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内化而外不化:道德滑坡和爬坡论的论争根源

2020-04-20 10:54赵金虎琦唐振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期

赵金虎琦 唐振

摘要;道德内化是将道德规范、道德知识等文化现象在经过学习、体悟及一些心理过程后,形成个体自身关于的道德认识、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过程,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道德人”的关键环节。依据道德内化后的内容参与实践,称之为道德外化。面对社会道德生活中的行为失范,一些人片面地冠之以道德滑坡。究其实质,是人们在道德内化和外化过程中存在不对等、不协调的问题。

【关键词】道德内化;道德外化;滑坡论;爬坡论

1.滑坡论和爬坡论的原因分析

关于道德爬坡还是滑坡的论争始于改革开放后,两种观点都部分地描述出了当代我国的道德状况。道德爬坡是说“我国目前的道德状况持是上升的”,认为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总体向好,也带有道德建设的艰难性与长期性的内涵。道德滑坡则是指当前中国社会道德处于退步阶段,道德滑坡已成为一种 “广泛的”“社会现象”,并将道德失范现象归咎于市场经济。道德滑坡指出了中国社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两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缺乏理智和深入地分析。

孤立地判定某个社会或某一时期社会道德水平的高下起落,就像指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样,是个极为困难的。道德本身是极其复杂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内容的丰富性,作为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规范,在社会的不同领域有不同要求;二是时代性,在不同时期所强调的方面不同;三是道德主体的状况的复杂性。道德水平和道德表现在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里的人、同一社会各阶层以至于每个具体的人,也有很大差别和不同。而当我们做出“道德滑坡”或“道德爬坡”的判断时,已经预设了一个供参考的道德标准。道德滑坡是说当前道德从一个高的水平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反之为道德爬坡。我们不能根据某一标准、某一尺度确定社会道德水平是滑坡还是爬坡。根据一个事件简单地断定是道德爬坡还是滑坡明显是不理性的。

搁置滑坡论和爬坡论,重新审视道德生活的失范行为,是道德内化和道德外化这两个因素从中“作祟”。内化与外化适应、协调时,道德自然呈现出爬坡趋势;当内化和外化出现矛盾时,更容易得出道德滑坡的结论。

2.道德内化与外化的机制及其批判

长期的道德实践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人的德性是本性与后天修习的品质。外部世界的道德规范、道德知识等转化为个体的心理图式、道德信念,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其内在道德素质,就是道德内化的基本过程。没有对社会道德的融合和自我构建,就不能实现的道德内化。道德外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社会道德知识进行学习和选择,在面对具体情景时,既已习得的德性产生行为动机。道德外化是出于道德与否和对行为后果的前瞻性,而非是单纯源自外在的规约。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则需要外化为道德行为加以印证。因此,道德内化的效果影响着外化的效果。

道德内化和道德外化是个体道德素质形成中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道德内化过程,个体实现对外在道德规范的接受和认知;另一方面,通过道德外化过程,实现内在道德信念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动。道德外化是道德内化的目标,没有道德外化,道德内化没有意义;内化是道德外化的基础,没有内化根本谈不到外化。这两个过程的协调推进,道德理想与人格道德得以证成。同时,道德內化和道德外化是一个连续不断和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关于道德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而生活中面对的问题常常是复杂的。需要不断内化和更新道德知识。相对道德内化来讲,道德外化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表现为多层次性、多变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完成道德内化并不意味着会实施相应的道德行为。

可见,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不对等、不协调,就是道德滑坡的症结所在。这种不对等、不协调表现为内化外不化、内不化而外无所化。其中,内化外不化主要表现为道德冷漠,也即“主动的责任推拒”和“无意识的道德麻木”。良心和善行是人性的天然组成部分,它们可以很自然的被激发出来。但身处乡土社会的伦理文化中,对那些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给予慷慨的帮助、关心和关怀都极为容易。但对陌生人,道德行为常常缺席,随之而来的是普遍的道德感缺失和行为动力的减弱,最终将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内不化而外无所化是指,缺乏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等道德知识的内化,却对公共事件无脑指责,总是企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评价他人。如果个体没有内化这些道德共识和要求,其思想、行为中没有这些内容,仅仅是因为屈从于外部力量的震慑和生存之需,那么道德对他的约束力量十分有限。

3.以道德内化促外化,破除道德滑坡怪相

道德决不能托于空言,而必须见之于实际行动。通过道德内化和外化的共同发力,从整体上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第一,培育道德内化的内部合力。无论什么时代,道德的全部努力在于实现社会生活的道德化,或者道德化的社会生活。个体要从“自然人”转化为“道德人”,就需要经过道德内化这一关键环节,道德内化的好坏直接决定公民道德素质。道德教育是激发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个体道德能力的基本途径, 实现个体道德内化的有效手段。优化道德教育体系, 整合道德内化合力对更好地提高道德内化的效果和个体的道德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营造实现道德外化的环境,促成个体道德行为的实施。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仅仅依靠道德内化是不够的,还要配以外化的行为,道德外化的好坏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秩序。道德只有外化为行为后,才能称其为道德。但在现实生活中,个体会因为产生行为成本或招致不必要的麻烦而产生是否实施道德行为的犹豫。通过深入分析影响道德外化的主客观条件,营造实现道德外化的环境,为个体实施道德行为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第三、正视道德失范现象。道德失范是社会发展的阵痛,任何时期的社会转型都会出现道德失范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改进道德观念。道德滑坡还是爬坡论,都表达了人们是对道德生活应该向善的一种期待,但是也需要人们共同满足这种期待。过分沉浸在道德爬坡的喜悦或者道德滑坡的担忧,本身对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毫无裨益。况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社会道德水平因为道德内化与外化的协调而得到有效提高,道德滑坡顺势转化为道德爬坡。

参考文献

[1] 李德顺.当前道德建设的重大课题[J].哲学动态,1994(11):35-36.

[2] 刘建军.道德建设的历史性契机[J].思想理论教育,2012(09):8-11+79.

[3] 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5(03):76-83.

作者简介:赵金虎琦(1995--),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

唐振(1993--),宁夏中卫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