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四川省枇杷冻害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立地条件、栽培管理、品种、果实生育期等因子与枇杷冻害关系密切,并分析了冻害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为该地枇杷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枇杷;冻害;原因;问题;对策;四川省
中图分类号 S667.3 文献标识码 A
枇杷一般在秋、冬季开花坐果,冬季低温花果易受到不同程度冻害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环境的恶化,霜冻等自然灾害天气发生频率越来越高,低温冻害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枇杷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1-2]。笔者于2016—2018年连续3年对四川省枇杷进行了冻害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较为全面地获得了四川枇杷冻害的分布、发生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冻害预防的对策,以期为人们提早防冻提供技术参考,这在枇杷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冻害发生原因
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枇杷主产区龙泉、双流、仁寿、石棉、阿坝等由于冬季易遭遇低温、霜冻天气,枇杷果实易遭受低温冻害,攀西地区的米易、德昌等枇杷主产区由于冬季气温高,枇杷不易遭受低温冻害。
1.1 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与枇杷冻害关系密切。调查结果表明,同一时期,海拔较低(500 m以下)的平坝区枇杷园或山谷地及海拔700 m以上的山地枇杷园枇杷果实受冻严重;海拔600~650 m的坡地枇杷园枇杷果实冻害相对较轻;阳坡地枇杷园果实的冻害率明显轻于半阴坡地和阴坡地枇杷园果实的冻害率。
1.2 栽培管理
疏果、树冠覆膜等栽培技术措施与枇杷冻害关系密切。2016年受西伯利亚“世纪寒潮”影响,四川省枇杷遭遇了罕见的雨雪、长时间的低温霜冻天气,枇杷遭受了严重的低温冻害。冻害发生后调查表明,冻害发生时已经疏果套袋的枇杷园冻害严重,果实受冻率达85%以上;冻害发生时未进行疏果的枇杷园,有30%~40%的果实未发生冻害。调查分析表明,枇杷园在遭遇-3 ℃以下低温时,树冠覆膜能显著降低枇杷果实冻害率。
1.3 品种
品种间抗寒性差异大。调查表明,大五星和早钟6号抗寒性较差,艳红、新白8号、白莎、阳光白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1.4 果实生育期
果实生育期不同,抗寒性差异明显。调查表明,同一时期,枇杷果实横径0.5~1.0 cm的果实以及转色期的果实抗寒性较差、冻害较为严重,果实横径大于1 cm至转色前期的果实抗寒性较强,冻害相对较轻。
2 冻害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抗寒力强的品种
四川省枇杷主栽品种为大五星和早钟6号,这2个品种的抗寒性均较差,生产中缺乏抗寒性极强的品种。
2.2 缺乏科学规划
建园时缺乏科学规划,将枇杷园建在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地块。
2.3 栽培管理措施不到位,防冻措施效率不高
枇杷在秋、冬季开花坐果,冬季低温来临正值蕾期、花期、幼果期,极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现有的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或不到位,如在低温来临前已进行了疏果套袋管理工作,只在冻害来临前作简单的果实套袋或构建简易地膜大棚,这种防冻技术仅对短低温冻害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对于长时间的雨雪、霜冻冻害预防效率不高。
2.4 缺乏及时有效的预警机制
生产中缺乏及时有效的气象预警机制。农业气象预测未能及时指导枇杷生产,果农不能及时获得恶劣天气来临时间以致不能及时进行冻害预防。
3 冻害预防对策
3.1 加强抗寒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四川省的主栽品种大五星和早钟抗寒性都较差,因而培育和推广优质、抗寒性强的枇杷品种非常重要。
3.2 科学建园
种植在低洼地、海拔较低的平坝枇杷园更容易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种植园的选择,对于枇杷果实低温防冻至关重要。枇杷种植时应选择背风向阳坡地、地势较平缓、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建园,切不可在低洼地建园,以免冷空气滞留而发生冻害[3-4]。
3.3 加强栽培防冻技术管理
生产中,低温来临前要及时施入冬肥,一方面可及时补充开花结果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可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增强枇杷抗冻能力。冬季低温来临前开展对树盘进行覆盖、树干涂白、灌水等工作,必要时在园区采取生火、灯光照明等措施减轻冻害发生。确保低温已过才进行疏果套袋工作[5]。
3.4 加强冻后挽救措施
冻害发生后,及时调查枇杷果实的冻害情况,在幼果发生冻害严重时,利用赤霉素和吡效隆的混合液浸受冻的枇杷幼果,弥补冻害发生后由于冻害致使种子褐变引起的细胞分裂素的缺少,以促进枇杷幼果再次进行生长,从而提高产量[6]。
对于濒临绝收的枇杷园,建议在果园里间作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性蔬菜、中草药等作物,尽量挽回部分损失[7]。
3.5 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建议气象部门加强气候变化的预测研究,建立及时有效的灾害预警机制,结合抗冻害品种选择、冻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为枇杷冻害防治提供指導。短期预报要及时有效指导生产[8]。
4 参考文献
[1] 张泽煌,许家辉,余东,等.枇杷果实冻害恢复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1):33-34.
[2] 吴锦程.枇杷的生长与科研[J].莆田学院学报,2004,11(3):31-37.
[3] 熊南星,蔡印水,况肓生.2006年星子县枇杷冻害调查、分析与建议[J].现代园艺,2007(10):40.
[4] 陈其凤,苏文伟.枇杷受冻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以永春枇杷为例[J].植物医生,2008,21(5):22-23.
[5] 张春晓,郄红丽,储春荣,等.太湖洞庭山雪灾对枇杷冻害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29-131.
[6] 陈世平.永春县近千公顷枇杷冻害损失严重[J].中国果业信息,2009,26(2):37.
[7] 高瑛,胡海林,彭春华.四川枇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C]//中国园艺学会枇杷分会,江苏省园艺学会.第四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苏州:第四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2009:22-25.
[8] 李靖,孙淑霞,谢红江,等.枇杷花果冻害与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J].果树学报,2011,28(3):45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