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 (河南 焦作 454000)
秦艳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产生的斑块引起患者的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1]。早期发现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中主要有介入疗法和药物疗法,其中介入疗法危险性较大,药物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更为普遍[2]。丹参注射液是一种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疾病[3]。本次研究旨在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200例进行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中的冠心病诊断标准[4]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障碍、言语交流不清者;②合并其他严重的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者;③2周内服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者。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为45~58(55.36±4.28)岁,心功能分级(NYHA)中Ⅰ级76例,Ⅱ级18例,Ⅲ级6例;观察组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为43~57(55.19±4.65)岁,心功能分级(NYHA)中Ⅰ级79例,Ⅱ级17例,Ⅲ级4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即采用硝酸甘油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硝酸甘油片(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4020910),发生冠心病心绞痛时舌下含服,一次1片,每5分钟重复1片,总量不超过3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4558),口服,一次10mg,一日2次,持续用药3个月;阿司匹林肠溶片(石药集团中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3023933),口服,一次100 mg,一日1次,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组加用丹参注射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3021510)治疗,一次10~20 mL,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静脉注射,一日1次,持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血小板活化: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的血小板第Ⅳ因子(PF4)、P-选择素(CD62P)。②凝血功能:治疗前后,采集缓则或的空腹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凝血四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③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选用SP 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数据处用(±s)来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t检验,组内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用χ2检验方法处理,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1 两组的血小板活化结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PF4、CD62P均有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的血小板活化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的血小板活化结果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a P<0.05
组别 n PF4 CD62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00 21.36±2.85 17.56±3.15 a 34.25±2.59 28.70±3.63 a观察组 100 21.14±2.67 15.41±3.02 a 33.97±2.46 25.26±3.51 a t 0.563 4.927 0.784 6.813 P 0.574 0.000 0.434 0.000
2.2 两组的凝血功能结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PT、APTT、TT均显著延长,组间治疗后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Fb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的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两组的凝血功能结果比较(±s)
表2 两组的凝血功能结果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a P<0.05;与对照组相比,b P<0.05
组别 对照组(n=100) 观察组(n=100)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T(s) 9.26±1.47 12.36±1.05 a 9.14±1.32 15.28±1.10 ab APTT(s) 24.14±2.15 30.24±2.07 a 24.07±2.11 35.82±1.94 ab TT(s) 11.07±1.16 14.67±0.85 a 11.15±1.09 15.43±0.92 ab Fb(g) 5.79±1.08 4.07±1.02 a 5.84±1.13 4.05±0.95 a
2.3 两组的不良反应率结果比较 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观察组为7%,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n(%)]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通常认为与血脂异常、凝血-纤溶系统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有研究认为,患者局部凝血机制异常,血小板聚集,极易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可导致心脏意外发生[5]。而血小板对维持患者的正常凝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可促进止血,加速凝血,对维持血管壁的完整具有重要影响,还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的修复,一般情况下,只有部分活化的血小板可表达一定的特殊蛋白或标志性分子,如CD62P、PF4[5-6]。冠心病的发生与肥胖、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7]。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后的血小板活化、凝血四项均有显著改善,不良反应率低,但观察组的效果更优,考虑与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有关。
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的范畴,多是由于心血不畅所致,治疗时应以标本兼治、补气养血为原则[2]。而丹参注射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丹参,丹参属于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其根与根茎均可做药用,具有活血通络、止痛安神、凉血祛瘀的作用[1]。有研究认为,丹参可抑制血栓的形成,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具有一定的抗凝血功能[8]。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丹参可扩张冠状动脉,在防止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还可降低心肌的耗氧量,改善局部微循环[9-10]。丹参注射液中含有的丹参ⅡA磺酸钠,一方面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保护心脏的功能;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抗血小板作用,可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1]。故观察组治疗后的CD62P、PF4均显著改善,凝血四项均显著延长,证实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的效果显著,值得推介。但应当注意,丹参注射液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时,若用药不当极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应多加注意[3]。
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