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
摘要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的药剂,开展了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生防菌拌种剂、60%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对马铃薯拌种及喷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拌种处理,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30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750 g/hm2苗期始喷施2~3次,间隔7~10 d处理,能有效降低黑痣病、疮痂病、环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同时增加马铃薯产量,提升商品薯率。
关键词 马铃薯土传病害;综合防治;产量;安定区;甘肃定西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A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作为全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其中黄绵土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闻名全国。近年來,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7万hm2左右。但由于当地马铃薯种植时间长,纯茬现象普遍,使土壤养分严重退化,加上连年干旱少雨,导致马铃薯抗逆性差、土传病害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1-4]。为此,采用马铃薯土传病害综防技术,拌种和喷施相结合开展不同药剂结合施用对马铃薯软腐病、疮痂病和黑痣病等土传真、细菌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期为构建以植物免疫激活和土壤微生态调控为技术核心的土传病害可持续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块设在安定区葛家岔镇北坪村梯田地,是典型的安定区北部干旱半干旱山区,年降雨量380 mm,年平均气温6.3 ℃,土壤类型为黄绵土。前茬作物为马铃薯,收获后深耕灭茬,冬前打磨保墒,结合整地,施农家肥37 500 kg/hm2、撒可富马铃薯专用肥1 125 kg/hm2。
1.2 试验材料
参试马铃薯品种为庄薯3号。
试验药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含芽孢菌量为1 000亿个/g,冠蓝)、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3%氨基寡糖+3%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阿泰灵)、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碧护)、60%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麦巧)、马铃薯种薯处理剂(含有效活菌数50亿个/g,启高生物)、16%氟环·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锐根士)、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30 g/hm2拌种处理,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苗期始喷雾3次,间隔7~10 d喷1次;处理B,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拌种,苗期始用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15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2 250 g/hm2喷雾3次,间隔15 d喷1次;处理C,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拌种处理,苗期始用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30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750 g/hm2喷施3次,间隔15 d喷1次;处理D,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拌种处理,苗期始用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30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750 g/hm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喷施2~3次,间隔7~10 d喷1次;处理E,采用60%吡虫啉种子处理悬浮剂600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225 g/hm2+生防菌拌种剂15 kg/hm2对种子进行处理;处理F,马铃薯种薯处理剂(启高生物)15 kg/hm2拌种处理;处理G,16%氟环·咯菌腈种子处理悬浮剂450 mL/hm2+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50 mL/hm2对种子进行处理;CK,种薯不处理作对照。采用大区对比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为333.33 m2,处理A、B、C、D、F土壤按常规撒施杀虫剂,常规田间水肥药管理。
2 结果及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土传病害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8个处理中以黑痣病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疮痂病,环腐病的发病率最低;环腐病、疮痂病、黑痣病的病情指数较高的是处理F和CK,较低的是处理C和处理D,其他4个处理介于之间;防治效果较好的是处理D和处理C,最差的是CK和处理F,其他4个处理介于其中。由此说明,处理D黑痣病、疮痂病、环腐病病情指数最低,其防治效果最好。
2.2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8个处理中处理D和处理C小区产量较高,商品薯率分别达到82%和80%,折合产量分别为19 890 kg/hm2和19 560 kg/hm2,较CK分别增产2 310 kg/hm2和1 980 kg/hm2,增幅为13.14%和11.26%。处理A、B、E、F、G分别较CK增产1 710、1 470、1 320、870、330 kg/hm2,增幅分别为9.73%、8.36%、7.51%、4.95%、1.88%。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种植中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拌种处理,苗期始用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30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750 g/hm2+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喷施2~3次,间隔7~10 d喷1次处理和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750 g/hm2拌种处理,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30 g/hm2+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750 g/hm2苗期始喷施3次,间隔15 d喷1次处理能有效降低黑痣病、疮痂病、环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治效果。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0.136%吲哚·赤霉素·芸苔素、植物免疫诱导可湿性粉剂、马铃薯种薯处理剂(启高生物)的配合应用可以提高作物免疫力[5-6],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增加土壤有效活菌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有机质分解成腐殖质,刺激马铃薯生长,提升抗病、抗旱能力,起到降成本、增效益的作用[7-8]。
4 参考文献
[1] 张若芳.马铃薯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N].农民日报,2016-05-25(Z03).
[2] 王俊芳,郭建宝.察右后旗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总结[J].现代农业,2016(4):14-16.
[3] 王育彪,张果斌,焦建平,等.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抑制及病害防治效果[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6):83-85.
[4] 奚安.马铃薯贮藏期干腐病病害防治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世界,2014(6):35.
[5] 赵江雷,杨双.北方几种常见马铃薯真菌细菌病害防治[J].吉林蔬菜,2013(5):36.
[6] 王海玲.北方马铃薯高产栽培及病害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7(17):27.
[7] 黄冲,刘万才.近年我国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监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6,36(6):48-52.
[8] 龚浩,陈家旺,古国强,等.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成与效果[J].广东农业科学,2010(6):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