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园林植物防寒措施调研

2020-04-22 04:30闫建兴
现代园艺 2020年7期
关键词:西府无纺布园林植物

陈 博,闫建兴

(1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北京 102442;2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0096)

1 城市开展园林植物防寒研究的积极意义

我国北方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及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园林植物极易发生低温伤害现象;如果不加以保护,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园林植物需要进行越冬防护,才能保证其健壮生长。

1.1 低温伤害的类型及表现

根据低温对园林植物伤害的机理,主要分为冻害、冻旱和寒害3 种类型。而北方地区常见的低温伤害为冻害和冻旱。

1.1.1 冻害。冻害是植物在休眠期受0℃以下低温,使细胞、组织、器官受到伤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是组织内部结冰引起的伤害[1]。冻害主要表现为芽干缩不萌发、枝条受冻部分变色、树木主干纵裂等现象。其中,根颈进入休眠最晚,解除休眠最早,因此极易受冻。受冻时,会造成环形带状损伤,常引起树势衰弱或整株死亡。根系无休眠期,其形成层最易受冻,受冻后变褐色。

1.1.2 冻旱。冻旱是另一种常见的低温伤害,是因土壤冻结,根系吸水能力下降,而地上部分枝、芽及常绿树的叶片仍在进行蒸腾作用,最终植株体内因水分平衡被破坏引起枝叶干枯、脱落甚至植株死亡[1]。常绿树受冻旱威胁较大。冬季或早春晴朗时,短期的回暖会加速地上部分蒸腾,此时冻旱极易发生。

1.2 北京地区园林植物防寒的现状

北京地区园林植物的防寒主要针对南种北移苗木、新移栽苗木、露地栽培的2 年生和多年生花卉以及不耐寒苗木[2]。越冬防寒主要遵循以下3 点技术原则[3]:①适地适树,即从一开始就选用抗寒力强的树种进行栽植,或是塑造良好的小气候保护。②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抗寒性,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备。③加强树体保护,减少冻害发生。

针对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对于乔灌苗木主要采取灌冻水、培土、涂白、修剪、主干包扎、全株包裹、搭设风障等方法,对于地被草坪通常采用灌冻水、培土、盖无纺布的方法。有些情况需要单一的防寒措施即可,有些情况需要多种防护措施综合应用,目前关于园林植物防寒措施的概述性介绍较多[4-6],分类且具体介绍的研究鲜有报道。

在北方园林冬季的养护管理工作中,采取合理的防寒技术对于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冬季温度骤降,一旦防寒技术没做到位,就会给植物带来严重损伤,甚至导致植物死亡。不同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程度的防护措施,尽量做到行之有效、操作简单、环境友好。因而对北京典型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的主要防寒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各种防寒措施应用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局限性,为北方地区冬季园林绿地的科学养护提供指导和借鉴。

2 园林植物防寒措施调查地点和方法

2.1 调查地点的选择

2.1.1 北京植物园。北京植物园位于京西香山脚下,植物种类丰富,防寒措施多样。园内引种栽培植物10000余种,近150 万株,占地60hm2左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植物园。

2.1.2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全园占地面积56.56hm2,兼具生态美化作用,防寒性强。是一座融古代与现代造园艺术为一体的,以突出中华民族“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新型城市园林。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

2.1.3 长安街。长安街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宽的街道,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街道,阅兵仪式都会在这里举行。因而长安街的植物养护水平应该比较高。

2.1.4 崇文门内大街。崇文门内大街北起建国门内大街,南到崇文门西大街。元大都在今崇文门稍北处建“文明门”。崇文门内大街西侧有同仁医院、东单公园、东单体育场,也是一条重要的街道。

2.1.5 复兴门北大街。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西部的一条大街,北京二环路的组成部分,重要的交通干道。

2.2 调查方法

主要调查街道绿地及行道树的防寒措施。选取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园林绿地,不同条件下的园林植物,应采用不同的防寒措施。按照设计的乔灌草植物防寒措施调查表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具体的防护措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绿地类型园林植物防寒措施

3.1.1 北京植物园。①常规防护措施:浇冻水、搭风障、培土、割秆(荷兰菊等地被植物)、修剪(见图1)、无纺布包裹(见图2)。②综合防护措施:此方式适于抗寒能力特别差的植物。比如,新植竹子,需要灌冻水,四面搭风障。搭风障的方法为先搭好支架,在支架上先缠草席,再用无纺布进行包裹(图3)。

图1 修剪防寒

图2 无纺布包裹防寒

图3 竹子风障的搭建过程

3.1.2 陶然亭公园。①常规防护措施:浇冻水、搭风障、培土、修剪、无纺布包裹、防寒布包裹。②改进的防护措施:塑料布包裹、麻布包裹。如西府海棠,灌冻水,培土,四面风障三面无纺布,顶面塑料布,地径20cm 缠草绳(见图4)。春季风大,使海棠适应能力下降,搭风障可以有效地减弱风速,提高树体周围温度,利于土壤保墒,预防生理干旱,塑料布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保证西府海棠的安全越冬;白皮松缠麻布(见图5),以保湿,防寒,减少树干冻裂。

3.1.3 长安街。浇冻水、塑料布+防寒布包裹。如玉兰采用的防寒措施包括浇冻水,再用防寒布包裹。

图4 西府海棠搭风障防寒

图5 白皮松缠麻布

3.1.4 崇文门内大街。主要的防护措施是浇冻水,例如西府海棠、国槐的抗寒性较强,在北京可以露地过冬,浇冻水主要是防止生理干旱的问题。

3.1.5 复兴门北大街。浇冻水、涂白、修剪、无纺布包裹、培土。对月季主要应用了修剪和培土的方式(图6)。

图6 月季培土防寒

3.2 不同绿地类型园林植物防寒措施差异分析

3.2.1 大叶黄杨等规则形绿篱的全株包裹法。调查发现,被调查地区的大叶黄杨均采用了全株包裹法进行防寒保护,因此结合实例详细解释这种方法,具体操作如下:用木条和捆绳沿绿篱边缘构建出保护框架;以框架作支撑,将无纺布沿框架边缘缝合在其上;整理无纺布缝制不严实的部分和与地面相接的部分,防止大风破坏和低温侵袭。

图7 绿篱全株包裹

3.2.2 抗寒能力不同的植物采用不同的防寒措施。耐寒力强的植物,不需要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如连翘、紫叶小檗、圆柏、榆树、棣棠;较耐寒的植物,用细草绳缠绕树干和无纺布双层包裹树干,如悬铃木、玉兰;较耐寒、长势良好植物,入冬前修剪,用无纺布包裹树干,如山桃、西府海棠;较耐寒树体高大的植物,立支架,围堰,如雪松。

4 结论与讨论

全株包裹效果最佳,但可根据树体的适应能力,保护强度从根部到枝端依次减弱,根部和根颈需要的保护最强。防护的树种多为小乔木和花灌木,大乔木若不是新植或是外来树种,其越冬防护管理较简单。每种保护措施往往不是单独存在,多是和其他保护措施配合使用,以达到相辅相成、互补不足的作用。

猜你喜欢
西府无纺布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我爱西府海棠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建立园林植物的遗传转化体系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西府海棠
浅谈“西府兵”的作用
浅谈园林植物的作用及规划原则
论无纺布染色生产线设备研发
无纺布在油菜育苗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