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 要] 云南省以梯田种植传统水稻品种和杂交稻为主,水稻生产中所施肥料以化肥和有机肥为主,其中稻田秸秆还田是有机肥的主要施加方式。秸秆还田在云南省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技术在云南省已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但是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上优点和缺点并存。本文以云南省的农业环境为对象,对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秸秆还田;优点;缺点;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 S1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02-103-2
秸秆还田技术在云南省的使用率较高,该技术有利于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肥力,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在云南省,农民通常会把大豆秸秆、棉花秸秆及玉米秸秆还田,将秸秆作为化肥的替代物,既环保又可提高农作物品质。然而,秸秆还田技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会导致农作物死苗和减产。
1 云南省农业生产概况
云南省的农田种植以梯田为主。以云南省某地区为例,梯田土壤pH值在6.58~6.89,平均值为6.75,总体呈弱酸性;有机物含量在25.78~43.29 g/kg,平均为34.55 g/kg;含氮量为0.69~2.65 g/kg,平均为1.67 g/kg[1]。在土地有限的条件下,为了种植更多的农作物,云南人民开垦了梯田,这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梯田距今为止已经有1 300多年的历史。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绿色环保理念越来越强,对农产品有了更高的追求。云南省在政府扶持和各企业的协作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用秸秆还田的方式替代化肥,将生态资源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2 秸秆还田的必要性
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大量营养成分的支持,农作物对土壤肥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云南省农户更多地使用秸秆还田的环保方式种植优质农作物。在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下,云南省一些地区在电商平台上售卖绿色农产品,增加了当地农业收入,一些地区已经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因此,云南省农户要利用好秸秆还田技术,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农业[2]。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会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越来越少,若不及时施肥,土地会变得越来越贫瘠。施用化肥难以快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施用农家肥是增加土壤肥沃度的有效手段。
秸秆还田技术能让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矿物质成分和有机物质处于平衡状态,不但能保肥,还能增肥,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保留更多的水分。土壤结构在秸秆粉末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土壤的物理性质更适合农作物生长[3]。秸秆粉末和腐熟秸秆能产生微生物,微生物的活性能抑制杂草生长。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能中和土壤酸碱性,确保土壤更适合农作物生长。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能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提高土壤的生态性。数据显示,在云南省,667 m2梯田中生长的秸秆的1/2用于还田,土壤将会增加约400 kg有机物质、24 kg碳酸氢铵、22 kg磷酸二氢钙和石膏混合物、13 kg氯化钾。秸秆还田是实现生态循环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农作废弃物的二次利用,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农户的种植成本,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在云南省,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秸秆机械化还田并不普及,当地农户要根据地理特征采用更合理的秸秆还田技术。
3 秸秆还田的方式及利弊
3.1 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
