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风平 张若楠 侯宇江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农村社区空间格局和空间功能发生变化,村民原有生活空间也会发生改变。本文以山西省临县碛口村为例,运用半结构访谈方法并借助SPSS 20.0,探究旅游开发前后碛口村民居住空间、休闲交往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三方面的空间结构变化及村民对这些变化的满意度。结果发现:①居住空间变化表现在房屋建筑风格、建材体量、形态的相似性被打破,居住功能从单一向多元转变;②休闲交往空间变化表现在休闲方式多样化、社交对象多元化、休闲交往场所从私密型向开放型转变;③公共服务空间变化表现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碛口村民对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的排序为居住空间变化(3.45)<休闲交往空间变化(3.70)<公共服务空间变化(4.62)。不同人群对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存在差异,这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是否参与旅游经营活动有关。
[关键词] 乡村旅游;生活空间;满意度;碛口村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1-10-5
乡村是人类文明的根基所在,乡村的魅力在于其区别于城市的农耕美和原生态,游憩价值高。近年来,乡村越来越受到城市旅游者的青睐。乡村旅游不仅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社会文化的重构[1]。旅游开发给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带来影响,旅游绅士化是一种典型现象[2]。张娟等解释了乡村旅游绅士化给乡村带来的一系列变化[3]。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场域理论、空间重构理论等被用来解释旅游活动给目的地带来的空间变化。从时间地理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农户的空间行为来揭示空间变化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4]。目前,学者对旅游带来的空间变化和村民行为研究较多,但关注村民态度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旅游给乡村带来的空间变化出发,探究村民对空间变化的满意度,村民满意度研究将有利于农村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由此,可构建乡村旅游驱动下村民生活空间变化及满意度研究框架(见图1)。
自2006年景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山西省临县碛口村旅游业逐步走向正规化道路。因此,本研究以2006年为临界时间点,将2006年以前设定为旅游发展前阶段,2006年至今为旅游发展后阶段,研究碛口村旅游开发前后生活空间的变化。课题组成员于2019年1月9—11日对碛口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碛口村旅游业有明显的淡旺季,淡季时大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在农村的村民为中老年人,他们是对碛口村空间变化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受者,本次调查人数共60人。收回问卷60份,删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4份,可用于研究分析的问卷56份,问卷有效率93.3%。
1 生活空间组成
本文基于日本学者荒井良雄提出生活空间的概念,即生活空间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空间上的分布[5],从村民生活行为角度出发,将生活空间划分为三项子空间:居住空间、休闲交往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
居住空间是以住屋和院落为主体的空间形态和物质承载。居住空间的形成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基础和历史文化,其发展变化受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休闲交往空间是村民进行聚集、停留、攀谈、游戏或其他户外运动等活动的场所。传统的休闲交往空间一般包括村民自家宅院、邻家宅院、小巷里、公共活动中心、广场、饭店、超市和河边等地点。公共服务空间是指政府部门为了满足村民的公共需要而提供的设施和场所。与城市相比,村镇公共服务空间规模较小、功能简单。有些公共服务空间同时伴有村民休闲社交场所的功能。
2 旅游影响下碛口村村民生活空间变化
2.1 碛口村概况
碛口村位于临县的黄河东岸,是一个以黄河风光、晋商文化、窑洞民居、民俗风情为特色的历史农村,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1999年,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碛口村列为“山西省风景名胜区”,碛口村旅游业出现萌芽。2006年,碛口景区管理局成立,碛口村旅游业逐步走向规范化。经过20年的发展,碛口村成为全国著名的免收门票的开放式乡村旅游地。
2.2 旅游发展前后碛口村村民生活空间变化
2.2.1 居住空间变化
