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摘要 水稻“一种两收”是指头季稻种植、成熟、收割后,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再生蘖,进而二次抽穗、成熟、收获的一种生产方式。该生产方式具有人力投入少、生产成本低、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全程机械化生产等特点,是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型和轻型栽培方式的稻作制度。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肥东县近3年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水稻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一种两收”;生产现状;问题;建议;安徽肥东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肥东县位于合肥东部,北依长丰县,东连全椒县,南接巢湖市。全县可耕地面积约11.47万hm2,水稻种植面积约7.33万hm2。由于受粮食价格、种植习惯、水利条件、技术储备等因素的制约,肥东县“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起步较迟,种植规模有限。近几年,肥东县积极响应上级业务部门号召,大力推广“一种两收”再生稻种植模式,深受广大种植大户及农户欢迎,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为进一步做好肥东县再生稻生产工作,2017—2019年对肥东县“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生产现状
1.1 产量概况
目前,肥东县再生稻的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地区,主要是稻虾田和部分空闲田。2017年再生稻种植面积约20 hm2,涉及2家规模种植户,头季稻平均产量9 000 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1 800 kg/hm2,全年平均产量10 800 kg/hm2;2018年再生稻种植面积约60 hm2,涉及4家规模种植户,头季稻平均产量9 150 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2 445 kg/hm2,全年平均产量11 595 kg/hm2;2019年再生稻种植面积约140 hm2,涉及9家规模种植户,因受高温干旱影响,头季稻平均产量8 850 kg/hm2,再生季平均产量与2018年相当。
1.2 主导品种及其面积
2017年再生稻以丰两优香一号为主,种植面积约20 hm2; 2018年再生稻以丰两优香一号和丰两优4号为主,种植面积约53.33 hm2;2019年再生稻以丰两优香一号为主,种植面积约113.33 hm2。
1.3 主要栽培技术模式
一是以水稻绿色生产高效技术模式为主,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二是推广减肥增效技术。推广秸秆还田、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提倡种植绿肥,推行精准施肥。三是推广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推行精准施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代替高毒、高残留农药,采取现代高效植保机械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益。四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行水稻浅、湿、干间歇灌溉模式,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1.4 农机农艺融合情况
大力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插秧、机械侧深施肥、飞防、机械收获、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农机农艺相融合,全程机械化生产和节本增效。
1.5 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调查,传统人工生产方式成本:肥料约3 300元/hm2;农药约375元/hm2;良种约900元/hm2;机械耕翻、收等费用约3 600元/hm2;劳务用工约5 250元/hm2;田租成本约5 250元/hm2;综合成本约18 675元/hm2。再生稻生产收入为27 900元/hm2,净收益为9 225元/hm2。机械化生产方式成本:肥料约为3 300元/hm2;农药约为450元/hm2;良种约1 800元/hm2;秧盘及机插等费用约为2 100元/hm2;机械耕翻、收等费用约3 600元/hm2;劳务用工费用约2 250元/hm2;田租成本5 250元/hm2;综合成本约18 750元/hm2。再生稻生产收入为29 250元/hm2,净收益为10 500元/hm2。“一种两收”再生稻生产方式较传统的“一种一收”平均增效9 225~10 500元/hm2;全程机械化较传统人工栽插生产方式提效约825元/hm2。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自然资源等客观因素制约
由于肥东县地处江淮分水岭,中北部地区常年少雨缺水,水资源匮乏。南部地区毗邻巢湖,水资源充沛,但受环巢湖流域环境治理影响,逐年缩减水稻种植面积,适合再生稻生产的区域有限。另受气候条件影响,水稻育苗期气温普遍较低,不利于出苗,延缓生长进程,水稻孕穗抽穗期又易遇高温干旱,影响水稻发育。再生稻头季收割期一般在8月20日以后,易遇低温多雨天气,进而影响再生季水稻生产收获。同时肥东县再生稻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整体生产动力不足。
2.2 再生稻生产制约因素
一是肥东县再生稻种植品种较为单一,没有优势品种,优质和高产仍不能兼顾。二是头季稻机收碾压面积过大,造成再生季稻有效穗不足,产量不高。三是生产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头季稻纹枯病要防治到位,利于壮秆出苗;头季稻晒田要达到叶色转淡、白根满田、田土硬化(对比普通中稻适当提早和加重),灌浆期保持干干湿湿,收获前7~10 d断水,防机械收获辗压而减产,收割后加强水肥管理,利于休眠芽早萌发成穗。始穗期采用叶面喷肥,视苗情用九二○ 15 g/hm2+磷酸二氢钾100~150 g/hm2兑水喷施促齐穗壮籽。
2.3 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畅
目前,肥东县再生稻生产面积小、总产量低、自行加工包装多、销售渠道单一、市场有限,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
3 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大再水稻优势品种的选育、推广、品牌创建、深加工等所涉及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给予适当补助,引导再生稻生产[1-2]。
3.2 因地制宜发展再生稻
虽然再生稻具备“三高二好四省一优”的优势,但受头季稻田间管理、机收和再生季管理技术、天气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再生稻整体生产效益不高,影响了农民生产再水稻积极性和技术推广应用[3-4]。因此,要结合实际发展再生稻生产,不能盲目扩大。建议加大试验示范、经验总结和技术指导。
4 參考文献
[1] 刘修满,吴满成,王燕,等.常宁市再生稻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8):51-52.
[2] 唐明心,高菊生,高学成.祁阳县七里桥镇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18):37.
[3] 雷苗琳,谭咸彬,曹冰兵,等.衡阳县再生稻生产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作物研究,2018,32(2):156-158.
[4] 李拥军,李兆新,刘翔,等.孝感市再生稻生产现状、问题及适度发展建议[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