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知人
【原文】
問知。子曰:“知人。”
【出处】
《论语》
【大意】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智?”孔子回答:“善于了解别人是智。”
小故事一
闻声知人
春秋时期,一天半夜,卫灵公跟南子对坐闲谈,突然听见王宫外面的马路上,一辆马车远远驶来。从车轮跟路面接触发出的声音,可以推断出车上坐着一个人。马车来到王宫门外,车声稍微停顿一下,又重新响起来,这时的声音跟刚才的不同,可以听出来车子变得轻快了许多,车上的人显然已经下车了。马车走过王宫大门以后,又恢复了较为沉重的响声,可见马车的主人又回到了车上。卫灵公对南子说:“车上的人一定是蘧伯玉。”
第二天一问,果然不错。南子问卫灵公:“您又没有看见外面的情况,怎么会知道当时车上的人是谁呢?”卫灵公说:“依照规定,凡是坐车的人在经过王宫门外时都要下车步行。而当时深更半夜,路上连一个行人也没有。除了蘧伯玉这样的君子,谁还肯遵守这个规定呢?所以我能够推断出一定是蘧伯玉。我听有人说蘧伯玉虚伪,也有人说他迂腐。其实,他们说得都不对,蘧伯玉是守法成了习惯,是真正严格要求自己、有品德的人啊!”
【拓展延伸】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我们观察一个人是从他的日常生活开始的:他有什么爱好?平时喜欢做什么?愿意跟什么样的朋友来往?这些都能基本反映一个人的状态。“视其所以”,看到的就是这些。
“观其所由”,所看到的就深一点。就是看他怎么做事,他愿意做什么事,他的目标是什么,他用什么方法和原则来做事,他做的事是好还是坏。看到了这些,基本就了解这个人的品行了。
“察其所安”,又深了一层。就是我们还需要考察:他做事的动机和初衷是什么?他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做事?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虽然说“人心隔肚皮”,但是我们也能“日久见人心”,因为隐藏在心里的总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若自始至终都观察人,这个人的品行是隐藏不住的。
卑以自牧
【原文】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出处】
《周易》
【大意】
极度谦卑的有德之士,即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
小故事二
你家的地在哪
一天,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们聚在一起讨论问题。一位家里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向所有的同学炫耀说,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大片望不到边的肥沃土地。
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和亚细亚相比,希腊的确是太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雅典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还是找不到。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苏格拉底明显是借机教育学生啊!这个学生明白了苏格拉底的用意,羞愧得低下了头,很尴尬地回答:“对不起,我找不到!”
【拓展延伸】
古代圣贤的境界,都是在学习进取中达到的。保持谦卑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缺点。相反,骄傲的人认为自己很完美,就是有缺点也不能发觉,更无法改正了。谦卑的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自己不断成长;骄傲的人把自己看得过高,最终必将从自己建造的空中楼阁上掉下来。
任何人所拥有的一切,与有大美而不言的天地相比,与浩瀚无际的宇宙相比,都不过是沧海一粟,实在是微不足道。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不管我们拥有什么、拥有多少、拥有多久,都只不过是拥有极其渺小的瞬间。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永远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