2.2.1.1 房屋建筑风格、建材体量、形态的相似性被打破。在未发展旅游业之前,碛口村村民的住房以土窑洞和石窑洞为主,建筑材料均就地取材,来自该村依托的卧虎山。自发展旅游业以来,在村东部,很多房屋在原先的基础上加建、改建,新建房屋的建筑材料采用砖、水泥和混凝土。磧口村窑洞比例由68.6%下降至58.8%,砖瓦房比例由21.6%上升至27.5%,楼房从无到有。
2.2.1.2 居住功能从单一向多元转变。碛口村发展旅游业后,住宅单一居住功能比例下降了23.6%,居住和商用功能兼具比例由17.6%增加至45.1%。住宅原是私人空间,随着院落内部空间结构的改变,隐秘、密封的空间界限被打破,住宅出现新的功能,24.1%成为满足游客休憩的特色客房,25.9%成为满足游客用餐的餐厅,6.9%成为满足游客娱乐放松的酒吧等。原先单一居住空间转变为现在的经济生产空间,空间功能日益多元化。
2.2.2 休闲交往空间变化
2.2.2.1 休闲方式多样化。参考国内外已有分类体系,本文将村民日常休闲娱乐方式分为消遣型和学习发展型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娱乐型、休息型和体育健身型三大亚类,后者分为个人发展型和社会发展型2个亚类(见表1)。
碛口村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村民经济收入提高,村民休闲娱乐方式多样化,由原先以娱乐型(80.75%)和休息型(12.84%)为主,转变为以娱乐型(58.47%)和体育健身型(13.08%)为主,社会发展型从无到有,占比6.5%(见图2a和图2b)。休闲活动方面,上网、旅游、运动健身跳舞和参加公共活动等休闲活动方式从无到有,上网占比12.24%,旅游占比2.53%,运动健身跳舞占比4.65%(见图2a和图2b)。可见,发展旅游业以来,村民休闲偏向健身、旅游等养生活动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公共活动。
2.2.2.2 社交对象多元化。社会交往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村民的社交对象直接影响村民对社会交往的满意度[6]。发展旅游业之前,碛口村村民的社交对象主要是邻居(86.8%)、亲戚(81.1%)和朋友(81.1%)。发展旅游业之后,村民的主要社交对象除邻居、亲戚和朋友外,行业伙伴占比35.8%,游客占比51.0%。村民社会交往由以地缘、亲缘和趣缘为主,转变为地缘、亲缘、趣缘和业缘并重。
2.2.2.3 休闲交往场所转移。发展旅游业之前,村民休闲交往场所是自己家中(84.9%)、邻居家中(64.2%)和院门口小巷里(73.6%),以私密型和半开放型空间为主。发展旅游业之后,村民休闲交往场所除私密型和半开放型空间外,增加村里的公共活动中心(35.8%)、工作地点(35.8%)、离家不远的商场超市(35.8%)和旅游景点附近(50.3%)等地点,这类空间属于开放性空间。从相对封闭的私密型空间进入半开放空间,再逐步向完全开敞、自由的开放型空间转移,这一转变井然有序。
2.2.3 公共服务空间变化
2.2.3.1 基础设施完善。碛口村发展旅游业之后,完成基础路面建设3 624 m2。沿黄公路成为碛口村核心区道路和景区出入境主干道,农村原先的活动中心和几百年来的出入农村主要通道被改变。在环境卫生保障方面,在旅游业发展之前,碛口村没有相对完整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一家一个露天茅坑随意散落在街道周边或黄河岸边。如今,碛口村共配备专职保洁员86名、公共厕所5处,建立垃圾填埋场。
2.2.3.2 公共服务设施增加。开发旅游业之前,碛口村黑龙庙、戏台是典型公共建筑,承载晋商文化、宗教信仰。自发展旅游业以来,碛口村建立中市街和东市街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骆驼广场、麒麟滩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建有中老年秧歌队、书屋等,扩大了村民的公共服务空间区域,丰富了公共服务空间的内容和功能。
3 村民对生活空间变化的满意度
村民对生活空间变化的满意度是村民对其生活空间变化的感受及其主观评价。对满意度的调查采用Likert 5分量表,每个变量设有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5种选择类别,分值分别为5、4、3、2分和1分,等级评分值在1.0~2.4分表示不满意,2.5~3.4分表示中立,3.5~5.0表示满意,共设置9项变量(见表2)。
3.1 村民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维度分析
本文采取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来考察碛口村村民对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的结构特征。首先,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信度采用克伦巴赫Alpha(α)信度系数法检测数据的可靠性。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值为0.744,说明量表的数据信度较好。效度应用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KMO值为0.633,Bartlett球体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79.676,自由度为36,显著性為0.000<0.5,说明样本效度合格,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按照最大方差法旋转提取公因子。旋转在4次迭代后收敛,旋转后指标的因子载荷量均介于0.6~0.9,表3显示因子载荷量大于0.5的结果。得到3个主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1.343%。第一主因子贡献率为25.956%,在住房面积更宽敞、房屋建筑质量更好、装修样式更美丽上因子载荷系数较高,反映居住空间变化状况;第二主因子贡献率为22.405%,在休闲活动类型更丰富、拥有了新的社交圈、休闲社交地点选择更多上因子载荷系数较高,反映休闲交往空间变化状况;第三主因子贡献率为22.982%,在交通服务设施更完善,环境卫生更好、文化宣传提升上因子载荷系数较高,反映公共服务空间变化状况。村民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存在3个维度感知评价因素,分别为居住空间变化、休闲交往空间变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变化。
