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一些新技术都能被有效应用在种植业中。当前,由于区域条件的限制,许多地区需要采用共作技术才能取得良好的生产效果,如比较常见的稻虾共作技术在沿淮地区得到了广泛运用。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沿淮地区稻虾共作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虾;共作;沿淮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11;S966.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5--2
最近几年,沿淮地区利用资源优势,开展水产养殖和稻田种植结合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升了地区经济收入,同时有利于养殖业和种植行业共同发展。
1 稻田选择与处理
在稻田的选择上,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优秀的地区,同时要保证地区不会受到重工业污染,还要利于排灌,以提升其保水性。稻田面积控制在0.667~1.333 hm2
即可,沿稻田边缘地区8.0 m处进行开沟,堤脚约为
1.0 m左右,沟宽为4.0 m,并控制好坡比。再利用环形沟挖出的泥土进行加固,并让田埂高于稻田0.5 m左右,顶部为2.0~3.0 m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需要设置防逃设备,同时利用彩钢瓦进行制作,将进水和排水设施分别放置在稻田两端,进水渠道需要建立在稻田田埂一端,并搭配0.841 mm长型网进行过滤,这样能防止生物进入稻田破坏庄稼。
2 虾饲养管理
2.1 晒塘种草及消毒
通常,每年10月水稻收割完成后需要处理池塘,将其晒干,用氧化钙进行全面消毒,并放水10~12 cm。在第2年春季前,向田间种植藻类植物,种植方法为每隔
3 m种植一排,同时要空留出虾的位置,一直种植到沟边。要保证植物种植面积占稻田面积的50%左右,有利于虾的生长,保证虾的整体品质,同时能節省饲料,提升经济效益。
2.2 虾种选择与投放
通常,10月末稻田整理完成后,可以向田间投放虾种,选用30 g左右的虾最好,按照种植密度来进行投放,同时要控制好雌雄比,尽量保持在3∶1。购买虾种时,尽量选择离种植地区较近的市场进行购买,并提前用盐水对虾种进行浸泡,保证虾种的存活率,同时达到消毒效果。
2.3 饲料投喂
在3月,可以利用农家肥进行施肥,通常农家肥使用量应控制在125 kg左右,将编织袋直接放在环沟内,这样能减少有害物质对水资源的影响。水温控制在15 ℃以上时,藻类植物可以为虾提供大量的食物,再搭配杂鱼、螺蛳等饲料;水温超过5 ℃以上时,虾会浮出来进行活动,此时需要加大饲料投喂量,保证虾能摄取足够的食量,补充自身能量[1]。
2.4 水质控制和病虫害防控
每年4月后,气温会不断升高,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湿度也会发生变化,会加快病菌和病毒的传播速度。为此,养殖户需要对稻田的水质进行调控。4月中旬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利用EM生态菌进行区域消毒,7 d左右进行一次,保证水质清洁。同时,要做好换水工作,保证虾能正常生长。
夏季是虾病高发期,此时养殖户应注意水质情况。氨氮及亚硝酸对生物的影响较大,养殖户应时刻对水质进行检测,以防氨氮和亚硝酸过多,并根据时间定期在水底注入二氧化氯,并搭配EM生态菌进行调水,保证水质安全,从而保证虾能正常生长。
3 水稻栽培管理
3.1 水稻品种的选择
水稻与虾共养时,尽量采取一年只种一次的水稻品种。尽量选取叶片角度小、抗病虫能力强的水稻品种,使其达到相应的要求。
3.2 稻田整理
6月,应捕获虾塘中的成品虾,将排水排放至环沟内,将水层控制在5 cm以下,并施肥15 kg。
3.3 秧苗移植
秧苗一般在6月中旬开始移植,养虾稻田宜提早10 d
进行,采取浅水栽插、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的方法。移栽密度以30 cm×15 cm为宜,确保虾的生长环境通风透气性良好。
3.4 围埂建造
在靠近虾的附近上围高度30 cm、宽度20 cm的墙埂,将环沟和稻田之间进行隔离。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整理稻田的时间,防止小龙虾因长时间密度过大而产生负面效应[2]。
3.5 水位控制
插秧完成后,应适当增加注水量,以保证虾的活动范围。9月底,应逐步开展排水,平均每3 d排放一次,将水位控制20 cm左右即可,这样能提高小龙虾的产量。进入3月后,要加深水位,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小龙虾正常生长。
4 结语
当前,稻虾共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共作技术,能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同时能给农业户创造较好的利润。为此,应采取先进的稻虾共作技术,保证虾和水稻正常生长,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佀国涵,彭成林,徐祥玉,等.稻虾共作模式对涝渍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1):61-68.
[2]曹凑贵,江洋,汪金平,等.稻虾共作模式的“双刃性”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9):1245-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