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是将收获的农作物秸秆用粉碎机粉碎,并播撒在耕地中,再将其翻压至土壤中,以达到将秸秆中的营养成分渗入土壤的目的[4]。但是,这种技术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如果秸秆还田时播撒的秸秆过多或者秸秆翻压至土中不均匀,大量秸秆堆叠导致土壤微生物产生,土壤微生物抢夺农作物幼苗的养分,幼苗获取的养分不足則会出现黄苗、死苗现象,最终造成农作物减产。为了确保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稳定,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的,农民在使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时,需要控制好播撒量,以667 m2梯田粉碎翻压300 kg秸秆为标准。为了确保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效果,最好增施氮肥和磷肥调节梯田的养分。但是,云南省经济落后,大部分农民认为这样增加了成本,不愿意二次施肥。二是秸秆粉碎翻压还田会导致梯田土壤结构不稳定、土壤疏松,种子不能紧密地埋在土壤中,造成农作物的根茎抓不牢土壤。针对这种情况,农民要适当灌水,增加土壤黏性。或者以外力碾压的方式,让土壤变得更加紧实,确保种子能正常发芽。还可以控制秸秆的粉碎程度,让秸秆变得更为细密。三是秸秆不可避免地会携带一些虫卵或者菌落,虫卵和菌落不能被粉碎机刀片所消灭,当秸秆粉末被翻压至土壤中,其携带的虫卵和菌落也进入土壤中,导致农作物出现虫害,针对这种情况难以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5]。四是云南省梯田地势不平坦,且梯田面积有限,大型机械难以开展作业,而适用于小面积田地的秸秆机械成本高,很少有农民选择使用。
3.2 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相比于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来说,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少了翻压步骤,农民只需将粉碎后的秸秆播撒在土体表面,覆盖土层即可。这种方式能保持土壤湿度,确保种子发芽及生长的水分充足且水分不蒸发,秸秆粉末腐烂后会生长出微生物,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但是,秸秆粉末覆盖土壤会影响土壤灌溉效果,大量的水在灌溉过程中会被浪费,播种效率低下。因此,秸秆覆盖还田技术适用于北方地区及干旱地区。然而,云南省属于多雨地区,气候温润,土壤湿度大,这种方法在当地的实用性较差。
3.3 堆沤还田技术
堆沤还田技术是将秸秆放置于家畜圈,在生物菌、水及温度的作用下使其腐熟,之后将其施入梯田土壤中,秸秆腐熟后农作物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率有所提高[6]。然而,秸秆在腐熟阶段面临营养流失问题,且这种现象是不可控的,营养流失导致施肥效果不明显。同时,堆沤还田需要农民投入一定的人力、精力、时间,因而农民往往更愿意选择见效快、投入少的施肥方式,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率较低。
3.4 焚烧还田技术
秸秆焚烧还田技术是将作物秸秆进行焚烧,再将其播撒于土壤,相对于粉碎方式来说,焚烧能消灭秸秆携带的虫卵及菌落,避免出现病虫害问题[7]。经焚烧后的秸秆中钾元素、钙元素、无机盐能被农作物很好地吸收利用。但是,秸秆焚烧还田技术对秸秆养分的利用率不高,因为在焚烧过程中大量养分被破坏变成废气,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加剧了温室效应,并使当地的PM2.5超标。国家大力号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焚烧还田技术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破坏了生态链,这项技术已经被国家所禁止。
3.5 过腹还田技术
过腹还田技术符合当下的生态理念。农民将作物秸秆作为家畜的饲料,喂养家畜后秸秆在其腹中消化,秸稈中的糖类、无机物、有机物、纤维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会储存于粪便中,将粪便作为肥料施入土壤,农作物对动物粪便中的营养成分吸收率极高,而且秸秆中的虫卵在动物体内被杀死,避免了虫害的发生,无副作用。过腹还田技术是一种生态、科学、绿色的方式,当地政府要大力推广该项技术。
4 结语
秸秆还田技术能对土壤起到保水、保肥、保温的作用,农民要将秸秆变废为宝,加强秸秆还田,为土壤繁衍更多的有益微生物菌落,提高土壤肥力。云南省以梯田为主,当地农民要掌握好每一种秸秆还田技术的优缺点,合理选择秸秆还田方式。
参考文献
[1]杨志臣,吕贻忠,张凤荣,等.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3):214-218.
[2]张雅洁,陈晨,陈曦,等.小麦—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组成及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41):2155-2161.
[3]刘世平,陈后庆,聂新涛,等.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8(5):82-85.
[4]汪军,王德建,张刚,等.连续全量秸秆还田与氮肥用量对农田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0(5):40-44.
[5]武际,郭熙盛,鲁剑巍,等.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小麦秸轩肩解特征及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状况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3(2):565-575.
[6]李录久,吴萍萍,耿言安,等.秸秆还田结合氮肥运筹管理对白土稻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6(5):1259-1266.
[7]刘禹池,曾样忠,冯文强,等.稻—油轮作下长期枯秆还田与施肥对作物户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6):145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