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文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2020-04-20 11:29黄瑞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案例学科

黄瑞霞

【摘要】近几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文精神在地理学科中的具体体现,并结合初中地理的实际,探讨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初中地理  人文精神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72-01

人文精神,是历史长河中留下来有价值的,对人类及社会长期发展有用的一种精神体现,它是一种能促使个人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内在精神。而人文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学科某一个教师能够全面培养的,所以在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它是人文精神的一种目标体现,贯穿整个教育阶段,是各个学科齐心协力共同培养。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自然知识和人文素养,所以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就会更加全面、更加多样,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又进一步提升了初中地理的教育价值,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一、人文精神在地理学科中的体现

1.爱国主义精神

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加倾向区域地理的介绍,在六年级第一册教材中就分别讲授了各个大洲的主要国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把地理知识与人文精神巧妙的结合起来,引导与我国的一些情况进行比较,培养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怀。比如,在讲解非洲国家时,面对其落后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现状,从而联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我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油然体会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产生民族自豪感。再比如,在讲解祖国的工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我国工农业从产量到质量上的一个飞跃,也会感受到祖国的蓬勃发展,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初中地理还会涉及到一些传统文化,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一个很好素材。

2.可持续发展观

目前由于人口过多,人类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自然环境都有或多或少的破坏和污染,而地理是一门涉及人地关系的学科,正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比如,在七年级第二册《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中,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好这节内容,通过案例展示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观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国北方沙尘暴、我国西部地区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3.与时俱进的观念

地理学科中涉及到的一些原理知识一般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但是有些地理现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比如《海陆的变迁》,这节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我们地球的地形地貌不是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而是在不断的漂移變迁,虽然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比较漫长,但它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再如《人口》中涉及到的“中国人口政策”,即计划生育政策,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调整。通过一个个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了解时代信息,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不能停滞不前。

4.接纳包容的品质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都会在短时间传到世界各地,而培养学生对这些信息的筛选吸收、接纳包容的能力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学科正是介绍这些国家的一个平台,所以地理教师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品质更是责无旁贷。比如学习《日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提到日本就会完全排斥,这就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虽然我们历史上曾被其侵略,但是就日本的经济发展和一些先进的科技水平,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不要对其全盘否定或者完全排斥,我们要具备接纳包容的品质,从中吸取经济发展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又如,讲解非洲,虽然整体上经济落后,但其也有自身的优势,值得我们学习和接纳。

二、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1.结合实际案例培养人文精神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融入过程。地理学科本身会涉及很多的案例教学,所以教师要深挖案例背后隐藏的人文精神,通过不经意间的融入,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和采纳这种精神,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培养方式。比如,在讲解到《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要搜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而且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环境案例,让学生感同身受,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借助热点问题培养人文精神

很多热点问题都隐藏着地理知识,而在这些地理知识中又暗含着人文精神。地理教师要具有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善于捕捉到热点问题,更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从这些问题中提取地理知识,也要具有良好的引导力,能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共鸣,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在讲到《铁路运输》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近期我国高铁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从这些热门话题中了解到中国发展的实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学生实践培养人文精神

任何知识最终都要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尤其重要,而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融入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如制作学习工具、学生辩论、调查访问等都属于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比如在讲到水污染时,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调查一下自己身边河流的污染情况,污染源是什么等;也可以利用某一话题进行辩论,比如“环境和经济发展孰轻孰重”,学生通过辩论,也能感受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三、结束语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生都不可缺失的内在涵养,而培养人文精神并不只是在地理课堂上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在校内校外,通过家庭、学校、教师、社会等各方面协调努力共同完成,是学生在成长中持续不断的一个过程。当然,我们初中地理课堂上人文精神的培养也是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深挖课标,力求地理知识与人文精神相融合,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爱国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接纳包容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梁伟叶.浅探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6(1).

[2]刘晓艳.人文精神渗透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8(9).

[3]孙芳,殷竹.德育渗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案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