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
近几年伴随着真人秀的崛起,以及电视剧对影像化的强调,大家对演员声音的理解,似乎出现了某种“跑偏”。
声音在影视表演中的地位,其实是个老话题、传统话题,表演相关的艺术院校都有专业老师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但近几年伴随着真人秀的崛起,以及电视剧对影像化的强调,大家对演员声音的理解,似乎出现了某种“跑偏”。
现在一提影视中的声音,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配音,这也许是配音类节目得以走红的前提。相较过往,今天的播出平台对配音工作的理解有了长足进步。过去一提配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上译厂、长影厂、八一厂、北影演员剧团,以及广东省话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等译制的国外影视作品,现在大家对配音的认知逐渐拓展,涵盖了动画片和众多本土影视产品,比较贴合配音这项工作的本来范畴。
配音的焦点话题,在过去的许多年里都集中在对“洋腔洋调”的关注上,这主要是拜当年“配音界第一天团”——上译厂所赐。在漫长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上译厂奇特地创造出一种“怪腔怪调”,却又不无戏剧化的“上译配音腔”。他们既像戏曲和舞台剧那样,注重配音者生、旦、净、丑的行当搭配,很好地搭建出了能传递原作角色差异的音色平台,同时也臆造出了一种符合封闭社会环境下人们对欧美人说话方式想象的“配音腔”。这种配音风格风靡几十年,成为幕后工作中一道讓人们又爱又恨的风景。
伴随着配音内容和类型的丰富,“配音腔”在近年已经有所冲淡。现在大家主要关心的配音话题,还是怎么用中国人日常的语言方式,去传递原片的意思。这也说明,伴随着“字幕党”的兴起,以及大家对影视原音的日益欣赏,国人对配音工作的理解,告别了五六十年前那种神秘的“内参片”思维方式,进入了日常化、常态化的审美阶段。
常态化使人们更倾向于把演员配音视为一种工作,以及与表演工作有关的“才艺”,而非一种艺术创作,也没有了当年提起董行佶、邱岳峰、向隽殊、鲁非、孙敖、李梓、毕克、刘广宁、童自荣、尚华等人时,那种油然而生的崇敬与神秘感。这一点,从二十年来进口分账大片频频请明星配音,不再单纯依赖专业配音演员,便可看出端倪。至于近几年一系列以“配音”为名目的真人秀,邀请知名演员坐镇,让他们模仿一些热门影视作品里的声音,更是这种常态化的直观体现。
在表演领域,声音是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手段。演员的声音要具备一定的塑形能力,专业演员出演角色,银幕或荧屏后面出来的却是另一个人的声音,这对于演员而言,也是一种侮辱。大家或许还记得李雪健版的《水浒传》,就用了其他演员的声音,起因是李雪健演的宋江最初是说山东话的,剧集播出后遭到异议,剧方只好临时请人配音。可是宋江一改回普通话,主演苦心孤诣所营造出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就被破坏了,这也是该剧的一大憾事。今天,一些综艺节目出于猎奇,让已经确立演艺地位的名演员,去模仿当年热播影视中经验和功力还很有限的“生瓜蛋子”,实在不是什么聪明策划。普及知识不能走“将外行进行到底”的路子。
不止是配音,当下的影视表演中,演员们对自己原声的使用也不那么讲究。有些神剧,不但剧情神、特效神,声音也神。不管是拍重庆戏还是上海戏,演员都是一口东北腔,跳线感十足。好演员一定要有让声音适应、融入剧中情境的能力。最近热播的《鬓边不是海棠红》,两位男主角的演技为人称道,不过该剧也有微瑕,那就是剧中天南地北的口音都隐约能找到一点,唯独没有京腔。各地京剧演员虽生活中也讲方言,一上舞台或面对公众,基本上都是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拍京剧题材的戏,演员却不说京片子,氛围一下就不对了,也影响了观众对剧情的信服度。这还是近期热议度高的、冲刺精品的戏,至于播出后反响平平的影视作品,类似的缺憾更多。
声音是角色的另一张脸,这一点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