经过计算得出,碛口村村民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得分总均值为3.92,整体满意度较高,各维度存在差异。其中,居住空间变化得分低于3.5分,满意度为“一般”;公共服务空间变化得分最高。得分均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序为居住空间变化(3.45)<休闲交往空间变化(3.70)<公共服务空间变化(4.62)。
3.2 村民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差异性特征
运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上述3个评价维度为待检测变量,分析其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和旅游参与属性上的差异情况。二分类变量和多分类变量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法和Kruskal-Wams H法,计算结果见表4。
3.2.1 村民对居住空间变化满意度的差异性。村民对居住空间变化满意度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是否参与旅游经营分别在0.02、0.03、0.0和0.0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满意度随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增长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微型波动。家庭年收入越高的村民,满意度越高(见图3)。参与旅游经营村民满意度平均得分为4.02分,高于未参与旅游经营村民(3.06分)。
3.2.2 村民对休闲交往空间变化满意度的差异性。村民对休闲交往空间变化满意度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是否参与旅游经营分别在0.0、0.0、0.01和0.03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满意度随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年收入的增长逐渐升高;年龄越高,满意度越低(见图4)。参与旅游经营的村民(4.03分)比未参与旅游经营的村民(3.22分)满意度得分高。
3.2.3 村民对公共服务空间变化满意度的差异性。村民对公共服务空间变化满意度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是否参与旅游经营分别在0.01、0.01、0.0和0.0的显著性水平下差异显著。满意度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满意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家庭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民满意度相较于其他收入阶段的村民较低(见图5)。参与旅游经营的村民满意度(4.80分)高于未参与旅游经营的村民(3.91分)。
4 结论
开发旅游业之后,碛口村村民居住空间、休闲交往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3个方面的变化趋向良好。不同人群对于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存在差异,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和是否参与旅游经营活动有关。碛口村村民生活空间变化满意度在各维度存在差异,满意度得分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居住空间变化<休闲交往空间变化<公共服务空间变化。这说明目前旅游业的开发较注重公共服务空间的建设和完善,在居住空间建设方面仍需改进。
参考文献
[1]肖宏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1(6):16-26.
[2]Gotham K. Tourism Gentrification: The case of New Orleans Vieux Carre (French Quarter)[J].Urban Studies,2005(7):1099-1121.
[3]张娟,王茂军.乡村绅士化进程中旅游型村落生活空间重塑特征研究:以北京爨底下村为例[J].人文地理,2017(2):143-150.
[4]申悦,塔娜,柴彦威.基于生活空间与活动空间视角的郊区空间研究框架[J].人文地理,2017(4):1-6.
[5]Arai Yoshio. The circle area and phase space of activity behavior[J].Regional Development,1985(10):45-56.
[6]曾文.转型期城市村民生活空间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