾出手抱我了。于是故伎重演,眼一闭、嘴一张就哭,非要妈妈把货担给那个小姐姐帮忙挑,然后妈妈抱他走,不抱就不走了。婆婆跟他讲,小姐姐还小,货担特别重,人家根本就挑不动。再说,跟人家也不是特别熟的关系呀。可是某人哪里肯听,不管不顾,毅然决然站在路中央放声大哭,婆婆又气又急,还要赶着去做生意呢,于是在某人屁股上象征性地打了几下,结果没有凑效,忍无可忍之际,一脚踢开,某人滚到了大路旁的沟渠中,哭得更加惨烈了。婆婆没办法,并没有立即抱他上来,而是请那个小姐姐在路边看着,自己把货担和背包送到店里面,然后才急匆匆地折返回来带他,当然也没有抱,而是让某人乖乖地跟在后面走路。
如今再回忆起这些事儿,老公说第一件事情他真的不太记得了,但是第二件事记忆深刻,四五岁的孩子其实记事能力是有限的,全都不记得才正常,可老公说他始终忘不了婆婆折返回来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样子,可能从那以后那个“讲道理”的孩子就慢慢成长起来了吧。
幼年的孩子也许不能做到真听,但是真看、真体验会随着时光的积累給予他们成长的馈赠,“道理”便会在这岁月中悄然滋生、堆叠、伸展,丰盈了生活,温柔了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